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弟子规第11集 [复制链接]

1#

《弟子规》

第11集

开吉法师主讲

台南极乐寺

/2/14

尊敬的各位老师、尊敬的各位同学们,大家好!请掀开《圣学根之根》第一册《弟子规》,从二十页第一行开始看起。

昨天我们学习到这一句课文,这是说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财物,特别是兄弟之间、人与人之间,不要把钱财看得太重,这样人跟人之间的怨恨也就无从生起。

我们在现代的社会当中也看到很多的例子。在一些家庭里面,原本父子兄弟之间相处得都很和睦,但是一旦遇到跟钱财、跟财产有关系的问题,原本和睦的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的怨恨、去争夺,这些都不是我们的父母跟祖先所愿意看到的。

曾经有一个家族,这个家族他的父辈是白手起家,克勤克俭,才创建了非常庞大的企业王国。而父亲他本人是一位非常爱国的商人,在他生前所赚的钱,用了很多的比例捐献给社会、捐献给国家,并且响应国家的号召,也建设了很多有利于社会的建设。

这个家风代代相传,他的儿子跟孙子都能够继承父亲这样的爱国的精神,很积极的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事业当中去。但是因为父亲去世之前并不希望财产分割,就希望在几十年当中财产先不要分,而是按照每个月、每个人生活所需再发给儿孙,确保他们的生活每个月都可以有正常的收入。但是父亲走了之后,儿孙并没有完全遵照父亲遗嘱的交代,于是兄弟之间为了争夺财产也告上了法庭。后来经过很多地方长官还有很多人的劝解,争夺财产的风波也就平息了。

好在祖上有德,到了第三代儿孙继承家族的产业,他不但是奋发有为,而且自己的生活也非常俭朴,过着是正常人的、普通人的生活,妻子儿女买的衣服还有用品也都非常的节省。这个爱国的企业家老一辈的家风最后还是有人来继承,当中小小的风波,也差一点就因为不明事理而酿成了大错。

还有一位长辈,他是非常朴实的农民,后来也曾经在*府担任过地方的官员,因为他很有工作能力,所以得到了很多贵人的提拔,但是他一生当中始终生活非常俭朴。后来这位老人家过世,他所留下来的财产,因为我们师父上人在世界各地,在英国、在各个地方提倡建立汉学院,这个老人有一些遗产就用来购买学生读书所需要的参考书,把它捐献出来,奉献他的爱心。晚辈也没有话说了,因为像这样的做法,也是父亲生前所愿意看到的。

我们对于钱财、物品要看得比较淡一点、薄一点,过着比较节俭的生活,把这些钱财、福报用来利益更多的人。

在五代的时期,有一个孩子叫做张士选。张士选在年纪很小就失去了父母,后来他是叔叔把他养育长大的。他祖父所留下来的财产,在他父亲生前并没有分家产。而张士选是父亲的独生子,他的叔父则有七个儿子。后来在张士选长大的时候,到了他十七岁,叔父就跟他说,现在我想把你祖父所遗留下来的财产分成两份。因为叔父和张士选的父亲是兄弟两个人,他叔父觉得,祖父的财产分成两份,叔叔拿一份,张士选可以继承一份。这样对于张士选来说,他可以继承更多的财产,叔叔也非常疼爱他,很为他着想。可是张士选他却说,叔父生了兄弟七个人,加上我,是八个人,八个兄弟,应该把家产分成八份才好。张士选年纪轻轻,只有十七岁,在继承财产的时候,他一定要让给他的叔叔,不肯把家产分成两份,一定要分成八份,自己得一份,这样其他的兄弟姐妹他们也都能够得到祖父留下来的财产。他的叔父听了不同意,张士选非常坚持,他一定要这样分,后来没办法,叔叔只好答应他的要求、请求。

这个时候,年仅十七岁的张士选还在书馆念书。有一天来了一个会看相的人,无意当中来到他们读书的书馆里面,他见到了张士选。看相的人就对书馆的先生说,他指着张士选,说这个人满脸阴鸷;古时候一个人他积了阴德,平常他做了很多善事、好事,他这种阴鸷、阴德的气象都写在脸上,会看相的人就能看得出来。看相的人跟书馆的先生说,这个孩子将来他一定能中举,考试考取功名一定能够成就的。想不到相士(看相的人)所讲的话全都应验了,张士选后来果然就功成名就,考中了功名,很有成就。

在《太上感应篇》的注解当中也谈到,在当今的时代,很多人对于手足之情并不在意,在伦常的伦理,兄友弟恭、长幼有序这个伦理、手足之情的方面,这么尊贵的东西他不去追求,他去追求的是什么?在分财产的时候,他要追求钱财物品这些低贱的东西。即使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之间也是如此,更不用说如果是继父继母,兄弟之间相互争夺财产,互相的在法庭上去告状了,这种情况在现代社会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就更不用说堂兄弟、表兄弟之间这种情分,愈来愈疏远。手足兄弟之间,如果能看到张士选十多岁就不愿意把家产分成两份,自己独得一半,他一定要照顾到兄弟之间的情谊、情义,坚持要把财产分成八份。这么小的年纪的孩子就能够深明大义,是重情义、重道义,而不重利益。如果兄弟不和的人,因为财产而争夺、而反目的人,看一看张士选的做法,肯定会感到非常的惭愧。为什么这样说?如果我们对于兄弟姐妹太过刻薄了,就是对于我们父母、祖先刻薄,因为兄弟姐妹都是父母祖先生命的共同体。对于兄弟,无论是亲兄弟还是堂兄弟、表亲这些兄弟,如果不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祖宗内心都是很大的伤害,也就是孝道的根本已经亏失了。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根本坏掉了,它的枝叶花果必然也会败坏。所以对于这样的道理,我们为人子女、为人兄弟姐妹就更应该要深思。

