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要是甲状腺患肿瘤需“动刀子”时,医生肯定是选颈前区就近切入处理,术后就会在颈前留下一道疤。
不过,现如今,医生竟可以让手术伤口“遁形隐身”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医生用了什么招?
今年7月份,远在苏州工作的纪女士在体检中发现脖子甲状腺上长了个半厘米大小的结节,经医院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
年轻貌美的纪女士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一想到手术要在颈部留下一道疤痕,她就感到害怕,希望寻找一种既可以切除病灶又能不留疤的方式。
她经家乡的朋友推荐,医院外三科能够开展经口甲状腺手术,在下唇和牙齿之间的沟里做切口,术后不留下任何痕迹。
田振医师介绍,经口甲状腺手术具有以下优势:
、真正做到了体表无痕
腔镜甲状腺手术精准化,切口微小化,美容效果最大化的目标,兼顾了治疗与美容效果,故称为甲状腺美容手术。
2、属于微创手术
确切地说它是在口腔前庭做切口,再建立通道。整个手术区域位于皮下,对口腔的破坏很小。口腔的切口离甲状腺手术区域很近,与其他的腔镜手术方式相比较路径最短,创伤最小。
3、从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来说,由于从上往下手术,避免了胸骨及锁骨的遮挡,中央区的清扫变得更加方便,因此在手术彻底性方面非常具有优势,已经成为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主流术式。
4、由于术后在体表不遗留任何痕迹,可以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心理康复,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纪女士,女,33岁,家住亳州市利辛县,系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月余入院。年7月07日(医院)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右侧叶结节,甲状腺癌?建议FNA。年7月7日(医院)超声引导下甲状腺右侧叶上/3段结节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年7月20日(医院)细胞学诊断:(右侧甲状腺上/3段穿刺涂片)见异型滤泡上皮细胞,结合临床,倾向甲状腺乳头状癌。建议进一步检查或术中冰冻。患者要求微创手术治疗,经门诊相关检查后拟“右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收住外三科。
年08月0医院领导大力支持和麻醉科、手术室、影像中心及病理科配合下,在外科业务院长“人才树”树冠金汉杰老师指导下,由田振、刘梦友、纪跃配合,在气静复合麻醉下,遂行无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完全腔镜下右侧甲状腺癌联合根治术(右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快速冰冻提示:右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后病理示:1.右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块长径0.7cm。喉前淋巴结(-),气管前淋巴结(+)/2,径0.3-0.5cm,气管旁淋巴结(-)0/,径0.2-0.6cm,经过外三科医护团队一个星期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
那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是什么手术方式,医院的手术动画,大家就会对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有个初步认识。
外科手术切除甲状腺腺瘤是预防甲状腺癌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开放式甲状腺手术已有00多年的历史,作为该领域的先驱者之Kocher因此获得了年度诺贝尔医学奖。然而,传统甲状腺手术的缺陷是患者颈部将留下长6-8cm的瘢痕,明显影响美观。患者术后的精神负担较重,部分患者因担心颈部手术后瘢痕影响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而延误治疗。
传统术式手术刀疤位于颈前部,十分显眼,尤其对疤痕体质的患者,会在颈部留下永久性、难看的“疤痕疙瘩”,同时由于损伤颈前浅表皮神经可导致术后颈部不适、感觉异常等。传统术式使许多爱美的女性患者望而生畏,甚至拒绝手术,进而延误病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术治疗的要求不再单纯从治愈疾病的角度考虑,疗效及美容成为甲状腺手术必须全面考虑的问题。腔镜甲状腺手术器械及技术经过20多年的改进与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手术方式,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要求,已由原先单纯地追求医学疗效,发展至目前医学疗效及美学疗效二者均需考虑兼顾的全方位术式。因此腔镜甲状腺美容切口手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青睐,尤其是美观要求高的患者。
甲状腺常规手术是开放的术式,后来内镜手术崛起,诞生了胸乳入路、腋窝入路、乳晕入路、口腔前庭入路等内镜术式。而事实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成家、就业升迁等压力增大及社交的需要,追求美观成为现代社会的趋势,患者开始全面追求术后生活质量,在彻底治愈甲状腺疾病,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开始重视手术创伤和术后美容问题,而颈部又是与外观美容密切相关的部位——东方人的体质往往容易形成疤痕,造成病人的不良记忆,影响心理、社交等,而这是手术前无法预计的。
有不少患者对于腔镜手术持有怀疑态度,担心不能把肿瘤“切干净”。其实,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手术范围与开放手术基本一致,而且,腔镜具有放大效应(8-0倍),对细微结构的显露有其特殊的优势,例如可清晰显示甲状旁腺、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
