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手术以后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身体状况及个体差异有关,另外与手术大小,放疗与否,外科医生经验,设施好坏均有关系。发生率10%-30%不等。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并发症。
1、感染:
有颈部伤口感染和喉的感染。术前放疗、贫血及糖尿病的患者容易发生。感染的处理是切开引流,清除坏死组织以及异物。一般经过一段时间换药,感染创面会自行愈合。
2、伤口皮肤坏死:
伤口皮肤坏死可表现为刀口交叉处皮肤发黑,由以下原因造成:1)伤口缘张力过大;2)切口设计不当,引起远端血运不足;3)粗暴手术操作;4)高剂量放疗;5)其它如血肿,感染等因素。
皮肤坏死的处理根据轻重,可采取清创换药,植皮,各种皮瓣和肌皮瓣修复,要视坏死面积大小,医院条件而定。
3、咽瘘:
是喉手术中最重的并发症,因为咽瘘造成的生理损伤最重,患者不能经口进食,要长期依赖鼻胃管喂养。唾液和分泌物易向下流入气管,造成肺炎,咽瘘还可引起颈部大血管暴露,不愈合,造成颈总动脉破裂,大出血死亡的危险。
经多因素分析,咽瘘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
(1)肿瘤范围大,粘膜切除范围广,缝合后有张力;
(2)肿瘤未切净;
(3)营养状况差,如贫血,术前体重明显下降;
(4)以前曾放疗过。
咽瘘多出现于手术后3周以内,迟发性的咽瘘要考虑肿瘤复发所致。最初表现为咽部周围皮肤发红,继而有波动感,打开颈部伤口后见到唾液。轻度咽瘘,一般引流换药后可愈合。严重伴感染坏死的咽瘘,需通畅引流和清理伤口。不愈合的咽瘘可考虑手术修复,时机因人而异,咽瘘发生后1-6个月不等。咽瘘修复视情况选用颈部皮瓣,或胸大肌皮瓣修复。
4、气管造瘘口狭窄:
发生于全喉或近全喉切除术后,主要因为造瘘时气管粘膜与颈部皮肤吻合不严,或吻合处张力过大,引起瘢痕生长;术后环行瘢痕收缩,与个体瘢痕体质有关;
处理:轻度的狭窄可采用逐渐增加喉管直径的方法,但去除喉管后,狭窄大多会复发。应采用手术扩大造瘘口的方法。
5、喉狭窄:
发生在部分喉切除的患者,发生原因有:
(1)早期喉狭窄是由于声门创面肉芽组织形成。数月后自然消退;
(2)长期喉狭窄,患者多有放疗和喉感染史,引起软骨坏死和粘膜缺损,造成喉蹼形成,喉腔瘢痕或缺乏足够的喉软骨支架。
治疗早期肉芽引起的狭窄可用激素预防以后瘢痕形成,待肉芽消退后可以尝试拔除气管套管。单纯的喉蹼,最好用CO2激光烧灼,也可再次手术放置喉支架或喉模扩张。复杂的喉狭窄修复很困难,应十分慎重。
6、进食呛咳
喉软骨切除后,喉上神经切除或损伤,声带关闭不良等原因,均可导致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呛咳,严重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治疗:早期的误吸可锻炼克服。进食前深一口吸气,用手指盖气管套管口以便能憋住气,然后分吞咽小团软食,咳嗽后再吞咽。软食较液体更易吞咽。大约85-90%的患者经过进食训练能恢复正常进食。不能恢复进食的患者只能外科手术,有严重吸入性肺炎的需要做全喉或近全喉切除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