蔡老师在讲《弟子规》系列课程的时候,也曾经说过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个人他非常吝啬,结果死了之后去见阎罗王。阎罗王就跟他说:“你这个人实在是太吝啬了,旁边的人都饿得快要死了,你都不想要去帮助他,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真是愚痴。”所以阎罗王就判他去做狗,堕到畜生道里面去当狗。那个人马上说:“报告阎罗王,能不能判我去当母狗?”阎罗王觉得很奇怪,让你当狗你还这么高兴,还要当母狗,就开始审问他:“你为什么要当母狗?”结果这个人说:“我生前曾经听人讲过两句话说,‘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这个人他不认识字,“毋”就是不要的意思,它跟母亲的母长得很接近。他以为说,“临财”,看到财物,“母狗得”;“临难”,面临到灾难,“母狗免”。所以他说当母狗也不错,就到阎罗王那里去请求。这不仅是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回头,连到了阎罗王那里,他贪财的心还去不掉。而且字不认识,也不好好去问一下人家,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面临钱财“毋苟得”,这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不能够贪赃枉法,也不能够接受诱惑。他以为那个字念母,以为是母,所以把它读成母狗得,有财都是让母狗先得,有难母狗也先免,所以他跟阎罗王说,那我要去当母狗。这是一个小故事。

中国人确实自古以来,把钱财是看得很轻的,在社会当中是把道德看得非常的重。这种风气,我们在家乡也能够感受到,因为我们家乡祖上是从福建的漳州渡海来台,定居在彰化这个地方。所以传统的伦理道德的观念,在整个家庭世代的承传当中,大家还是看得非常的重。像在我们家族当中,母亲就讲过一个真实的事情。有一房的亲戚,父亲他年轻的时候做了很多坏事,在邻里乡*当中他的德行并不是特别好。可是也许是祖上有德,他的孩子读书成绩都很好,最后还去当了老师。在台湾传统的社会,能去当老师、当医生,这是在社会当中让人非常尊敬的行业。这个父亲一看自己的女儿当了老师,他就觉得当老师是荣宗耀祖,非常荣耀的一件事情,所以从那时候开始,他把自己以前的坏习气、坏毛病全部都改过来,人就变得非常的好。

这是看出,在传统的社会当中,因为代代相传都有受到孔老夫子的教化,有受到圣贤的影响,所以在这种社会价值观里面,把老师、把读书人看得是很尊贵的、非常敬重的,而并没有把企业家排在第一位,没有把商人排在第一位。这种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就在父母亲这一辈、祖父母这一辈的老人家身上还能够体现出来。当然到现在,社会风气不断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

在中国古时候,人在社会上也有身份地位。在从前社会上所谓的士农工商,中国人看待每一个不同行业的人的身份地位,是按照这个来排序的。士,把读书人摆在第一位;第二位是农,中国农业是立国之本,中国古时候很重视农业的生产,所以务农,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他的地位是排在读书人的后面;最后才是工跟商。可是现代社会价值观完全是倒过来的,已经不是士农工商,而是商工农士,把商摆在第一位。师父上人谈到的,仿佛整个社会都被金钱给控制了,甚至于整个社会,无论是从事各行各业,也都是向钱看,向钱(金字旁的钱,钱财的钱)。包括教书的老师,把教学当成生意买卖,是学商,譬如在课堂当中不一定认真的教学,但课后开补习班、辅导班,额外的加收学生的学费,拿学来做生意买卖。包括医,变成医商。各行各业无论是从事哪一个行业,只要把钱摆在第一位,性质就跟商是一样的。这种价值观是完全颠倒过来;换句话说,把伦理道德是摆在最后的位置上,甚至于根本都没有,根本都不存在了,认为怎么样?在社会上有钱就行了。有的人价值观真的是一辈子穷得只剩下钱了,人们都是这样子在做为他人生的目标。

我们有见到一位企业家,他在没有遇到儒释道的圣贤文化之前,他的事业当时做得特别的成功,做大的生意,他躺在床上,一天就能赚进一百万的人民币。他说那个时候钱多得都不知道怎么花,这一天当中,如果他不花掉一万块人民币,就觉得今天好像很失落,缺少了什么似的,一定要吃喝玩乐,把钱花出去。所以在很早年,当人们还在向往万元户,一个人如果他们家能够赚进一万块钱,这个家整个乡里的人们都很羡慕,而当时他是想着,一天怎么去花掉一万块钱,那时候是人民币,币值还是很厚的。过着非常浪费的生活,奢侈浪费的生活,最后他的身体就出现了状况,亮起了红灯。就在他人生陷入低谷,一个人他一辈子生活得这么富有,突然间被医生给他判了死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身心非常的疲惫,心里特别绝望,这个时候他遇到了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就在传统文化当中,他重新找回了生命的希望。他就跟他自己身上的癌细胞沟通,他说从前我是个恶人,你们也一样就是恶的细胞,可是我现在已经改好了,我知道从前错了,我要当一个好人,你们也要跟我一样,从不好的细胞改变成好的细胞。他就经常跟身上的癌细胞进行沟通、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他遵从儒释道圣贤的教诲,开始断恶修善,把以前抽烟喝酒、吃喝嫖赌所有的坏习气全部都改正过来。然后非常积极努力的去推动《弟子规》、推动儒释道的圣贤文化,并且把教育也带到他的企业当中,让他的员工也都有机会来学习,而且他很积极的在企业里面发放光碟、办班教学。他原来的企业的旧的房址,被火给烧了,他商场搬到新商场之后,以前旧商场所在地发生了火灾,而当时火灾之后有很多的小摊贩在里面,他就没有办法生存,非常的苦恼。于是这位企业家又给他们减了一年的租金,让他们搬到新的地方来,可以好好做生意,好好再从头做起,这些小商贩都非常非常的感恩老板的恩德。他就这样很大力度的在自己的人生历程当中发生了决定性的转变,想不到后来他的病就好了,发生了奇迹,几乎是医学上的奇迹,最后再去检测,各项指标全都正常。

