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滨医烟台附院内医院首例颅 [复制链接]

1#

日前,我院介入导管室、神经内科紧密合作,医院首例颅内动脉狭窄——单椎动脉并重度狭窄介入成形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我院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达到了省内先进水平。

患者为一老年女性,头晕2月余,近1个月因眩晕反复发作慕名来我院神经内科寻求治疗。经MRI检查显示,患者为后循环供血区多发脑梗死,给予药物强化治疗,眩晕无明显改善,行走不稳、共济失调;又行导管介入全脑动脉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左侧椎动脉颅内段闭塞,右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达90%以上且随时有闭塞的可能,一旦闭塞患者生命将受到威胁。

颅内动脉狭窄术对手术医生来说是一个很大挑战,颅脑后循环单椎动脉供血并重度狭窄更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性,因为术中一旦狭窄的右侧椎动脉闭塞,随时都会出现循环供血停止而导致患者死亡。为此,心血管外科副主任李乃选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反复研究,制定了一套缜密的介入治疗方案,并带领神经内科刘玺昌、邹蓉医师决定为患者实施介入手术。为防止患者脑缺血引发不良反应,根据手术操作要求,李乃选利用几秒的时间,在神经内科医师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娴熟的介入技术为患者顺利实施了右侧椎动脉狭窄处腔内血管成形术。术后,患者眩晕症状明显缓解,行走步态稳健。

左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闭塞

右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

右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腔内血管成形术

目前,我院导管室为复合手术室模式(复合手术室可以让病人在同一个手术室完成手术,既节省时间,也避免了转运可能带来的风险;它比较适合复杂的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瓣膜心脏病等需要内外科联合治疗的病人)。我院介入复合手术室,拥有完成复杂、高难度杂交手术的DSA设备与抢救器材,并多次成功抢救腹主动脉瘤与B型主动脉夹层,膀胱破裂、骨盆骨折、股骨骨折、主动脉夹层复合伤,产后大出血伴DIC等危重复合伤患者。

长按下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