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呼吸道疾病预防早知道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协会常务理事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23370.html

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等,儿童体弱、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等人群容易患该病。

什么叫呼吸道疾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哪些?

常见有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等。

呼吸道疾病都有哪些症状?

呼吸道疾病的症状有很多,像咳嗽、咳痰、发热、咽喉疼痛、干痒、声音嘶哑等

流感:

一般表现为发病急,有发热、乏力、头痛及全身酸痛等明显的全身中*症状,咳嗽、流涕等呼吸道症状轻。麻疹:

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

水痘:

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风疹:

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轻。流脑: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流行性腮腺炎:

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

呼吸道疾病如何传播?

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直接吸入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手接触病人的分泌物后,由手到鼻部的感染,这个时候,如果直接用手接触鼻子,病原体就可以直接进入鼻腔进而感染人体。

呼吸道疾病的特点

小儿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小儿时期易患呼吸道疾病密切相关。呼吸系统以环状软骨下缘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包括鼻、鼻窦、咽、咽鼓管、会厌及喉;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及肺泡。

上呼吸道:

1.鼻鼻腔相对狭窄,位置较低。婴幼儿鼻粘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时粘膜肿胀,易造成堵塞,导致呼吸困难或张口呼吸。

2.鼻窦新生儿上颌窦和筛窦极小,2岁以后迅速增大,至12岁才充分发育。额窦2-3岁开始出现,12~13岁时才发育,蝶窦3岁时才与鼻腔相通,6岁时很快增大。由于鼻窦粘膜与鼻腔粘膜相连续,鼻窦口相对大,故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易发生鼻窦炎。

3.鼻泪管和咽鼓管婴幼儿鼻泪管短,开口接近于内眦部,且瓣膜发育不全,故鼻腔感染常易侵入结膜引起炎症。婴儿咽鼓管较宽,且直而短,呈水平位,故鼻咽炎时易致中耳炎。

4.咽部咽部较狭窄且垂直。扁桃体包括咽及腭扁桃体,前者6个月已发育,后者1岁末才逐渐增大,4~10岁发育达高峰,14~15岁则渐退化,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婴儿则少见。

5.喉以环状软骨下缘为标志。喉部呈漏斗形,喉腔较窄,声门狭小,软骨柔软,粘膜柔嫩而富有血管及淋巴组织,故轻微炎症即可引起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

下呼吸道:

1.气管、支气管婴幼儿的气管、支气管较成人短且较狭窄,粘膜柔嫩,血管丰富,软骨柔软,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粘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故婴幼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而一旦感染易于发生充血、水肿导致呼吸道阻塞。左支气管细长,由气管向侧方伸出,而右支气管短而粗,为气管直接延伸,故异物很容易易进入右支气管。

2.肺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致肺含血量多而含气量少,易于感染。感染时易致粘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和肺不张等。

3.胸廓婴幼儿胸廓较短,前后径相对较长,呈桶状;肋骨呈水平位,膈肌位置较高,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因此,呼吸时,肺不能充分地扩张、通气和换气,易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出现发绀。小儿纵隔体积相对较大,周围组织松软,在胸腔积液或气胸时易致纵隔移位。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治疗时必须明确引起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

怎样预防?

幼儿园预防措施

1、保证幼儿在园的户外时间,科学、有序地组织幼儿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孩子的抵抗力。2、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