现代的社会,人人都羡慕、向往这样的大企业家的生活,可是像这些有志之士,有智慧、有福报的企业家,他们现在反过头来开始推崇伦理、道德、因果、圣贤的教育,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在古代社会是尊崇伦理道德,读书人,有道德、有学问的读书人,在社会当中是非常受人尊敬的。我们今天社会出现的问题是出在哪里?出在士农工商颠倒,变成商工农士。什么时候可以把这种价值观再转回来,我们的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得到安定。

而我们在学习《小儿语》跟《续小儿语》,也跟大家分享过《了凡四训》这部书。我们学到这句课文,“财物轻,怨何生”,当我们人对于钱财物品不能看得淡、不能看得开,也不能看得破,往往是我们对于命运的真相、对于一些事实的真相不能搞清楚。之前有谈到,佛经里面说三种布施,钱财其实并不是我们去抢、去争就能得来的,而是自己命中所有的,财布施就能够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只有勤于修积这三种布施,才能够增长我们的福报,改变我们的命运。

这一点在《了凡四训》里面,是了凡先生用他自己的身教以身作则,来证明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人一生当中的祸福穷通,都不是老天给予的,而是我们自己所造成的。当年了凡先生他在慈云寺遇到孔先生,当时孔先生劝他要读书,去考取功名。并且因为孔先生本身他是非常高明的邵子皇极数正传的传人,他算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就算得很准,包括他什么时候考第几名,名次,还有什么时候可以去任官,他的官位,甚至于他的寿命,都能够算得非常清楚。所以了凡先生当时就觉得,他的命运已经完全被孔先生给算定了,他就觉得人是无法逃脱他一生的命运的。

一直等到他后来在栖霞山遇到云谷禅师,他才了解命运的真相。云谷禅师特别的跟他开示:“命由己作,相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因为当时了凡先生他觉得自己一生被孔先生算定,感觉好像人很难改变与生俱来的命运的安排。可是云谷禅师教他,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在佛教经典当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儿女得儿女,求长寿得长寿”。都是一个人他一生行善积德所得到的福报,并不是抢来的,也不是争来的。了凡先生觉得,道德仁义我是可以去求的,因为这是读书人他自己只要修身,他必然能够得到道德仁义的提升,可是功名富贵究竟怎么求?他也觉得很好奇。于是云谷禅师就跟他开导,六祖惠能大师曾经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一个人只要从内心当中去求,力行仁义道德,求在于我,不仅是道德仁义能够得到,连功名富贵也是能够得到的。无论是内还是外,都能够求得。云谷禅师点化他,让他要积极的去改造命运,去创造自己新的命运、新的人生。

当时他在和云谷禅师对话,云谷禅师也问他说,他是否应该有求取功名富贵或者是应该有儿子。了凡先生他就自己忏悔、反省,他有注意到,像这些能够考取功名、得到富贵的人,本身就是有福德之人。而他自己感觉自己福很薄,又不能够积功累德;而且心量狭小,也不能包容别人;甚至于因为自己有读书,也很聪明,特别喜欢用才智压过别人;直心直行,说话又喜欢轻言妄谈,这些都是薄福之相。云谷禅师也开导他,在这个世间,能够享得千金之财产的人,他必定是有千金的福报;能够享百金之财产的人,他一定是百金之人物;应该饿死的人,一定是饿死之人物。也就是说,他本身的福报取决于他是否有这样的受用跟遭遇。这些都不是上天给你的,完全都是一个人他自己去感召的。云谷禅师就劝他,既然知道命运是可以转变的,从今天开始,你就要认真努力的去积德、修善,一定要把自己从前的毛病、习气改正过来,要能够包容别人,和爱万事万物,要爱惜自己的精神。

古人的经典当中也都是强调,福是自己求的,所谓自求多福,如果你从现在开始,可以多做善事、多积阴德,这些都是自己所做的福。经典当中也谈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包括一个家庭,如果上上下下大家都能够积德累功、断恶修善,这个家庭必然是有福报的家庭。

后来接受了云谷禅师的教导,了凡先生决定要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他把自己很多不好的习气改正过来,譬如以前他不能够包容别人,现在有人毁谤他、批评他,他也能够很欢喜的去接受,而且他也发心要行三千桩的善事。自从他自己的人生发生了改变,他就开始发现孔先生以前给他算的都不准了,以前给他推算的名次,到最后有一次考试,就是在礼部考科举,本来孔先生算他是考第三,结果他突然间就考了第一名。这个时候他就发现,一个人发心要行善,力行善事、改正习气、改造命运,效果原来是这么明显。他发心做三千桩善事,做完之后,他又求儿子,也是发心要做三千件的善事。果然就生了儿子,叫做天启。而他的太太她也是很认真的配合先生一起做好事,只要每天做过好事,她就用鹅毛管在日历上面印一个朱圈,这样来记录。后来他又发心要求考进士,许行一万条的善事,最后非常顺利的也考上了。后来他当宝坻知县,他就拿了一个本子,叫做“治心篇”,每天他要上堂之前,就会把本子放在案头上,他一天当中所做的善事、恶事,包括所起的善念、恶念等等,他非常细致的都记在本子上。到了晚上,他效法赵清献公的做法,祭拜天地神明,把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都跟天地神明、跟祖先报告。

了凡先生用自己一生实际的例子来证明,命运的改变是真实不虚的。他深深的体会到,凡是强调祸福是自己所求,这是圣贤的言论;如果说一个人他一生的命运、祸福穷通都是上天所安排的,这是一般世俗人的见解。于是了凡先生把他一生的经历,还有他对于改过迁善的种种经验,都写在《了凡四训》里面,要传给他的儿子。他也期望他的儿子能够真正的保有谦虚的德行,扬祖宗之德,盖父母之愆,报国家之恩,造家庭之福,真正的成为一个改变命运、创造命运的读书人,这是他对于他儿子的期许。

