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32岁女性气道只有筷子粗,麻醉医师巧用
TUhjnbcbe - 2024/9/8 18:00:00
白癜风专家研讨会 http://pf.39.net/xwdt/211127/9995794.html

年少时一次外伤,32岁蔡女士气道只剩筷子粗细,日常生活尚能勉强满足需求,可手术却遭遇狭窄气道的大难题——术中进气量不足以支撑身体所需,恐有生命危险。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耳鼻咽喉科等多科协作“极限挑战”,采用“联合麻醉”方式,解决术中呼吸难题。

家住江岸区的蔡女士今年32岁,前不久单位体检查出蔡女士患有双侧卵巢囊肿,经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复查,超声结果提示蔡女士左侧卵巢囊肿有樱桃大、右侧卵巢囊肿足有鸡蛋大小,在医生的建议下蔡女士希望能通过创伤最小的办法——腹腔镜微创治疗办法切除囊肿。

对于普通成年人来说腹腔镜下的卵巢囊肿切除手术是常规微创手术,可对于患有喉狭窄的蔡女士来说,手术风险可不小。

“我不能进行剧烈运动,爬四层楼梯就是我的极限了”,蔡女士说,小时候在家玩不小心磕伤了颈部气道,伤口愈合后瘢痕封堵了气道,多年只能通过气管切开维持正常生活。之后通过手术,勉强打通了4mm的呼吸通道,这才解决了日常生活呼吸问题,可凡事只能“慢慢来”,稍剧烈一点就容易喘不上气。

“蔡女士气道只有正常成年人4分之1粗,术中进气量不足以支撑身体所需”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刘欣副主任医师介绍,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常规的气管插管无法通过蔡女士狭窄的气道,唯有新生儿的气管插管能通过,可新生儿气管插管的进气量是远不能满足蔡女士术中身体对氧气的需求,因此,解决蔡女士术中的呼吸难题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关。

“从术中安全角度考虑,省内麻醉专家都建议先做气管切开,但对于蔡女士来说太痛苦了”刘欣副主任医师介绍,蔡女士之前经历过气管切开,过程太痛苦,一方面气管切开是有创伤的,另外气管切开后护理难度极大。对于她来说气管切开不仅要再次经历一次痛苦,术后一段时间护理也是不小的难题。想到气管切开的痛苦,蔡女士说什么也不想再次切开气道,因此特来向麻醉科钟良主任、刘欣副主任医师寻求帮助。

针对蔡女士的情况,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妇科、耳鼻咽喉科多科协作,商议出一个适合蔡女士的最优解决方案——尝试在多重气道保护预案的保障下通过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喉罩保证蔡女士术中供氧量充足和稳定,硬膜外麻醉的方式镇痛,最大限度避免气管插管的难题。在此基础上,随时做好快速苏醒的准备——术中蔡女士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苏醒,恢复自主呼吸。同时为了预防术中蔡女士出现意外情况,耳鼻咽喉科在术中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以确保蔡女士的生命安全。

11月20日,蔡女士进入手术室准备手术,麻醉科钟良主任、刘欣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通过喉罩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方式为蔡女士进行了麻醉,蔡女士平稳顺利的进入了“梦乡”,待一切准备就绪后,赵良平主任医师、刘智慧副主任医师通过腹腔镜顺利的完成了双侧卵巢囊肿的切除术。耳鼻咽喉科夏忠芳主任医师和刘欣副主任医师全程守护在蔡女士身边,直至手术结束。手术约进行1个半小时,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一觉醒来”后蔡女士不仅解决了卵巢囊肿的问题,术中也没有出现紧急情况。

11月23日,经过3天的术后康复,蔡女士恢复情况良好,为了感谢钟良主任、刘欣副主任医师的守护和帮助,蔡女士和家人特地准备了一幅锦旗,临出院前送到了麻醉科刘欣副主任医师的手中。

术后不少同行说我们‘胆子大’,为我们捏了把汗。可是这样做患者没创伤,大大降低了痛苦,在对自己的麻醉技术有底气的情况下,我们选择挑战一次。”刘欣副主任医师介绍,蔡女士是近几年遇到的“最难处理”的困难气道之一,难度仅次于早产儿和新生儿。手术虽然成功了,但是对于麻醉科医生来说,确实是冒了不小的风险。“我们是有把握的,而且也做足了准备,事实也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武汉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手术室钟良主任介绍,据麻醉相关研究表明,约70%的麻醉意外相关病例都是因为气道问题导致的。在我国困难气道发生率约为1%-5%,而这其中因口腔颌面和整形手术导致困难气道的发生率高达15%,这部分人群进行全麻手术,都可能会遇到问题。钟良提醒,麻醉医生是患者手术过程中的“生命守护者”,患者一定要绝对“坦诚”,不能有所保留。只有让医生充分了解你的基本情况,评估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才能最大限度降低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记者:罗冰通讯员:张璟祎摄影:官笑涵

编辑:王建

责编:夏天

编审:王俊

1
查看完整版本: 32岁女性气道只有筷子粗,麻醉医师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