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援引美国耳鼻喉科学会声明称,不断有证据表明,进行上呼吸道手术和检查的耳鼻喉科医师,是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之一。
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耳鼻喉科助理教授侯赛因,对自己所从事专业,感受复杂。
这一切源于上周,她接到家人的“求助电话”。
“堂姐突然闻不到气味,想了解是否应去耳鼻喉科就医。以前,她曾因感冒,出现过类似症状,但往往伴有鼻塞、流涕等。现在,她呼吸畅通,没有其他不适。但我建议其先在家自我隔离。”侯赛因在《科学美国人》发文,记录两人的交流。
她援引《美国医学会杂志》于22日发布研究称,短暂失去味觉或嗅觉,或是感染新冠病*的表现。
此前1周,《柳叶刀》也发表过关于新冠肺炎患者嗅觉和味觉异常的文章。其中指出,越来越多耳鼻喉科医生等报告,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伴有“嗅觉缺失”和“味觉障碍”。
“从症状看,耳鼻喉科或是发现新冠病*感染、尤其是症状不典型者的‘哨兵’。但我们并没有准备好。”侯赛因说。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住院医师古德曼森(右一)在进行模拟插管。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患者”身穿特质防护罩,以避免操作过程中,新冠病*通过气溶胶进行传播。/Washingto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
突然丧失嗅觉和味觉,或提示感染
多国研究和报道显示,在新冠疫情暴发地区,突然丧失嗅觉和味觉的案例屡屡发生。
“对耳鼻喉科医生而言,病*性感染患者出现味觉、嗅觉异常,在临床很多见。这主要是因为感染或致嗅神经炎症。”侯赛因解释。
但相较于其他冠状病*,新冠病*的“异常”之处在于,感染后,人们可能没有鼻窦或呼吸道症状,即没有鼻塞、流涕、打喷嚏等。
3月时,韩国大邱地区对名新冠肺炎感染者调查显示,有人的味觉或嗅觉出现异常,占整体比例15.3%。此后,韩国针对更广泛人群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30%确诊者以嗅觉缺失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则表现轻微。
3月20日,英国耳鼻喉科协会(ENTUK)发布声明称,来自韩国、中国、意大利的证据表明,相当数量的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嗅觉缺失/味觉减退。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分析40万人自主提交的数据,亦称在确诊患者中,59%者丧失嗅觉或味觉。
随后,美国耳鼻喉科学会表示,建议将嗅觉丧失和味觉障碍,列入新冠肺炎“典型症状”,添加到筛查列表中,“出现上述症状的人应考虑自我隔离,并进行核酸检测”。
首发症状在鼻腔,但症状不典型——侯赛因认为,这意味着,耳鼻喉科医生在甄别新冠病*感染方面,可能发挥着始料未及的、极重要的作用。
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院教授指出,在进行新冠病*筛查时,医护人员应佩戴面罩,降低感染风险。/TheChicagoSunTimes
眼耳鼻喉科医生感染高发
不幸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时,不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还会增加其感染风险。
侯赛因援引美国耳鼻喉科学会声明称,不断有证据表明,进行上呼吸道手术和检查的耳鼻喉科医师,是感染风险最高的人群之一。
一份欧洲医护感染新冠病*的回顾性分析显示,截至3月中旬,在意大利、希腊和伊朗等地,至少有40名耳鼻喉科医生感染。约20人需住院治疗。
英国耳鼻喉科协会3月下旬通报称,该国有两名注册耳鼻喉科医生感染,一人死亡,另一人情况危急。
美国耳鼻喉科学会分析原因指出,在耳鼻喉科接诊过程中,患者需要暴露口鼻,且大量诊疗操作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患者上呼吸道黏膜,导致患者出现咳嗽、恶心、喷嚏,进而造成飞沫、体液飞溅,形成气溶胶。这些都会增加诊疗中医生感染的风险。
在中国,截至4月4日,至少有59名医务工作者因新冠肺炎去世。其中,首例殉职者是耳鼻喉科医生梁武东。而此外,医院眼科,还有李文亮、梅仲明、朱和平医生等人,先后因病离世。
“眼科感染风险高。比如眼底检查时,医患几乎脸对脸,裂隙灯检查也就三四十厘米距离。且戴口罩时,产生的气雾会影响眼底检查的效果,增加检查难度。检查过程中,我们会和患者对话,指导其转动眼睛等。这些都会增加感染风险。”医院眼科主任魏锐利告诉医学界传媒。
目前,包括英、美、澳大利亚等多国耳鼻咽喉相关学会,及医学院校等,都发表声明,提醒相关科室的医护提高警惕,做好自我防护。
英国鼻科学会主席霍普金斯敦促耳鼻喉科医生,“不要对任何人进行非必要的内窥镜诊疗”,以免暴露于高水平的病*之下。美国耳鼻喉科学会还提醒,应重新安排门诊和择期手术。
戴面罩的医护。/AFP
临床准备仍不够充分
“并不是每种疾病都能择期。头颈部恶性肿瘤、气道阻塞、鼻窦肿瘤、颅底感染都无法安全地延期。患者必须得到及时检查和治疗。”侯赛因指出,在新冠疫情大流行下,眼、耳鼻喉科医生需要像急诊科、感染科同行那样行事。“要假定每个病人都是新冠病*感染者。”
在魏锐利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在眼科、耳鼻喉科的集中暴发,其经验、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他以眼科为例。平日里,接触最多的感染性疾病莫过于红眼病。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包括一人一器、酒精消*检查设备等。口罩多是医用外科或一次性口罩。
“总体上,眼科、耳鼻喉科医护的防感染意识较薄弱。相关科室医护和感染科等打交道也较少。”魏锐利表示,疫情来袭,如果相关科室人员对院内感染重视不够、医护防护意识不够,过度追求床位周转而忽视充分消*,科室出现集中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
他强调,防控的核心是,每一个在岗医务人员时刻牢记防护流程。
我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务人员应对新冠病*感染职业防控建议》对此有详细说明。
比如,在进行前鼻镜检查、额镜下口咽部检查时,应要求至少达到二级防护标准,即: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外科医用口罩或防护面罩、防护眼罩、工作服外加套一次性防护服或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
处理鼻出血、抽鼻腔填塞物、气道开放术后伤口换药,以及内镜操作时,应做到三级防护,即:在二级防护的基础上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
“任何一个人、一个细节的失误,都可能致满盘皆输。”魏锐利说。
医院眼科借鉴他人经验,给检查设备安装隔离层,避免飞沫传播。/受访者提供
资料来源:
1.INNAA.HUSAIN.WhyCOVID-19IsaSpecialDangertoOtolaryngologists.ScientificAmerican
2.RONICARYNRABIN.LostSenseofSmellMayBePeculiarCluetoCoronavirusInfection.TheNewYorkTimes.
3.Europe’sDoctorsRepeatErrorsMadeinWuhan,ChinaMedicsSay.Bloomberg
4.OtolaryngologistsMayContractCOVID-19DuringSurgery.ENTToday
5.GuidanceforENTsurgeonsduringtheCOVID-19pandemic.TheAustralianSocietyof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
6.杨希林,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对新型冠状病*疫情院内感染的防控策略及方法.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55(-02-09).DOI:10./cma.j.issn.-..
来源:“医学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