当我们了解人的命运的真相,我们这一生当中,念念所想的,都是希望断恶修善、积功累德、造福于百姓,自自然然不会因为钱财物品去跟人家斤斤计较。因为了解命运的真相,我们知道“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即使你去跟人家抢来的、争来的,也都是自己命里所有的。

有一位长辈他曾经在东北遇到一个人,以前这个人他都会用赌博的方式,在赌博的过程当中,他有办法作弊。每次都是靠骗钱,靠骗术去赌博赚取很多的钱。后来这个长辈因为他非常明了因果的道理,他遇到这个人就跟他说,他说:当你命里有一千万,但是你靠欺骗的手段,你最后赚到的钱其实已经折损一大半了。本来你可以赚一千万,但因为钱都是用欺骗的手段得来的,所以可能你只是赚了几百万,还心里觉得很高兴。后来他把因果的真相告诉他之后,想不到这个人浪子回头,他就开始发心吃素,决定再也不用赌博的方式去骗钱,而是规规矩矩的、本本分分的来做事情。

好,“财物轻,怨何生”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一句:

我们说话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多说良善的言语,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跟怨恨自然就会消失,它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兄弟之间之所以会产生矛盾、过节,有很多是因为争夺钱财造成的,或者是因为言语不谨慎,彼此之间发生口角、冲突。有的时候就为了一句话或一件小小的事情,彼此之间各不相让、各自赌气,最后兄弟之间的不和、怨气愈结愈深。如果没有处理好,甚至于终身都不能化解,还怀恨在心,这对于兄弟之情是很深的伤害。

法昭禅师才说“同气连枝各自荣”,兄弟之间手足亲情,这是生命的共同体,一体不二的关系,“些须言语莫伤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要谨慎,不要因为言语不慎的关系,伤害了兄弟之间的亲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特别是当父母亲不在,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亲情就更加的珍贵了。如果没有生活在一起,可能隔一段时间再看看自己的姐姐、自己的哥哥,发现彼此也是两鬓斑白,一天比一天老。能得几时为弟兄,真的要珍惜手足之间非常真诚的亲情。

天伦之乐,不要因为言语的关系导致兄弟之间的不和。特别我们生活在一起,也难免会有一些言语上的冲突,但是不要把它放在自己的心上。因为当一个人,譬如他生气的时候,他讲的话可能稍微重一点,兄弟姐妹之间也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哪一天他觉得后悔了、忏悔了,可是你还在那里念念不忘他说的这些话,这就不好。总之,人跟人相处,心量都要放得开一点、放得大一点。特别是在兄弟不和,彼此都不肯见面,这个时候也是需要有一方一定要先放低自己的姿态,去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来弥补之前和兄弟之间的冲突、不和。那毕竟是亲兄弟、亲姐妹,只要有一方他能够低下头来,态度比较谦卑、肯改过,兄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是很容易能够平复的。

人跟人的相处当中,最多的情况往往是在言语,而言语之所以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冲突,也是由我们的心念所造成的,也就是当我们很容易发脾气,可能在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时候,也会造成彼此之间的距离。我们和人相处一定要放开自己的心量,不要因为自己心胸狭小而障碍了彼此之间好的关系。而俗语有言,在《延寿药言》当中也有记载,说“利刃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难消”。我们如果用恶语伤人,这个话可能留在他的心目当中会很久很久,我们即使再生气,也不要说一些让人没有办法接受的话。

就像我们之前说过的故事,一个小男孩他非常喜欢生气,他爸爸就教他,你下一次每生一次气,你就在外面木头栅栏上面钉一个钉子。一开始小男孩每天都要钉很多的钉子在上面。后来他通过这个方式,他渐渐了解到自己的毛病习气很重,就决定开始改过。后来钉子每天钉得愈来愈少,最终就再也不发脾气了。后来父亲又教他,只要有一天不发脾气,就把钉子再拔起来。最后果然他把整个栅栏上面的钉子都拔光了,他也把自己的习气,自己的好怒、好生气的坏毛病给改正过来。但是父亲带着他去看篱笆,他说你虽然把钉子都拔了,但是在这上面所留下的伤痕却是无法弥补的。我们跟人之间言语的冲突也是这样子,恶语伤人恨难消,话你说出去了,可能他一辈子都记得,如果他心量比较狭小,又喜欢记仇,你后面再怎么去弥补自己的过失,也没有办法平复对方内心的创伤。

所以我们还是要用方法来对治自己的愤怒。而对治愤怒最好的功夫是什么?就是忍字。人和人之间相处,能够彼此包容、彼此忍耐,这是很大的学问。在唐朝的时候,张公艺他们家庭是有九代人生活在一起不分家。于是当时的皇帝(高宗皇帝),就找了张公艺来询问,为什么你们家族能够和睦的相处?究竟你是用了什么方法做到这一点?于是张公艺就请求皇上赐给他纸跟笔,他用这种方式来回答。高宗皇帝把纸跟笔给他之后,张公艺他提起笔来,在这张纸上写了一百多个忍字,然后再送到皇帝那里。按照他的说法,大凡一家人、大家庭,彼此要共同在一起生活、在一起相处,宗族当中之所以不和,往往是因为尊长的衣食(譬如财产、物品)分得不够平均;或者是晚辈的礼节有一些方面做得不够完备,大家就互相的责问,互相的产生怨恨,就会发生很多家族的亲人之间的吵闹、冲突。如果大家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够相互忍耐,家里当然就能够和睦相处。张公艺在唐朝,他们九代人生活在一起,家族能够和睦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忍字。能够包容、容忍,在家庭的生活当中,对于家族所有的财产、物品,在分配的时候可以平均,应该要遵守的礼节,也都能够认真的去遵守,这些都能够去落实,家庭自然就和睦。

