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型颈椎病是一种中老年患者常见的神经脊柱脊髓疾患,与颈椎间盘的退变及脊柱的增生有关。脊髓型颈椎病常合并有颈椎椎管狭窄以及继发的硬膜囊受压,导致显著的感觉迟钝及肌无力等症状。颈椎退行性疾病是常见颈椎疾患,整体寿命延长和生活方式改变使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自年Smith和Robinson进行第一例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已经过60余年的发展,期间虽各类非融合技术蓬勃发展,但仍被公认为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金标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公认的优点是:直接减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减少轴性颈痛,同后路手术相比有更好的长期疗效。颈椎前路与后路都被认为是经典的手术方法。前路手术可直接解除引起神经压迫的前方致病因素,如突出的椎间盘和骨赘;而后路手术能扩大脊髓后方空间,直接解除了脊髓的压迫而不至破坏前方维持脊柱稳定的重要结构。
健康教育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因受四肢麻木无力及上肢疼痛等症状的影响,特别惧怕出现完全瘫痪。
护士协助医生筛选出合适病例后进行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脊髓的恢复效果主要取决于脊髓受压的时间和程度,同时脊髓的恢复还需要患者术后积极、早期的康复锻炼。
呼吸训练及气管推移训练
颈椎前路手术因全麻插管及气管牵拉等原因,呼吸功能影响较大,因此,入院后立即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气管推移训练,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术前积极给予护理干预,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呼吸训练采用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法,同时告知患者除了颈部限制活动外,其他部位均需要活动,特别指导患者进行扩胸运动、四肢的抗阻力运动。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四肢肌力及切口渗血情况
术后需要在ICU监护24小时,待生命体征平稳、四肢肌力无降低、切口无显渗血后转回普通病房。颈椎前路手术因牵拉气管、局部渗血等原因,术后4~5小时为气管水肿高峰期,也是切口内血肿发生的高峰期,容易导致喉头水肿、痉挛或气管受压,严重时导致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及引流情况,重点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增快、颈部是否有增粗、敷料渗湿速度,每小时记录1次,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及吸痰装置便于抢救,每小时记录1次四肢肌力变化。
引流管及脑脊液漏的护理干预
放置引流管期间,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同时观察切口敷料渗液情况。无引流液或24小时内引流液大于ml的患者,护士询问手术医师及查看手术记录了解术中是否存在硬脊膜损伤、有无术中出血较多、引流管放置的位置等情况。一旦发现引流物颜色变浅或为淡红色,应考虑脑脊液漏。鉴别血性引流液和脑脊液漏的方法是将深红色引流液倒在纱布上观察,存在脑脊液的血性液体不易凝固,而且被引流液浸湿的纱布干后没有被血液浸湿后变硬的现象。
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护理
由于此类疾病多为年龄较大的中老年人,多存在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加上术中全麻插管、气管牵拉、喉返神经刺激等原因,使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增多,容易诱发肺炎。护士于术前教会患者正确的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方法,术后3天内常规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每2~4小时翻身拍背1次、鼓励主动排痰,同时鼓励患者次日即下床活动、早期康复锻炼。
康复功能锻炼
患者全身麻醉清醒后即开始进行双上肢的主、被动握拳、伸掌训练和双下肢的屈髋、屈膝、踝关节功能训练,以保证负重与行走功能。患者肌力允许,术后第1天即可下床活动。床上进行四肢的主、被动活动,主要进行双下肢直腿抬高运动,以增强髂腰肌、股四头肌力量,可以扶助行器行走。
术后第3天开始颈部肌肉及灵活性锻炼,方法如下:
①将双手放在前额部,颈部向前用力、双手向后用力与头部对抗,进行肌肉等长收缩锻炼;
②双手十指交叉置于脑后,颈部向后用力、双手向前用力对抗;
③左手掌放在左颞部,呼气时头部向左用力、左手向右用力与之对抗,然后换右侧;进行颈椎前屈、后伸、侧屈功能训练,4周内不进行颈部旋转训练。做各种对抗动作时坚持5秒,所有动作重复5次为1组,每日3组。进行此项训练结合患者临床实际症状,2周内训练力量及活动度数不易太大。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继续以增加四肢及颈部肌肉力量、椎灵活性的训练为主。每个月至门诊复查X线片观察融合器的位置、椎间隙高度的变化及椎间骨融合。避免因长时间的颈部制动易导致患者的颈部僵硬及出现不适感,而采取积极、早期的康复训练可有效的减轻颈椎僵硬及疼痛感,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视频或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或参考文献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通知我,我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