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颈部淋巴结的分区纯干货,内含手绘高 [复制链接]

1#

浅谈颈部淋巴结的分区

(纯干货,内含手绘高清大图)

很多同学对于颈部淋巴结的分区比较迷惑,今天我们浅谈一下颈部淋巴结的分区。弄清楚几个关键的解剖标志,诸如胸锁乳突肌后缘、副神经、颈动脉分叉、舌骨、肩胛舌骨肌、颈内静脉、环状软骨等,对于掌握颈部淋巴结的分区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解剖部位将颈部和上纵隔淋巴结划分为七区。

I区淋巴结:包括颏下(IA)和下颌下(IB)淋巴结,很少与甲状腺肿瘤相关。IA区淋巴结位于颏下三角,由两侧二腹肌前肌腹和舌骨上缘围成。IB区由二腹肌前肌腹、后肌腹以及颌下腺前下缘围成;

前界:同侧二腹肌的前腹;

后界:颌下腺的后缘;

上界:下颌(骨);

下界:舌骨(第七版外科学以二腹肌前腹为下界)。

II、III、IV区分别是颈内静脉淋巴结链的上、中、下段。

II区:上达颌下腺(位于颌下腺后缘之后,即前界为颌下腺后缘),后达胸锁乳突肌后缘(即后界为胸锁乳突肌后缘),上界是颅底(七版外科学以二腹肌后腹为上界)。下界是颈动脉分叉水平(具有外科学意义)或舌骨水平(具有临床意义)。副神经将该区域分为前部(IIA区)和后部(IIB区),副神经上方区域为A,副神经下方区域为B。

III区、IV区(或者说II区、III区、IV区)都是介于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和胸骨舌骨肌侧缘(前界)之间,其中II区、III区以颈动脉分叉水平或舌骨为界(即II区的下界、III区的上界)。III区、IV区以肩胛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交界处(外科学意义)或环状软骨下缘(临床意义)为界(即III区的下界,IV区的上界);IV区的下界是锁骨。

V区即颈后三角淋巴结,包括枕后三角区淋巴结或称副神经淋巴结链及锁骨上淋巴结。前界是胸锁乳突肌后缘,后界是斜方肌前缘,下界是锁骨。副神经(外科学意义)到环状软骨下缘(临床意义)将该区域划分为上部(VA区)和下部(VB区),锁骨上淋巴结属VB区。

VI区和VII区是介于两侧颈动脉鞘之间的颈中央区。VI区上至舌骨,下至胸骨上切迹。VII区上至胸骨上切迹,下至无名静脉,即上纵隔淋巴结,包括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气管旁淋巴结。

小结

1颈部淋巴结分区不难掌握;2胸锁乳突肌后缘以外是V区;3VI区和VII区是介于两侧颈动脉鞘之间的颈中央区;4II区、III区以颈动脉分叉水平或舌骨为界;5III区、IV区以肩胛舌骨肌和颈内静脉交界处或环状软骨下缘为界;6I区包括颏下和下颌下淋巴结.

注明:本平台处于公益服务需要,部分内容取自田文、姜可伟主译的《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外科学》及第七版《外科学》。如有问题请立即联系,Email:FSTYF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