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煮法是用水七碗,先煮麻*去掉两碗。如果一般药房买的麻*,他们在制的过程都已经煮过一次了,所以我们如果要完全照张仲景煮法的话,就五碗水煮到两碗水就好。
这个药几乎是个快煮的药,入到多下焦的药,它煮的时间是偏短一点的。煮成两碗,然后分两次吃,每次的药还是蛮浓的。平常如果家常要用麻杏甘石汤的话,就用科学中药,科学中药就可多可少了,看人对于麻*剂的耐受程度,因为麻杏甘石汤虽然不会让人发汗,可是它到底是有蛮高剂量的麻*方剂,所以吃了之后,还是有可能虚的。
所以在用麻*汤,或者青龙汤,或者麻杏甘石汤,都要注意吃药一次之后,会不会开始觉得自己在心悸了。如果心悸,你可以选择下一条的桂枝甘草汤,桂枝甘草汤是个直接补心阳的药物。
如果你不选择经方的话,像麻杏甘石汤还可以搭配的是生脉散,生脉散可以把元气抓在胸部不要散掉。当然补心阳的药很多,桂枝甘草汤跟生脉散是临床比较常用,比较代表的一个处理的做法。如果真的用到人整个虚掉了,那就只好用附子剂来救了。
当然用麻杏甘石汤的科学中药,都是一克两克吃起,所以情况还能够掌控,不会变得那么危险。大青龙汤有的时候你不吃那么重剂量的煎剂,它根本发不出来,可麻杏甘石汤是可以吃一点看看有没有好一点,如果有好一点再吃一点,能够轻松的调节它。
麻杏甘石汤如果主证只说“汗出而喘,无大热”,同学要用它还是会觉得辨证上有一点困难,所以我再多几个参考点给同学。
我们伸手把自己的右寸脉,平常状态的肺脉是怎么样的?如果不是气血状态比较特殊的,一般的肺脉大概都是平平的、塌塌的。也不会太有力,不会太强。
如果是标准的麻杏甘石汤证,有热气闷在那边的时候,肺脉会把到好像小馒头小气球一样,圆圆的鼓起来。所以当你听到有人在干咳,那个干咳绝不是说一定要一点痰都没有,只是它不像小青龙那样咳出来就一摊水那样的痰,麻杏甘石汤的痰可能是咳了一阵子才咳出一小坨浓一点的痰那样子。
所以如果你记得你现在的肺脉是什么样子的话,你就知道,如果你得了麻杏甘石汤证的话,你的肺脉会比现在有力,而且鼓起来,这是其中一个形态。还有一个形态就是,麻杏甘石汤证常常会伴随一点点所谓的气管发炎或者支气管发炎。
如果肺有气管支气管发炎的话,那肺脉上面会把得到它突出一条像树枝状的,像青筋一样的东西在那个脉上面。这个东西怎么出来的我也不知道,当人气管发炎的时候就把得到一条气管这样突出来,这是很奇怪的一种中医的照像技术,当气管发炎的时候就会把得到一条气管。
小青龙汤证会觉得因为肺太湿,所以好像要把那个水咳出来的冲动。可麻杏甘石汤证如果是气管支气管发炎的话,那会感觉到胸口痒得不得了要咳,就是那种气管支气管发炎要咳嗽是发痒,所以要辨证来讲不会很难。
或者你可以看看舌头,小青龙汤的舌头是比较水滑水滑的,麻杏甘石汤证的舌头,就没有那一层滑滑的黏液,相反的会比较发红,因为肺有热,所以舌头会比较红,比较暗红一点。所以这些这些辨证点加起来,我想要分辨一个麻杏甘石汤证是不太困难的。
只是麻杏甘石汤在抓主证方面是不难的,可在用起来往往会让人感觉经方的药味有一点粗。吃了麻杏甘石汤顺利的话就完全第二天都不咳了。可是不顺利的话,今天是这样一直在忍不住咳,吃了麻杏甘石汤之后,第二天觉得好了五六成了,可还是会忍不住有一点小痒,还要咳几下。所以你会觉得,有好,可是没有完全好。
我们都说修屋怕抓漏,治病怕治嗽,有的时候这个病的状态是那种很细微的地方,反而这种大开大阖的经方,打起来没有那么好打。所以麻杏甘石汤,在中医史上也帮它做了一些补强的措施。比如说麻杏甘石汤再加一味药,叫做五虎汤。
五虎汤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是加细茶,就是把茶叶弄得细细的细茶;另外一个版本是加桑白皮,就是桑树的根的部分剥下来的树皮。我通常比较习惯用的是桑白皮的版本。
桑白皮是个比较能够让肺消炎的药,当然要让肺消炎,等到我们学到麻杏甘石汤的医案的时候《温病条辨》的银翘散跟桑菊饮。但麻杏甘石汤的外挂常用的是桑白皮,因为桑白皮它能够清肺热,消肺的发炎,就是真的是那种气管炎支气管炎的那种状态的时候,有一点桑白皮会比较有用。
可经方的使用者,常常不喜欢在麻*剂里面加桑白皮,因为有一些医家说,桑白皮是一种比较寒凉镇定的药,一旦放了桑白皮,会让麻*不能够把肺中的邪气发干净,因为麻杏甘石汤它到底是个肺部有感冒的病邪在那边,所以还是需要发邪气的。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要怎么用呢?那就是用五虎汤的时候,先开始的第一天用麻杏甘石汤,可能会把他治好个五六成、七八成。如果还有继续咳,然后把到有这种气管发炎的这种脉,那你会知道说,可能麻杏甘石汤消炎的效果没那么细致,这样的话,你就在麻杏甘石汤里面加一点桑白皮再继续吃。