李文耕先生也谈到:处家之道,也不是忍字所能说尽的,学问很多。很多古时候的家规,给子孙的教诫都写得非常的详尽,不是一句话、一个字所能够概括的。忍它是争字的反面,争夺的争的反面。人跟人之间之所以有对立冲突,一开始发生某些事情,也许这些事情都是小事,冲突也是小小的冲突,可是当它没有被遏止,彼此之间愈结愈深,到后来就会愈来愈大,就跟滚雪球一样。能够在事情发生的时候,彼此都能包容、能够忍耐,不要因为这些事情产生言语上的冲突,这样先冷静一点,把事情先平息下来,然后慢慢的再来处理。在这些事情发生的关头,忍字是非常重要的。一忍则无事,更何况是相效于忍,更何况是全家上下大大小小都知道忍,自自然然家庭能够和睦相处,这是能够落实的。张公艺先生治家,也是有一套规范跟方法的,但是他这个忍字只是从治家的经验当中去归纳、总结出来,也就是说是和睦的关键,人不和都是因为不能够忍。因此,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则。

说到言语,这句课文是“言语忍,忿自泯”。在《孔子家语》当中有记载:“孔子观周,遂入太祖后稷之庙”,他到庙堂的前面看到一个金人,金人是三缄其口,在它背后写着一行字是“古之慎言人也”。古时候,他讲话是非常谨慎的。师父上人特别把一幅“金人铭”挂在客厅当中,挂在父母跟老师照片的旁边。“金人铭”也特别强调,这块碑是道光年间的一块石碑,从石碑当中拓下来的。这里就有谈到:“戒之哉,戒之哉”,我们都要引以为戒,要重视言语上的修为,就是所谓的口德。“无多言,多言多败。”一个人如果他话特别多,而且说的都是些无关紧要的话,可以想像他做什么事情是不容易成功的,很容易失败。为什么?从他言语当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说话、做事都不够谨慎。“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一个人他要把事情做好,往往在言语上面要非常注意分寸。“无多事,多事多患。”不要去多事,像雪公老人所讲的“好人好事”,不要没事去找事,不要去无事生非,否则就会有很多的祸患出现。所以说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金人铭”就是强调,孔老夫子在太祖后稷的庙堂所看到的金人是三缄其口,而且在它背后刻著「古之慎言人也”,教导我们言语一定要非常非常的谨慎。

言语不但是我们家庭和睦的重要的关键,也是我们处世成败的重要关键。在古人劝世的联语当中,也是劝导我们,“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都能够很和睦,家庭自然就会兴旺;如果在家庭当中总是吵吵闹闹的,可想而知,灾祸必定会到来。

这句课文我们就学习到这里,接着看下面这一句:

我们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要从小培养的,无论是在用餐、是在行走、就坐,都应该要谦虚、礼让,真正做到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的人则是在后面。

天地万物都是有各自的秩序的,人跟天地万物并列为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人自自然然也是要遵循这样的次序、顺序。身能够循“长者先,幼者后”这种顺序,遵守礼节,才显示出一个人的尊贵;而反过来,如果我们完全不重视礼节,长幼尊卑之间也没有顺序,在很多的事情上可能会让别人看不起我们,就有损于“三才者,天地人”人这样尊贵的身份。家国也是同样的道理,家庭、国家、社会也是靠着这样的自然的次序而长久的,如果我们这种伦理的次序、长幼的次序也都乱成一团,在家庭、在社会当中自然就会造成混乱、造成动荡。我们无论是在饮食、坐走,日常的生活当中,都要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次序来排列,千万不能够以晚辈的强势欺凌长辈,也不能够说我的福报比较大,我就很傲慢,看不起长辈;包括一个人的才干、德行,也都不能够逾越长幼尊卑的伦理的次序。

“或饮食,或坐走”,包括了我们生活当中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做为晚辈,应该都要为长辈做好最周到的准备,以及最好的安排。当我们的长辈年纪大了,一生当中可能为社会、国家做了很多贡献,而当他年老的时候,退休在家,生活上面都是仰赖儿女、仰赖学生照顾。而生活当中就是包括穿衣、吃饭,就是重要的内容,在里面点点滴滴都是在考验我们是否有注重“长者先,幼者后”的礼。当然不只是饮食,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离不开这些原则。

而在饮食方面,我们也要照顾到,之前有谈到,我们吃饭、吃东西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考虑年轻人的需要,而是要充分的了解老人的需要。就像我们还在父母亲怀里,对于小宝宝、对于小婴儿要怎样照顾,父母亲完全是循从着小婴孩的需要的。老人也是如此,譬如准备饭菜,我们就要准备一些比较软的饭菜。有的年轻人吃不惯,年轻人有他喜欢的口味,可是我们在跟长辈在一起,有一些方面我们就要恒顺长辈。长辈也会爱护年轻人,为年轻人着想。但就晚辈的角度上来讲,我们准备的饭菜要稍微软一点,为什么?因为长辈的牙齿用了几十年,八九十年,牙齿可能都比较不好,还有可能是牙齿已经掉了很多,他在咀嚼吃东西就不方便,你给他非常硬的东西,他要咬很久,他咬不动,或者是说吞不下去。像老人他的喉咙很容易被水、被食物会呛到,吃的时候不但东西要比较软、比较好去咬,有的时候我们还要把它切成小块,这样他吃的时候比较方便,而且能够嚼得比较细,吞到咽喉里面也不容易呛到。这些食物,特别是有一些菜叶,菜跟菜杆连在一起,常常都要把它切成小块,以免老人家在吞的过程当中不谨慎,一下子就噎着了,或者是呛到了。包括有一些比较黏的东西,这是很容易塞在气管里、塞在咽喉里面的,这些食物我们在处理的时候也要特别小心。所以在准备饭菜,就要特别注意。

