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订阅哦
儿童支气管镜检查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在临床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正日益受到儿科医师的广泛重视。
儿科支气管镜的选择
1
支气管镜分类
本指南中所述文气管镜主要指软式支气管镜。
(1)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
目前根据镜身插入部分的直径可有5.0mm、4.0mm、3.6mm、2.8mm、2.2mm这几种。其中5.5mm和4.0mm的有2.0mm的活检孔道,3。6mm和2.8mm的有1.2mm活检孔道,2.2mm的没有活检孔道。
(2)电子支气管镜:
其图像清晰度大大优于纤支镜。根据镜身插入部分可分为直径5.3mm、活检孔道2.0mm和直径3.8mm、活检孔道1.2mm这两种。
(3)结合型支气管镜:清晰度介于上两者之间,由于插入部分可制作得更细。目前有直径4.0mm、活检孔道2.0mm和直径2.8mm、活检孔道1.2mm这两种
2
选择合适尺寸规格
根据不同年龄选用合适尺寸的支气管镜是进行检查的前提。(小儿气管、支气管内径随年龄增长不断增大)。
2.8mm和3.6mm直径的支气管镜可用于从新生儿到青少年各年龄组。
4.0mm和5.0mm直径的支气管镜可用于1岁及以上到青年各年龄组。
术前准备、麻醉、操作和监护
术前准备
1
支气管镜术前检査常规
(1)必需检査:血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胸X线片或胸部CT、血气分析、心电图、肺功能。
(2)全身麻醉的患儿还应按受肝肾功能检查,以评佔患儿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情况。
2
签署知情同意书
(1)签署知情同意书。
(2)全麻患者另签署麻醉同意书。
3
支气管镜术术前评估
由于镇静和麻醉药物在不同程度上对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抑制作用,以及患儿本身呼吸系统疾病的原因,均可能造成患儿在检査操作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和低氧血症,喉、气管、支气管痉挛,血压下降及心律失常等。因此,术前应做好对患儿麻醉方法的选择以及对于麻醉及手术耐受程度的评估。
4
支气管镜术急救准备
(1)术前常规准备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支气管舒张剂、止血药物、地塞米松等;
(2)急救及监护设备如氧气、吸引器、复苏气囊、气管插管、脉搏血氧监护仪等。
4
患者准备
患儿术前6h禁食固体食物和奶液,术前3h禁水。
麻醉方法
目前支气管镜术中主要有两种麻醉方法
(1)采用利多卡因(1%~2%)气管内局部黏膜表面麻醉方法。用药总量应控制在5-7mg/kg以内。6个月以下小儿用1%的利多卡因。
(2)静脉复合全麻
操作
1
体位
患儿多采取仰卧位,肩部略垫高,头部摆正。
2
操作过程
1将支气管镜经鼻孔轻柔送入,注意观察鼻腔、咽部有无异常;
2见及会厌及声门后,观察会厌有无塌陷、声带运动是否良好及对称;
3进入气管后,观察气管位置、形态,黏膜色泽,软骨环的清晰度,隆突的位置等。
4观察两侧主支气管和自上而下依次检查各叶、段支气管。
5一般先检査健侧再査患侧,病灶不明确时先査右侧后査左侧,发现病变可留取分泌物、组胞涂片或活检。
6检査过程中注意观察各叶、段支气管粘膜外观,有无充血、水肿、坏死及溃疡,有无出血及分泌物;管腔及开口是否通畅、有无变形,是否有狭窄及异物、新生物。
7检査时尽量保持视野位于支气管腔中央,避免碰撞管壁,刺激管壁引起咳嗽、支气管痉挛及损伤黏膜。操作者尽量缩短操作时间。
术中监护
1在支气管镜术中必须全程对患儿全程进行监护,一般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及无创血压。
2在儿童支气管镜操作时,应该通过鼻导管或面罩(流量1-2L/min),或经吸引孔(流量0.5~1L/min)给氧,以保障患儿对氧的需求。全麻患儿也可在麻醉时应用气管插管或喉罩以确保气道通畅和供氧。
3检査过程中理想的血氧饱和度应达95%以上,如低于85%,应暂停操作,调整呼吸,待血氧饱和度恢复到95%以上再继续操作。
术后监护
1支气管镜操作完成后应继续监测血氧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并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咯血、发热等。
2对局麻患儿可在支气管镜室或病房监测0.5h,对全麻患儿则要待患儿清醒,不吸氧时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时,方可返回病房继续监测及观察。
3由于局麻药物的持续作用可以引起患儿误吸,因此术后2h方可进食、进水。
4术后监护期间根据患儿情况可以继续吸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密切监査发热、咯血和气胸等并发症的征象。
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1.气管,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和畸形
2.肺不张
3.咯血或痰中带血
4.慢性咳嗽成及反复呼吸道感染
5.局限性喘鸣
6.肺部团块状病変
7.肺部弥漫性疾病
8.肺部感染性疾病
9.支气管一肺结核
10.取除气道异物
11.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
