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为37岁的男性,近2月前因“咳嗽咳痰2年余,胸闷气促1周,加重4小时”入院,因患者气促喘憋明显,咳痰困难,指尖血氧仅80%,面临随时窒息的风险,遂于急诊行支架置入术,置入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缓解。EBUS活检提示腺样囊性癌。后拟行手术切除重建,必须提前拔除气管支架,拔除后患者出现严重气道水肿,气道血性分泌物。对症治疗1周,气管镜复查,见气管粘膜水肿,气管外压性狭窄约50%。
白光镜
荧光镜
气道外压性狭窄
胸部CT:见气管隆突上1cm见气道外肿物,大小约2.6cm*2cm。
术前诊断:气管腺样囊性癌-3-20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胸外科团队,在何建行院长,刘君主任,联合麻醉科董庆龙主任,刘辉医生共同讨论设计下完成了气管下段肿瘤切除重建术,切除气管长度约3cm,手术后1小时复苏完毕,6小时后进食流质。
麻醉方式:
1.先行硬膜外麻醉。
2.静脉麻醉插入喉罩。
3.经喉罩插管支气管堵塞器堵塞右主支气管,行左肺单肺通气。
4.开放气道后,从台上经术野插管,插入左主支气管内,行左肺单肺通气。
5.缝合完气管后壁,拔出台上气管导管,左主支气管内放置高频通气管道,恢复自主呼吸。
手术思考
1.支架置入选择:相较肺部肿瘤多为单肺叶不张,气管肿瘤往往导致双侧肺通气不足,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紧急气管支架置入可迅速缓解患者气促症状。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支架置入必然带来气管粘膜水肿,气管周围组织水肿边界不清,给手术解剖分离及吻合操作带来极大的挑战!
2.因为气管周围组织严重水肿,神经及血管包膜边界不清,手术解剖分离气管周围神经及血管需高度警惕,尤其注意仔细分辨迷走神经、左喉返神经(低位气管肿瘤)及支气管动脉。本次术中就因支气管动脉包膜水肿,辨认失误,导致气道开放后突发支气管动脉喷血,患者有随时窒息可能,遂紧急台上左主支气管插管,避免支气管动脉出血进入左肺,保证呼吸稳定后沉稳处理支气管动脉出血。
3.吻合操作要求也明显提高,需尽量保持均匀缝合,使得每针缝线受力均匀,避免气管组织水肿导致气管粘膜撕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