有一年,刚好去澳洲的过程当中,我们跟徐醒民老师还有江逸子老师在同一架飞机上面。当时有一位长辈来负责照顾这些老人,印象中他在飞机上再次确认,两个老人家吃的饭是不是稀饭,稀饭是比较软的。坐飞机之前可能提前在预定,就要跟航空公司特别要求。到了飞机上,这位长辈,就看到他再次去确认,两个老人吃的是不是他的主食是稀饭,这样他吃起来就比较软,容易吸收,也容易咽下去。特别是在长辈出门,点点滴滴的方面也要充分的做好准备,而且要好好的、用心的去照顾。包括长辈坐着车子,车程比较远,要下车的时候,我们都要提前在一个地方等着,下车的时候,先帮长辈开门,然后再扶着长辈慢慢的让他下车,整个过程动作都要特别慢,而且都要特别小心,还要把长辈的手,各个方面都要把他扶好,这样让他下车不会伤到,像这些小细节的方面都要特别的小心。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也看到了有一些师兄、同仁,他们在这个问题上就会很注重。譬如有一次我们在外面用餐,那次刚好也是因为第二天的飞机比较早,我们就提前到了机场附近。那天晚上在饭店里面有点了一桌非常丰盛的晚餐,因为大家一天旅途也都很劳累了,到晚上吃完饭就要休息。我们在用餐的时候就有注意到,有一个师兄,像平常我们夹菜,都是菜上来了,赶紧先夹新的,都是在那里盯着新的菜,或者好吃的菜,在盯着。可是我们就看到一个师兄他在吃的过程当中,他都在非常认真的打扫剩下的菜,先让长辈把新的菜夹过去,而他吃的时候,别人都吃剩的,不愿意再吃了,他都是在打扫这些饭菜。还有一个同学,我们之前在巴黎期间,在办公室工作完了之后,中午因为时间比较赶,就到楼下的餐厅去用餐。结果这个同仁他每次,一般的年轻人可能到了一个餐厅很新鲜,都忙着去夹自己想要吃的菜,可是这个年轻人,他每次都不会夹很多菜,因为他都是会考虑到有一些长辈他吃得不多,帮他夹得很多,有时候会剩下来,所以他都会在那里等着帮忙打扫、清理剩下来的这些食物。有一些年轻人也能够注重这些细节,确实也是非常之好的。

说到在巴黎用餐,有一次我们有机会到一位长者家去作客,这个长辈他本身是在教科文组织任职,是一个国家的大使。做大使或者是在像教科文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当中任职,他们非常重视国际的礼仪。当然我们追随着长辈去大使家用餐,不是只是去吃饭的,而是要去学习的。确实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通过一些细节,学到了很多的礼仪,以及他们在照顾客人,点点滴滴的细节,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当时我们去用餐,那天中午也就去得比较晚,法国人吃饭,如果大家有去过巴黎就会看到,特别是像在晚上,他们是很注重聊天的,去一个地方吃饭不只是从头吃到尾,而是在吃饭的过程当中要不断的彼此进行交流。所以往往它一顿饭时间会拉得很长,并不只是以吃饭为主,而是重视这种交流的过程。

我们去了之后,因为当时到达的时间是已经过了中午,比较晚一点,可是按照正常的礼,到了主人家里,我们首先要把礼物先送上。因为许多国际的友人都非常喜欢中国的一些传统工艺品,当时我们带了一些,师父上人有景德镇的细瓷做为礼物。你到人家家不是马上先吃饭,而是要把礼物先送上,还有送上《群书治要》的书,有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书要先送上去,这个《群书治要》是线装书,精装的本子,是非常庄严的。主人就非常欢喜,因为他们是韩国人,韩国人对于文化也是特别的重视,特别重视保存的。那时候我们送上礼物,又进行了一些交流,当然时间就更晚了。他的女主人是非常细心的,她都会提前准备一些好吃的点心,在还没有进入餐厅用餐,客人在谈话的过程当中吃一点小点心,这样就不会太饥饿。在客厅谈完话了之后,我们大家就按照顺序,长辈走在前面,晚辈走在后面,就来到大使主人家的餐厅里面。他餐厅是另外一间改装的屋子。到了餐厅我们就观察到,主人非常的细心。韩国人做事情有很多地方,因为是遵循传统、遵循文化,有很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女主人她非常细心,在我们去之前,就已经把我们一行的名单都传给她了。这一行的名单,他的名字、他的身份、谁是长辈、谁是晚辈,接待的主人首先都要搞清楚,为什么?因为在这种场合是很重视礼仪的,长辈一定要坐在主位,晚辈一定要坐在次一点的位子,位子是不能搞错的。

在这种国际的大都会、大城市里面,特别又是像教科文组织这样的国际组织里面,有许多事情,他们日常应对的都是一些外交工作,所谓“外交无小事”,接待的每一个细节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把伦理的次序弄错了,长幼尊卑次序弄错,有一些懂礼的客人他会觉得主人没有安排好,这个场合就会很尴尬。我们要去之前,他就已经把我们的名单全部都掌握到,并且当我们还没有进入餐厅,一个座位表、座位图,主人就已经事先安排好。因此我们在餐厅的门口就已经看到有一部机器,机器上面的荧幕就显示着座位图,每个客人要进去之前看一下荧幕上面的座位图,他一进去就知道他应该坐在哪个位子,次序就不会乱。当时韩国的大使他们做得就非常细致。西方人吃饭他们一般都是用长条形的桌子,跟中国人不同,中国人用的圆桌是比较多的。关于长桌跟圆桌当中,座位次序的排放、摆放也都是不同的。这点我们要是学习《常礼举要》,就可以看到比较详细的说明,徐醒民老师有做过讲解。做为长桌,主人跟客人,主宾是坐在长桌的正中间,然后再按照左右二边依次排开,坐在主宾或者是主人左右二边的,都是按照他的长幼顺序排起来、坐起来。我们会学的人,到人家家里去作客,这些小小的细节都能够学到,也非常长见识、长学问、长经验。座位表他已经排好了,我们看一眼之后,一进去每个人都坐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一点都不乱。即使人再多,他这样来安排,我们一进去之后也不会发生“哎呀,我在哪?我要坐在哪?”乱成一团,绝对不会有这种景象出现。