我家常的用法是1.5克的麻杏甘石汤加个0.4克的桑白皮,但是如果你一开始麻杏甘石汤就1.5克加0.4的桑白皮,桑白皮会把麻*的发邪气的效果压抑的很讨厌,所以就先吃麻杏甘石汤,吃了好了大半了,如果还有一点咳嗽,那你就可以考虑用五虎汤。
五虎汤用下去之后,你有可能遇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会觉得咳嗽的冲动已经不再是这个地方痒了,可是觉得肺里好像还有一点痰,而且想把它咳出来,咳不出来好难过。那这怎么办?
只有再加味,再加二陈汤,陈皮跟陈半夏是那种很能够帮助把痰滑出来的药,所以就五虎汤再加味,变成五虎二陈汤。二陈汤要加多少呢?随意,因为现在陈皮也烂,半夏也烂,所以再多也不愁,尽量吃。
除非你是自己做的好半夏,其实也不能说好半夏,因为二陈汤本来就是用时方系统的陈皮跟陈半夏。现在真的好陈皮其实不容易买到,药房很多的陈皮就是橘子皮剥一剥,放在那边晾干,第二年就卖了,那不陈的。所以二陈汤就不妨用多一点点,就是看情况了,如果你有很好的陈皮的话,可以用少一点。它能够让痰比较容易排出来。
可能同学会问,之前学小青龙汤的时候,有学到傅青主的治痰三法,什么初病之痰,已病之痰,病了很久的痰,那个时候傅青主不是在嘲笑这些医者吗?说你们不是治痰都用二陈汤吗?越治都痰越多,好像用二陈汤不太对吧?
同学要知道,那个痰是指小青龙汤证的痰,小青龙汤的那种痰是因为这个人是个水代谢不良的水*体质,他身体这里那里都是水,所以小青龙汤可以治到渗出性肋膜炎,因为这地方渗出来的水一起算它可以包。那种体质是个容易生痰的体质,当然二陈汤没有用。
可麻杏甘石汤证是出现在不容易生痰的人的体质身上,就是他痰其实很少,就是因为很少,所以干干的咳不出来。所以麻杏甘石汤的痰是那种咳很久,才好不容易咳出一小坨的那种,这种当然可以用二陈汤帮忙把它滑出来的,使用的框架不一样。
所以麻杏甘石汤,把它做成五虎汤,然后再调成五虎二陈汤,这是临床上面我们常做的一个细部调整,这样子可能会让它的药效比较好一点。这是关于气管炎的状况。
另外一个关于麻杏甘石汤证的点就是,麻杏甘石汤它能够清掉这个肺的区块的热,光是看这个方,同学就知道它是又能够去邪又能够去热的。能够清热消炎的作用,听起来不只像是伤寒领域的事情,也像是所谓温病领域的事情。所以经方的学习者就有时候会认为,其实温病派有一些重要的方剂,可以说是麻杏甘石汤的这个理论里面变化出来的。
以后麻杏甘石汤的医案就会让大家看到,《经方实验录》里的姜佐景他就说,其实温病派的银翘散,它用的药跟麻杏甘石汤用的药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辛凉甘润而已。
能发掉邪气需要辛味的药,麻杏甘石汤用的是麻*,银翘散可能用荆芥穗、浮萍、薄荷、桑叶、菊花,但是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他热,所以有凉药,那麻杏甘石汤用石膏,可能温病派用滑石,竹叶,意思也是一样,都是要凉他,消炎,降火。用药跟温病派基本上的用药理路是差别不大的,所以麻杏甘石汤也可以说是伤寒跟温病之间有点像是桥梁的一个方剂。
民国初年流行白喉的时候,恽铁樵先生带头用麻杏甘石汤。白喉是一种细菌感染造成的病,可用麻杏甘石汤在某一些情况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这某一些情况就是那种喉咙烂但不是少阴病的情况。所以从治白喉这个事情来看就知道,它其实对治细菌性的感染也有用,当然白喉是个很暧昧的存在,因为白喉那个细菌本身是不会让人生病的,必须是那个细菌感染了病*,才会有造成生病的能力。
有一个症状是温病跟伤寒会共通发生的一个症状,也是麻杏甘石汤在临床上面有机会用到的情形,就是喉咙痛。如果看张仲景的书,去看喉咙痛的话,就会发现张仲景的六经传变里面,有针对喉咙痛在处理的,好像主要都是只有在少阴篇,其它的篇章就算提到也只是带一下,没有在治疗。所以在张仲景心中的喉咙痛这件事情,好像只出现在三阴病里面的少阴病。
可我们一般感冒的时候,有些人也立刻会喉咙痛的,那这个喉咙痛是不是一定是少阴病呢?也难说,因为如果肺太热,咽喉也会发炎的,我们要怎么样判断它到底是适合用麻杏甘石汤,或者是温病派的银翘散的喉咙痛?还是属于少阴病的喉咙痛呢?