12.气管插管:对于有颈部疾患后仰困难,不能应用直接喉镜插管的患儿,可应用支气管镜引导行气管插管。
13.胸部外科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诊断及辅助诊断。
14.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应用,入住PICU的危重症患儿,如果出现气管插管困难、经呼吸机治疗后不能脱机或拔管失败,怀疑存在气道畸形或阻塞者,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检査明确诊断。严重的肺部感染可以经支气管镜获得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并进行冲洗治疗。
15.在新生儿的应用:直径2.8mm的支气管镜可以应用手新生儿,甚至早产儿检查,适应证同上述。
16.其他
禁忌症
儿科支气管镜术,除一些急症外,多为条件性手术。其适应症和禁忌证范围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查者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设备。
禁忌症
1.肺功能严重减退者或呼吸衰竭者。
2.心脏功能严重减退,有心力衰竭者。严重心律紊乱有心房、心室颤动及扑动,Ⅲ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
3.高热患者。持续高热而又需要行支气管镜术的,可用退热药物控制体温在38.5℃以下再行手本,以免高热惊厥。
4.活动性大咯血者。严重的出血性疾病,如凝血功能严重障碍、严重的肺动脉高压,活检时可能发生严重的出血。
5.严重营养不良,身体状况太衰弱者。
临床诊断和治疗
临床诊断
1
形态学诊断
(1)气管、支气管壁的异常:支气管黏膜充血、肿胀,血管扩张或迂曲,或呈现粗糙不平,气管、支气管软骨环不能清晰可见,粘膜部位有溃疡、结节或肿物生长,肿物形态与周国组织关系,瘘管、黏液腺扩大以及其他色素沉着等。
(2)管、支气管管腔异常:气管、支气管有阻塞、狭窄、扩张、移位或异常分支。
(3)气管支气管管腔异常物质:钙化物质、异物、肉芽组织和干酪样物质。
(4)动力学改变:声带活动度,隆突波动,检查中支气管痉挛、软化,其与呼吸和咳嗽的关系。
2
病原学诊断
应用支气管镜直接插到肺段、亚肺段经活检孔道或插入吸引管吸取分泌物进行培养。当分泌物较少时可进行肺段的支气管肺灌洗,吸取灌洗液进行细菌学检査。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在取标本前通过活检孔道吸引上呼吸道的分泌物。其病原学结果可供临床参考。
3
活检技术
(1)组织活检:毛刷活检、活检钳活检和针吸活检。
其中毛刷活检和针吸活检多用于细胞学检查,活检钳活检用于组织学检查。目前儿科临床应用活检钳进行组织学活检较多。取出组织学标本应立即放入组织固定液中,备送病理检査。
(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BAL):目前已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诊断、预后评估和临床治疗,有“液体肺活检”之美称。
BAL操作方法:将支气管镜的前端插入一个叶的某一段,嵌顿在段支气管的口上。因右中叶和左舌叶易于插入成功,所以在弥漫性病变等多选用此部位。局灶性病变,在病变处留取BALF。灌洗液应选用37°C生理盐水。根据小儿年龄每次将5-20ml生理盐水[1ml/(kg·次)]注入此肺段,并用吸引器以mmHg的负压立即将液体回抽。为防止细胞丢失,肺泡巨噬细胞粘附于容器壁上,应将液体回抽到塑料或硅化的回收容器中。如此,共灌洗3~4次。回收液应予冷藏存放。
临床治疗
1
取除气管异物
对于治疗深部植物性残渣,可通过冲洗、清除肉芽、取异物等介入治疗手段取得良好效果。
2
支气管肺局部治疗术
(1)首先应用每次0.5ml/kg的生理盐水对肺内化脓性感染部位多次冲洗。(液体用量不宜过大,以能够稀释并吸出粘稠分泌物为适度。目的在于防止化脓性组菌产生的*素被BALF稀释后冲入肺泡,造成术后患儿继发感染。)
(2)初步清洗后,应用活检钳或毛刷清除肉芽和脓苔。
(3)可局部注入沐舒坦剂量0.5~1mg/(kg·次)稍后再开始冲洗,冲洗后要将管腔内液体尽量吸引干净。对控制支气管肺内化脓性感染、治疗肺不张有明显效果
3
咯血的治疗
对于小量咯血不止,又需要查明出血部位的患儿,在术前皆要开放静脉通路,作好滴注垂体后叶素抢救的准备。术中发现出血灶可应用1:00肾上腺素注射到出血部位。
4
气管一食管痿,支气管一胸膜痿治疗
经支气管镜活检孔道插入一塑料管到瘘管内,自导管内注入适量10%硝酸银或纤维蛋白胶等黏合剂。国内学者应用此法治疗成人支气管一胸膜痿取得良好效果。
5
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
适用于颈部及胸部疾病,因头颈部不能后仰造成手术前或抢救时气管插管困难的患儿。
6
通过支气管镜放置支架
对严重的气管支气管软化、狭窄或气管一食管瘘的患儿可以通过支气管镜放置支架进行治疗。
并发症
支气管镜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麻醉药物过敏、出血、发热、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紫绀或缺氧、室息、气胸、纵隔气肿等。其中,出血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并发症严重时,应立即进行抢救。
文献参考:儿科支气管镜术指南(版)中华儿科杂志年10月第47卷第10期
编辑:*益
审校:杨薇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长按即可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