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颗20岁的甲状腺瘤压迫气管,97岁老人 [复制链接]

1#
老人与王单松主任(右三)团队合影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开刀?对近百岁老人来说,就算是小小的手术,也可能面临巨大风险……近日,一位97岁的老人在医院接受了一台甲状腺切除手术。面对巨大的甲状腺肿瘤威胁,医院急诊外科专家团队用经验和技术为老人解除了痛苦。一小时手术,摘除20年的疾患1月17日晚,急促的鸣笛声划破夜色,一辆救护车停在医院急诊门口。车上是一位97岁老人,她已经接受了气管插管,依靠呼吸机艰难地维持着生命。潘奶奶(化名)在20年前就被查出甲状腺结节,当时医生认为患者“年龄太大,手术风险高”,建议保守治疗。如今这颗肿瘤已经长到鹅蛋大小,严重压迫气管。就在此前一天,潘奶奶在家中突然昏倒,被发现时已经呼吸困难,面部涨红。家人医院,医生对她实施了气管插管以维持呼吸。然而,如果不摘除颈部的肿瘤,意味着往后的生活将一直依赖呼吸机,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家人权衡再三,来到医院急诊外科。由于老人已进行气管插管,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十分有限。只有实施手术,解除肿瘤对气管的压迫,才能使患者摆脱气管插管。但如果实施手术,如此高龄患者将面临巨大的手术和麻醉风险。医院急诊外科团队全面分析病情后认为,潘奶奶具备手术条件。经与家属充分沟通,急诊外科团队决定实施手术切除这颗伴随了老人20年的肿瘤。1月18日,高卫东、盛卫忠医生为潘奶奶实施了手术。手术中,医生发现这颗巨大肿瘤直径已达8.5cm,占据颈部大部分空间,气管被挤压到右侧,几近闭塞。外科医生与麻醉科和手术及护理团队通力协作,1个小时后,成功将包括左侧巨大甲状腺肿瘤的左侧甲状腺腺叶+峡部切除,彻底解除了肿瘤压迫气管的问题。手术后,潘奶奶转入外科监护室。术后第4天,潘奶奶转回普通病房。在医护人员和家人精心照料下,潘奶奶的状态较术前大为好转,再也听不到以往“呼哧呼哧”的呼吸声,家人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术后第6天,潘奶奶顺利出院。对高龄患者不能一味采取保守态度数据显示,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36.8%,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5.5%。显然,老龄社会到来,老年患者的手术需求日益增多。但对高龄患者的手术,常常充满争议。患者本人或家人往往会说“年纪大了,还是别做手术了”“这么大岁数做不了手术”,有些医生也会持保守态度,推荐非手术治疗方案。因此,很多高龄患者虽然长期承受着病痛困扰,往往仍选择保守治疗。医院急诊外科主任王单松教授认为,对高龄手术患者,不能一味采取“保”的态度,只要指征明确、条件具备,并获得家属充分理解和信任,外科医生“该手术时就要出手”。以医院为例,年急诊外科收治的急诊手术患者中,80岁以上者例,占总数的8.7%,90岁以上者就有29例。因此,王单松教授表示,随着现代“急重症外科”医学理论和技术发展,高龄已不是外科手术的禁忌,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风险、治疗效果等因素,与麻醉、重症医学、护理等学科密切合作,个体化制定手术治疗方案,高龄患者同样能取得满意的疗效。作者:唐闻佳朱恬张欣迪文:唐闻佳朱恬张欣迪图:受访方编辑:唐闻佳责任编辑:樊丽萍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