经口腔前庭腔镜甲状腺手术是近年来全新的甲状腺外科治疗思维和术式,符合经人体自然腔道的(NOTES)的“微创、美容”理念。德国Wilhelm教授于年成功实施世界第一例经口甲状腺手术,国内20年医院吴国洋教授开展国内首例经口(口底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20年月医院(医院)王存川教授报道全球首例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泰国的AngkoonAnuwong教授是目前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最多的专家,改良了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并于年在JAMASurgery上发表文章证明了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微创性及美容效果,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主流术式。国内无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手术方式由医院(医院)王圣应教授团队改良创新的术式,无需充入气体,无CO2相关并发症,方法简单易行,容易普及和推广。此项技术最大的优势在于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体表不留任何瘢痕,真正实现了对甲状腺肿瘤的微创精准化治疗。
无充气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特点和优势:、经口腔甲技术,体表无瘢痕,口腔伤口愈合好;2、在颈部建立空间,其空间范围与开放手术相似;3、无需充入CO2气体,避免高碳酸血症、皮下气肿及空气栓塞,4、术后口腔下颌部疼痛极轻甚至无疼痛;5、不切开颈阔肌,术后吞咽异物感明显低于开放手术;6、该手术具有明显的微创美容效果,而且手术不影响口腔功能;7、经过充分准备和预防后,经口甲状腺术后感染率几乎为零(与开放手术相似);8、该术式更加方便低位的淋巴结清扫,对于术前合并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这一术式比传统手术更有优势,实现了真正的完美无痕。
任何一项技术均需符合一定的规范,即手术适应症的掌握非常重要。对于肿瘤体积较大、肿瘤外侵明显、颈部淋巴结转移较多、既往有颈部手术史、对外观美容要求不高的患者,仍主张采取传统手术方式。
经口腔镜甲状腺手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患者有美容要求,如年轻女性及爱美人士,或患者强烈要求。
2、良性甲状腺疾病,原则上甲状腺肿大在Ⅲ度以下、单个结节直径在4cm以下。包括结节性甲状腺肿、Graves病、甲状腺腺瘤等。
3、低危组的分化型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要符合:肿瘤直径≤2cm;术前影像学检查B超、CT或MRI提示颈侧区未见明确淋巴结转移证据,无气管侵犯,无喉返神经侵犯。
禁忌症
、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全麻者
2、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
3、上下径超过9cm的Ⅲ度肿大甲亢
4、有明显转移恶性程度高的甲状腺癌
5、有颈部手术或放疗史
6、颈部粘连严重
术式评估:
经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ETOVA),损伤小,恢复快;体表无瘢痕,口腔伤口愈合好;正中皮下通道重要结构少,通道可扩大,取标本方便,并发症可能少且处理容易;颈部伤口受唾液和食物污染机会较低,对饮食影响小。
口腔前庭入路甲状腺腔镜手术是一个安全美容的手术,开拓了NOTES新领域,利用了自然腔道作为甲状腺手术入路,保持了皮肤的完整性,使得体表无瘢痕。该术式适用于下颌骨颏部扁平的患者,尤其是满足了多数年轻患者极高的美容需求。
甲状腺结节性增生以良性病变为主,主要包括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等,属临床常见疾病,其特点是男女都可发生,40岁以下比40岁以上者多见,中青年女性为高发人群。统计资料显示:全世界人群中甲状腺结节发生率为0%;中国上海男性人群的发生率为0.6%,女性人群的发生率为2.5%;甲状腺腺瘤癌变率为0%,4%-7%结节性甲状腺肿有恶变可能。医院接诊的甲状腺癌患者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甲状腺癌发病率30年增长3倍,发病率上尤其偏爱女性。在部分城市:如上海,杭州等已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
甲状腺癌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大类,其中乳头状癌占比在80%左右。大部分乳头状癌因为预后效果好发展缓慢也被称为“懒癌”。经过规范化的诊治大多数患者都能长期存活,分化型甲状腺癌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97.9%;甲状腺乳头状癌的0年生存率为93%,即便发生了远处转移,根治性手术联合同位素和内分泌治疗一般也能够取得尚好的治疗效果。甲状腺髓样癌较分化型甲状腺癌疗效差,未分化癌疗效最差,但临床上少见。
甲状腺是一个位于气管前、蝴蝶形的小器官,它在调控人体的许多功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甲状腺制造、储存并释放甲状腺激素入血,调节身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这些激素对维持身体的所有组织、器官正常运转非常重要。它们能使身体更有效地利用储存的能量,保持体温,保证肌肉正常工作。
同样,当甲状腺患病时,人体相应的机能就会受到影响。如甲亢患者会出现食欲亢进,体重明显减轻的症状;甲减患者出现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症状;更为严重的甲状腺癌,则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