那在一开始喉咙痛的时候,同学就一定要立刻把脉,因为这两种喉咙痛的医法,互相是冲突的。你要感觉一下脉,是比你平常的脉要更加的洪滑有力,还是比你平常的脉要更加的沉细?这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先搞清楚了,才不会被自己被别人害到。
从前我还在药房的时候,药房的老板会告诉我最近在流行什么感冒之类的,温病学派有一个方子叫做银翘散,它煮法就是不要久煮,快火煮一煮,然后像茶一样每天喝很多杯。因为伤寒的病是受的是风寒之邪,所以袪邪气的药都比较偏热药、暖药,像桂枝、麻*它的作用感觉让人比较会发热,那温病因为它病*进来以后引发的细菌感染,那细菌感染是发炎,是热性的,所以在开邪气的时候,要用比较凉的药来开,所以温病派的银翘散、桑菊饮都是所谓的辛凉解表,而不是辛温解表。
用辛凉解表它的好处就是可以顺便消炎,坏处是对于驱赶邪气的力道会弱一些些,所以温病派如果吃银翘散的话就要一直吃,一天吃六次。麻杏甘石汤就一天吃两次就好,因为它里面有麻*,比较够力。但无论是用银翘散或者麻杏甘石汤都可以,就是治疗热性的喉咙痛,这两个方都会有用。
可如果你的脉是比平常更洪或者更滑更有力的,那你会知道这是个比较标准的温病的脉,它的发炎是真正的细菌发炎。那用银翘散或者是用麻杏甘石汤都对。有个同学就说其实他感冒很容易喉咙痛,吃什么桂枝汤也好,麻*汤也好,加两勺银翘散,顺便就治喉咙痛了,听起来也是蛮有道理的,所以经方做了个最大结构的正确,细部加点时方调也没关系的,所以桂枝汤、麻*汤、青龙汤随便得,喉咙有一点痛,如果确定脉是比较有力的,是真正的喉咙发炎,那加一点银翘散,一两克,效果都不错。
最近这一阵感冒,很多人都喉咙痛,银翘散大家用了都觉得很好。可是紧接着用了一段时间,我又听说有人感冒喉咙痛去给中医看,然后看到最后撑不住了,到西医那边去打点滴去了。那种状况就是他把少阴病的喉咙痛,误判成是温病的喉咙痛了;
有时候医生就是这样,少阴病的喉咙痛用这种辛凉开表的药是退不掉的,可他一帖药退不掉,就觉得一定是我开药的时候,消炎的效果不够好,所以再加龙胆草,再加板蓝根,再加什么一路往上狂加,然后那人就吃到整个虚脱了。因为少阴病本来就是一个阴寒的证,元气不足的阴寒证,太阳病都不可以用这些寒药,更何况是少阴病,所以就变得很惨。
那件事情就让我觉得,原来现在外面很多中医师看到喉咙痛,就想到发炎,想到发炎就想要消炎,想到消炎就想到那些药,银翘散、板蓝根、什么龙胆草之类的。
这就是没有注意到中国传统的典藉对于喉咙痛,有一个更主轴的概念存在,就是标准的喉咙痛是少阴病的。而太阳表证发炎的那是顺便的,比较无所谓的喉咙痛。
少阴病的喉咙痛多半是烂在西医说的扁朓腺。民国初年治白喉,虽然有很多白喉都是用麻杏甘石汤之类治好的,可是那个时候的经方使用者,虽然用麻杏甘石汤,他们通常都还记得一件事情,就是中国有一句古话“喉证忌表”,就是喉证不可以用发表的药。当然不是每一种喉证都不能用发表的药,如果是真正的这种风热,就是实热的喉证,当然用辛凉解表那是没有错的,但是传统的“喉证忌表”的思考,同学也千万不要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