再来一点,现在中国人也是这样,特别是在欧洲对外国人,他们很重视礼,也特别重视家庭的观念。如果是请你到家里来用餐,这表示主人跟客人之间的关系是特别的亲密,最好的朋友、最尊贵的客人才请到家里来用餐,否则可能在外面餐厅点个餐,应付一下就可以了。能够到家里来用餐,这在外国人的礼俗当中,这是表示一种非常尊敬的表现。更为让人赞叹的是,大使家的女主人,大使的夫人,她当时是亲自下厨的,为了把韩国菜肴当中特别精美的部分呈现出来,女主人当时光是做一道菜就整整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亲自去下厨,这个菜做得非常的美味。男主人在吃饭的过程当中,也介绍他们韩国的泡菜,大家都非常爱吃,但是他说是因为在过去,韩国还比较贫穷,大家没有什么菜吃,所以都是吃泡菜,但现在生活好了,还是非常怀念这个味道。

我们在用餐的过程当中,学习西方人他们用餐的礼。一般他们的服务生,像我们那天遇到的,负责端盘子的服务生都是男生。之前曾经去非常高级的会馆用餐,我们当时是在英国英联邦管辖的地方用餐的时候,他们真正讲究的端盘子的人都是男生。在大使家用餐也是这样,是男生的waiter服务员在负责上菜。吃饭的时候,碗跟盘也都是排放得很有次序,他一道一道的上,餐具都会有所变化,包括他旁边放的筷子、叉子,也是按次序排的。我们在吃的过程当中,先拿哪个叉子,后拿哪个叉子,外国人都有讲究。譬如一般是比较长的、大的刀叉,会放在盘子的旁边,依次往外它会有不同大小的叉子跟刀叉、餐具,它是表示有上几道菜,它就会有几个餐具相互对应的。包括吃甜品用的汤匙或者是叉子也是不同的,它的型号是比较小,有时候是放在盘子的前面。在用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搞清楚,外国人的礼俗一般是怎么样的,我们懂得这些礼,在这个过程当中,一举一动也不会失礼。那顿饭确实是吃得很长见识,也很增长学问。我们也吃到非常地道的石锅拌饭,还有来自韩国的,他们从韩国海域进口了深海当中的藻类来煮汤。女主人她在准备饭菜的时候非常的用心,譬如我们在国外吃沙拉,一般沙拉是比较寒的,而她在做沙拉的时候,里面会放一点点有稍微炸过的人参,人参片放一点点,这样搭在一起,生菜吃起来就不寒,非常的可口、非常的恰当。

一个韩国人,他在接待长辈、接待尊贵的客人,当时最主要是宴请师父上人,师父上人已经是九十三岁的高龄。做为大使他去接待老人,他这种种用心的安排,让我们看了确实是非常的感动。我们做任何事情,如果也都很重视长幼尊卑的次序,而且我们把照顾老人,无论是饮食,还是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能够照顾得很细致、很周到,我们有落实《弟子规》当中的这种教诲,也有落实这种古礼,古圣先贤所传下来的礼俗。因此五伦五常,是落实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像“父子有亲,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你看长幼有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出来,当然不只是在吃饭,或者是在走路、坐座位、行走或者出门的过程当中,它是含括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五伦五常都是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做到的。

下面我们分享在古时候的非常温馨感人的故事。这也是宋朝的大家庭。宋朝的陈昉,“陈昉百犬”,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有听过。宋朝的陈昉,从他的祖父陈崇把家规、家法留传下来,他们一家人一起共同居住,有十三代人之多,十三世同居,而且他们全家上下,一同居住的男女老少有七百多人。像这种大家庭,肯定需要用的保姆、佣人一定是很多,可是他们家并没有保姆,也没有佣人;换句话说,家庭的点点滴滴都是自己要亲力亲为去做的。就如同我们之前学过的范仲淹先生的家庭,像曾国藩先生的家庭,他很重视子女的教育,而且家里的家事一定要自己的子女亲力亲为,自己去做,不要靠这些佣人、保姆来做。所以陈昉他们家里上上下下的人都和睦相处,没有一个人会讲不应该说的话。我们前面学“言语忍,忿自泯”,家庭要和睦相处,言语是特别重要的。

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们很讲求长幼尊卑的顺序,大家吃饭的时候是在厅堂里,我们可以想像七百人的大家庭,吃饭的厅堂一定是比较大的,大人是坐在厅堂里,而小朋友(没有成年的小孩)则是另外坐在别的席子上。这一家人他们吃饭,对于长幼有序方面,平常就做得非常的好。在陈昉家更有趣的是,因为家里人口众多,古时候的家庭都是会养狗,这些狗往往是用来看家的,譬如在晚上的时候,如果有什么动静,狗它首先比人耳朵还要灵敏,所以养了很多看家的狗,狗就有一百多条。更特别的是,这一百多只狗都是在同一个槽子里面吃饭,它们也很讲求规矩的,这一百多只狗只要有一只狗还没有到,所有的狗一定会等它,不会先吃。这就是家庭的家教,连动物都受到感化。邻里乡*这些邻居,也都被陈氏家族的家风所感化。那时候有一个地方官姓张,叫做张齐贤,就把这件事情奏报给朝廷、奏报给皇帝,朝廷还有地方*府,为了表彰他们家庭良好的家风、家道,于是就免除了他们的徭役。许止净先生说到:“一犬不至,群犬不食”,一百多只狗只要有一只狗没到,其他的狗都不会先开始吃。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我们看到很多的孝子,他用他至诚的孝心,感动很多*蛇猛兽,甚至于是一些小虫子、小的昆虫。万事万物之间都是能够感通的,人跟动物是属于比较近的,有时候往往是生活在一起。自然一个人在一个家庭当中,整个家族他们的风气,自然也会影响到这些动物它们日常的生活。所以在《高僧传》当中我们有看到,有的狗也有过午不食的。像“陈昉百犬”这一百多只狗,连吃饭都非常重视礼,我们可想而知,这也是在情理当中的。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像这些都是让孩子在生活当中,就培养对于长辈的恭敬之心,他这种恭敬之心会落实在他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也就是说,当孩子看到饭菜,首先就会想到他的父母、他的长辈,他一生的德行,都是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不断的提升。包括走路也是这样子,无论是行住坐卧,长辈走在前面,晚辈走在后面,这是对于培养孩子的恭敬心,从小从这些点滴当中培养,对他的一生是能够产生影响的。当一个孩子他在生活里面,他处事待人、他的应对进退都非常符合礼,日后等他长大了,他在处理一些更重要的事情,他心里就能够非常的清楚要怎么去做。

