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退休刚刚两年,平时没啥爱好,就喜欢抽烟、喝点白酒。几个月前,他觉得声音哑了,喝水也经常呛到自己,按照“咽喉炎”一直治疗了几个月,总也不见好转。最近,声音嘶哑不但没好转,吃饭也觉得有梗阻了,医院一查,竟然是食管癌,位置还在颈部,医生说是颈段食管癌。这到底是个什么病呢?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颈段食管癌的那些事。
一、颈段食管癌的特点是什么?
1.发病率相对低:约占所有食管癌患者的5-10%(中国约10%)
2.解剖结构复杂,所以手术治疗的难度大。
3.首诊时分期晚,III或IV期55%,II期约占27%。
4.放化疗是首先推荐的治疗手段。
二、颈段食管癌有哪些症状呢?
1.包括一般食管癌的症状:逐渐加重的进食梗阻,胸骨后不适、疼痛,呕吐,体重减轻等。
2.除了一般食管癌的症状外,颈段食管癌还有一些特殊的表现:咽喉部不适(常被当成咽喉炎),声音变低沉甚至有嘶哑,颈部发现包块(淋巴结转移)等。
三、如果怀疑是颈段食管癌,要做哪些检查呢?
任何肿瘤的诊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定性,就是确定什么类型的肿瘤;另一方面是分期:就是明确肿瘤处于那个期。这两个方面都确定了,才能针对性的选择模式。
食管癌分期示意图
1.胃镜:胃镜是食管癌和胃癌定性诊断的首选检查,胃镜在看到肿瘤的同时可以取组织进行病理诊断,同时还可以做组织的分子诊断,为以后的药物治疗提供帮助。胃镜除了做检查外,还可以进行很多的治疗,如早期食管癌可以内镜下直接切除(ESD),食管狭窄的扩张,食管瘘的胃镜下治疗等。
2.CT和PET/CT:这些都是分期检查的手段,相对来说,PET/CT比CT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远处转移的判断更准确。
3.食管造影:最简单方便的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直观的观察肿瘤的位置、形态、是否有溃疡、是否有瘘等。
4.其它检查如胃镜下超声,B超检查,磁共振检查,骨扫描等都对分期检查的明确有一定的帮助。
四、颈段食管癌的治疗方案如何选择?
1.最早期的食管癌,如T1a,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低,绝大部分患者只要接受胃镜下的切除就可以了。
2.放化疗,除最早期和晚期有转移的颈段食管癌外,放化疗是首选的治疗手段,手术不是首选的主要原因一是颈部的解剖结构复杂,有很多的血管和神经导致手术难度大,其次是标准的手术是包括全喉在内的扩大切除,手术后会永久失去讲话的功能,气管永久插管等,最后,手术后恢复期并发症较多。目前多数研究发现,手术并没有比放化疗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生活质量却明显下降了。
3.手术治疗,肿瘤位置如果离喉比较远,预计能够保留喉功能,手术仍然是首选。此外,手术还可以用于放化疗肿瘤残存和复发的挽救治疗,这时候,手术挽救治疗是目前能够获得长期存活的主要治疗手段,但治疗的难度和并发症都非常高。
4.药物治疗,在晚期患者中,药物是基本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等,其中免疫治疗是最近几年发展起来都新兴手段,在很多肿瘤(包括食管癌)中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一种前景光明的治疗模式。
五、颈段食管癌治疗的效果怎么样呢?
相比其它部位的食管癌,颈段食管癌的疗效要好一点。早期能接受胃镜下切除的几乎可以治愈;中期(II和III期)放化疗的疗效大多数的报道是5年生存率30-40%,医院自己的数据是44%;而采用手术的5年生存率约在40%左右,医院还要稍高一些。晚期(IV期)在没有免疫治疗以前的中位生存期大约一年,目前,免疫治疗的使用提高了疗效,但生存率的数据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报道。
六、颈段食管癌放化疗的主要副反应是什么,如何来应对?
1.全身反应,包括乏力,恶心,味觉改变,食欲减退,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下降)等。
2.局部反应,颈段食管癌的照射部位主要是颈部和上胸部,所以副反应主要以颈部和上胸部为主。
①咽部和食管的粘膜反应:放疗10次左右时,患者会有进食梗阻加重,伴有进食疼痛感,随着放疗进行会逐渐加重,一般到20次到达高峰,严重的患者甚至影响进食。治疗的方法包括:口服抗炎剂和表面麻醉药,建议吃温凉半流质或流质高蛋白饮食(最好是全配方营养素),明显疼痛时需要医生给予抗菌药物和激素处理,明显影响进食导致体重下降者,考虑插胃管或胃造瘘补充营养,以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②急性喉水肿:少见患者有突发的喉水肿导致气急,需要紧急联系医生处理。
③肺损伤:相对比较少见严重的肺损伤,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肺部放射性炎症改变等,多数给予对症处理即可,严重的需要放疗科专业的医生给予治疗。
④皮肤反应:急性皮肤反应如照射区红斑、色素沉着、干性脱皮等。应对的措施有,尽量保持皮肤完整,不使用过于强烈的洗涤液清洗,不要在照射区域内贴膏药,可以使用保湿的外用药膏预防处理。如果进一步加重会出现湿性脱皮,一旦出现湿性脱皮,保持创面的干燥最为重要,禁止覆盖纱布纸张等物品,可以使用外用抗生素防止或治疗感染。
最后,预祝各位病友都能恢复健康,重新获得享受美食的乐趣!
编辑:刘俊,冯爱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