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尖瓣修复系统在华 [复制链接]

1#

10月28日,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尖瓣修复系统在华中地区首次“亮相”。医院专家团队在不开胸、心脏不停跳、不用X-光射线的情况下,用微创方法在超声引导下,为一位二尖瓣重度脱垂的老年患者成功实施经导管微创二尖瓣成形术。

患者今年70岁高龄,在医院被确诊为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为重度、主动脉瓣及三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功能减退到III级、而且有高血压病。

目前,对于中重度二尖瓣反流,心脏外科手术仍是主流的治疗方式,但相当一部分的二尖瓣反流患者因为高龄、体弱、心功能低下、合并高血压、慢性肺部疾病等高危因素不适合外科手术而得不到有效治疗。而李女士二尖瓣脱垂伴关闭不全的问题相当严重,迫切需要手术治疗。按既往经典治疗方式,需要开胸、体外循环,对机体器官组织功能影响较大。

为更好解决问题,医院总院长助理、中医院院长助理潘湘斌教授决定采用一种先进的微创术式——超声引导下微创经导管二尖瓣成形术。手术全程在经食管超声引导下进行。手术入路为标准经心尖途径,通过左侧胸壁的3cm切口,在二维和三维超声引导下前向到达二尖瓣。潘湘斌、程兆云等专家们严密配合、精准操作,从器械导入到完成人工腱索植入,耗时仅十几分钟。经过食道超声验证,未发现残余返流,人工腱索植入术后新的接合段长度良好,手术成功。

这种新型的二尖瓣修复系统由潘湘斌团队研发,是全球首个经导管同时完成腱索植入和缘对缘修复的介入器械,具有完全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这种“一站式”人工腱索修复对于器质性二尖瓣反流和功能性二尖瓣反流患者均具有重要意义,特别适用于体质差、合并症多的重症病人,可针对性地将人工腱索植入和缘对缘修复相结合,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该技术不受高龄、合并症和心功能水平的限制,创伤小、成功率高,效果上尽可能符合生理性二尖瓣功能,并为患者保留后续经导管瓣膜治疗的可能性,且手术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

“之所以开展这一研发项目,就是希望可以通过更小的创伤和更低的风险,实现最佳的治疗效果。”潘湘斌说。

统筹:梁如意

责编:朱晓娟

编校:张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