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岁之后,小张把育儿嫂辞退了,把六十多岁的婆婆请来和自己一起照顾孩子。
某天,小张在厨房里洗碗,婆婆突然拿着手机冲过来说要打急救电话。小张赶忙问怎么了,婆婆才说“小宝好像被卡住了。”之间客厅里小宝歪在童车上,面色发青,茶几上还放着小半袋花生。
婆婆还准备跟小张继续解释,想医院。有过护理经验的小张却连忙将孩子抱起来,把孩子放在左臂上,用左手托住下下颌,右手有节奏地拍打孩子的后背。
一分钟后,孩子哇地吐出一大摊夹杂着花生碎末的异物,而后又哇哇大哭起来。医院,进一步检查孩子的身体状况。
医院后,医生说孩子的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只不过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婆婆也很自责,站在角落里说自己老糊涂了,真不该给宝宝喂花生。
一、孩子误吞异物,医院更及时
小张采用的方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这套方法最早与年被采用,45年来已经拯救了无数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
此急救方法是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儿,假如气嘴儿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儿的异物冲出。
气道堵塞应争分夺秒地抢救,医院里至少需要半小时。所以,当孩子误吞异物时,先正确地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会更有效。
当3岁以下的孩子误吞异物导致呼吸道堵塞时,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托住孩子下颌或锁骨两侧,手臂拖住孩子的前胸,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另一只手在孩子后背处、两肩胛骨中心正下方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如果异物还没出来,可以重复上述动作。
如果孩子已经比较大了,抢救者可以站在患儿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儿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后上方拉,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无论异物是否被取出,家长都应医院就诊,确认异物是否完全排出,或者孩子的身体是否有其他状况。
二、日常如何防止意外发生?
1.家长在给宝宝选择玩具时,一定要先看一下所选玩具的适用年龄。有很多玩具是由小零件拼装而成的,而且零件是活动性的,这种就不太适合太小的宝宝。
2.尽量不要给宝宝吃如花生、坚果、硬糖等不易嚼碎的颗粒状食物,宝宝的咀嚼功能发育不完善,这些食物若不嚼碎,很容易造成食物卡入宝宝的喉咙或者食管。
3.不让宝宝单独吃带核水果,如樱桃、杨梅、荔枝等,或者体积小的水果,像葡萄、圣女果等。宝宝若整个拿起放入口中,可能来不及仔细嚼碎就滑落至气管,很容易造成窒息。
4.家长应该让孩子养成安静吃东西的习惯,在孩子吃东西时,尤其是嘴巴里有食物时,不要逗孩子哭闹或者大笑,否则很容易使食物呛入气管。
5.此外,像发卡、纽扣、纽扣电池等危险品也应该放在宝宝拿不到的地方,避免意外发生。
如果孩子误吞异物,家长千万不能自乱阵脚,一定要自己先冷静下来。此时尤其应该避免手忙脚乱地挪动或者剧烈摇晃孩子,延误救治时机或者给孩子造成二次伤害。
一旦发现宝宝吞进异物,首先要识别宝宝的状况——如果见宝宝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可判断为气道不完全阻塞;如果孩子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咳嗽与呼吸,甚至神志不清、昏迷等,可判断为气道完全阻塞。
这时候,除了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外,不妨先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争分夺秒地帮宝宝排出异物。
最后,不管异物有没有被吐出来,去医院都是一个必要过程,千万不能拿孩子的身体健康做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