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陈丽妃、谢树丽:肿瘤个案管理模式在鼻咽癌患者全程管理中的实践效果探讨。
《中国卫生产业》年19卷4期。
2、梁秋婷、杨丽:鼻咽癌放化疗致慢性鼻窦炎患者症状困扰分析。
《护理学杂志》年39卷2期。
3、申权、郑曲彬:血管内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
《介入放射学杂志》年33卷3期。
鼻咽癌是一种起源于鼻咽部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鼻咽顶壁及侧壁,尤其是咽隐窝区域。鼻咽癌的预后与发病年龄、性别、治疗方法及患者的性格、心理因素等有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鼻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来自安徽的38岁女子柳云霞是当地一家小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平时负责着许多额外的工作。从组织课外活动到参加教师会议,从辅导学生到与家长沟通,她的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时因为开会各种备课,她会忙到很晚才回家休息。
她的丈夫每天见她最近早出晚归,担心她累出病来,多次劝说道:“你一个小学班主任而已,又不是高中老实,每天这么劳累做什么?”然而柳云霞却觉得自己尚且年轻,长时间的繁忙不会对身体带来损伤。
然而过了不久,柳云霞渐渐地感觉到了身体上的变化。她开始觉得自己的鼻子似乎比以前更加敏感,就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里面一样,呼吸变得不那么顺畅,还会感到瘙痒。
起初,她以为这只是普通感冒的征兆,便没有放在心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并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明显了。
她开始频繁地打喷嚏,甚至在讲课的时候也会感到喉咙痛,伴有轻微的咳嗽。过了段时间柳云霞的这些症状依然没有消减。隐约感医院检查。
在医院里,经过一番详细的询问和检查,包括血常规、胸部CT、鼻腔检查检查等,发现她的鼻腔内部有轻度的炎症和充血,但没有其她明显的异常。血液检查结果也在正常范围内,除了C反应蛋白(CRP)略微升高至3.5mg/L(正常范围:3mg/L)。
医生告诉柳云霞她患上了轻微的鼻炎。
于是医生给柳云霞开具了一些缓解鼻炎的药物,并叮嘱他,服药期间适当运动并保持充足的休息。
按照医生的建议,柳云霞开始按时服药,并尽可能地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症状确实有所缓解。咳嗽和流鼻涕的情况减少了,呼吸也变得更加顺畅了。生活似乎又回到了正轨。
但近几个月来,柳云霞再次感到了鼻塞和瘙痒的症状,而且这次似乎比之前更加严重了。她开始出现间歇性的头痛和耳鸣,这让她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的病情又加重了?
带着满腹的疑问,医院。这一次,医生为她安排了一系列更为详细的检查。包括血液检查、脑部CT、腹部CT、鼻腔检查等。
血液检查结果显示:
白细胞计数(WBC)为7.5×10^9/L(正常范围:4.0-11.0×10^9/L);
红细胞计数(RBC)为4.5×10^12/L(正常范围:4.3-5.8×10^12/L);
血红蛋白(Hb)为g/L(正常范围:-g/L);
血小板计数(PLT)为×10^9/L(正常范围:-×10^9/L);以及第二次活检结果:发现恶性细胞,符合鼻咽癌特征。
得知自有鼻炎演化成鼻咽癌,柳云霞怎么也想不明白原因,就问医生:“我一年前查轻微鼻炎,之后按时吃药嗯,为什么会恶化成鼻咽癌呢?”
了解完柳云霞的工作环境以及生活作息,解释道:“鼻咽癌早期很多症状很容易被误查为鼻炎,但你的根本病因并不是误诊,而是以下4件你平时常做的事情,才加重了鼻咽癌的病情。”
剩余47%未读最低0.46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