甲状腺结节按性质可以分为良性、恶性和炎症性三大类型。其中良性结节癌变的可能性非常小,这部分人群也往往建议保守治疗,保持随访即可;对于肿块压迫气管、食管,或者有继发性甲亢,肿块进入胸骨,影响外在形象等情况时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对于少部分病理诊断为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则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免病情进一步恶化。而炎性结节,是一种由于自身免疫疾病的炎症,也称作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多数会伴随终身,根据具体甲状腺功能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甲状腺肿块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结节性甲状腺肿、再就是甲状腺瘤、桥本氏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
我们强调“三个90%”的原则,即
90%以上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
90%以上的良性甲状腺结节无需手术;
90%以上的甲状腺癌预后良好。
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哪些病人需要手术?哪些可以随访观察?是不是甲状腺癌?需不需要手术?我们先来了解不同病种的区别:
结节性甲状腺肿
发病特点:甲状腺肿大程度不一,多不对称。结节数目及大小不等,一般为多发性结节,早期也可能只有一个结节。发病年龄一般大于30岁。女性多于男性。
触摸手感:结节质软或稍硬,光滑,无触痛。有时结节境界不清,触摸甲状腺表面仅有不规则或分叶状感觉。
是否疼痛:病情进展缓慢,多数患者无症状。
可能后果:较大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可引起压迫症状,出现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等。
甲状腺瘤
发病特点:颈前正中出现肿块,多为单发,呈圆形或椭圆形,女性多见。
触摸手感:质地中等,表面光滑。
是否疼痛: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如伴有囊性变或出血,则会变硬,可有压痛。由于症状明显,患者一般都能及时就诊。
可能后果:生长较快的恶性可能性大,年龄越小的甲状腺肿块恶性可能性大。部分病人还有声音嘶哑和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桥本氏甲状腺炎
发病特点:甲状腺肿大多呈对称性,伴有锥体叶的肿大,腺体表面可呈分叶状。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约为20:。
触摸手感:质坚韧如橡皮,甲状腺功能多正常,但有的患者可伴有甲亢。
是否疼痛:早期仅表现为TPOAb阳性,没有临床症状。起病隐匿而缓慢,不易察觉。
可能后果:少数患者可有局部不适甚至疼痛,病程晚期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属于自体免疫性疾病,无特殊预防措施。
亚急性甲状腺炎
发病特点:又称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一般认为和病*感染有关。甲状腺病变范围不一,可先从一叶开始,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或始终限于一叶。发病有季节性,如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多见于中年妇女。
触摸手感:病变腺体肿大,坚硬,压痛显著。
是否疼痛:甲状腺部位的疼痛和压痛,常向颌下、耳后或颈部等处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重。
可能后果:临床变化复杂,且易复发,导致健康水平下降,但多数可以自行缓解或痊愈。
甲状腺癌
发病特点: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女性发病较多。
触摸手感: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现。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小。
是否疼痛:早期疼痛不明显,晚期伴有疼痛。
可能后果:早期肿块增长明显,还伴有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引起耳、枕、肩等处疼痛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等表现。
超声对于甲状腺肿块的诊断具有很好的提示作用,医院会对甲状腺肿块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分级(Ti-Rads分级),经验丰富的医生诊断准确性很高。
TI-RADS~5类
类
阴性恶性风险为0
2类
良性恶性风险为0
3类 可能良性恶性风险<5%
4类 可疑恶性分成以下三种亚型
4a 恶性风险是5%~10%
4b 恶性风险是10%~50%
4c 恶性风险是50%~85%
5类 高度提示恶性恶性风险85%~100%
Rads-3级基本上可以判断为良性肿瘤,如果没有压迫症状、没有影响外观,就可以定期复查,半年一次,只要没有明显变化,可以长期随访观察。
Rads4a级也多为良性,但需要怀疑存在恶性的可能,可进行B超引导下穿刺检查,或者定期三个月复查一次,如果影响外观,或者压迫气管,就需要直接手术。
Rads4b级考虑恶性可能性大,如果肿块直径大于cm,建议手术切除,术中快速病检。如果直径小于cm也可以选择暂时观察,三个月一次,如果生长明显,再行手术不迟。甲状腺癌预后好,对生命的威胁小,所以查出甲状腺结节完全不必紧张,只要经过规范化的手术、内分泌和I3治疗,80-90%是可以治愈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医学上被认为是疗效最好的癌症。
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包含四个方面
1缺碘或高碘。碘对甲状腺素的合成具有重要意义。碘摄入过高或是过低都可能会造成甲状腺功能或是结构的改变,损害人体健康。
2促甲状腺激素异常(TSH)。长期的TSH(促甲状腺激素)异常会对甲状腺产生刺激,促进甲状腺增生导致结节或是癌变发生。这些跟个体的性格、精神压力、内分泌、自我调节有很大的关系。
3放射性损害。如果经常受到放射性物质的干扰就会引起甲状腺细胞代谢发生变化,细胞核发生形变,甲状腺激素分泌下降,诱发癌变。
4遗传因素。甲状腺癌患者存在家族发病的现象,考虑可能与染色体的遗传有关系。建议有甲状腺癌医院检查是否有甲状腺癌病变。
除此之外,环境污染、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肥胖等因素也成为造成甲状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甲状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