我们之前在《礼记》当中,也常常看到一句话,所谓“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在《弟子规》学习、落实当中,像“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的态度,也是在培养孩子他从小就要具有一种非常谦卑、谦虚的态度,不能傲慢,时时任何事情他心中都会有长辈,任何事情都不敢逾越他的本分、他的职责。所以傲不可长,一个人他从小要能够谦虚恭敬,绝对不能够生起傲慢心,而这种谦卑恭敬,也是在穿衣吃饭的日常生活当中培养起来的。如果一个人他傲慢心起来,他是很难受教,也很难成长的。再来是欲不可纵,所谓玩物丧志,从小就不能长养一个人他的贪心跟贪欲,所以有好吃的、好用的,先让给自己的哥哥姐姐,有好的东西首先都只是想到自己的长辈,而不是把自己摆在第一。再来志不可满,一个人志也应当要存高远。再来乐不可极,因为乐极生悲。所以孩子从小就可以培养这样的德范,长大之后自然德行的基础就会很稳固。

之前有跟大家分享过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跟他的哥哥姐姐们一起吃梨枣,他自己先选,就选了一个比较小的。人家问他说,你为什么挑小的?他说我是小朋友,年纪比较小,我按理就应当要拿小的。整个家族的人都觉得这个孩子很不寻常。一个梨子,对四岁的孩子来讲,算是比较珍贵的礼物、食物了。因为可能四岁的孩子也不太懂钱财这方面的,所以饮食对他来说,就是属于比较大的钱财了。这个时候他就能够恪守“长者先,幼者后”的一种礼节,先让自己的哥哥兄长,把大的让给他们。

我们看一个人,他一生道德学问有成就,是从小时候就能够看出源头。孔融他本身天资是非常聪明的,他幼年就特别有才气。在十岁的那年,跟着父亲到了洛阳,在洛阳有一位在朝廷任职的官员,叫做李膺,那时候很有名气,太学的人赞叹他是天下楷模李元礼。要是读书人当中能被他容纳和接见的,人们都认为是登龙门。但是到他们家去拜访的,一定要是青年才俊,或者是品德高尚的人,或者是他们家的亲戚,是这样的人他的仆人才肯去通报。孔融当时他很仰慕李膺的德行,有一天他就独自去拜访李膺,结果门房就问说,你是谁?他说我是你们家老爷的亲戚,于是门房就让他进去了。但跟李膺见面之后,他从来没见过孔融,也不知道是哪一门的亲戚,就问他说,你跟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就跟他说,我的祖先仲尼,也就是孔子仲尼先生,曾经向您的祖先伯阳,伯阳就是老子,曾经跟您的祖先伯阳先生问过礼,有师生关系,所以我和您算起来也是累世之交了。我们可以想像,李膺看到这样的年轻人,他的这种应对,应该觉得非常的有趣,想不到小小的年纪,反应这么灵敏、聪明。这也是古人从小很注重在家庭教育当中就培养、熏陶为人子弟的品德;特别像孔家,这是孔氏家族的后人,一代一代都特别恪守着孔老夫子所留传下来的家风。

之前我们在欧洲,曾经看过关于孔老夫子的纪录片,当时确实特别的感动,看的过程忍不住流下眼泪。因为在社会比较动荡的时候,当时孔氏家族他们的子孙,就抱着祖先的牌位、抱着孔老夫子的牌位渡过了海峡,来到台湾生活。所以在台湾能够找到孔老夫子后世的子孙,而且他们至今在自己的祠堂里面供奉的牌位,也是好几百年前从国内渡海运过来的,那个牌位都是孔老夫子的像,他的牌位后人都是定时的去祭祀,而且把夫子的家风一代一代的传过来。所以孔家的后人在德行、学问乃至于事业上都是特别有成就,就是因为家风都保存得特别好。

在小时候家庭里面,凡是任何事情,弟弟妹妹都要让给哥哥姐姐,当然哥哥姐姐对弟弟妹妹也是特别的爱护。而有一个孔氏家族的族人就说,小时候一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后来他体会到,这就是一种天然的人伦的秩序,长幼有序。从小在家里就被这样训练,所以他对于兄长、对于父母、对于祖先,自然恭敬之心他一辈子都不会失去。这就是孔氏家族良好的家风也在代代的承传,也在延续。我们当时看到这个纪录片,内心就感觉到特别的感动。我们只有尊重我们的祖先,尊重我们的文化,做为中国人,立足于天地之间,有一种浩然的正气,能够禀承祖先传留的文化、教诲,我们生活在天地之间,感到“三才者,天地人”,一个人的尊贵就在这当中体现出来了。

今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下一节课还继续把这句经文没有补充完成的部分,再继续来分享。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这里,谢谢大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