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内瘘狭窄问题,目前临床上可采取的策略包括开放式手术和经皮腔内血管成型术(PTA)两大类。
早先几年,PTA多是在X光数字减影成像(DSA)下开展的。DSA下PTA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对通路整体状况呈现的更充分,导丝操控更加直观等等。但X光导致的辐射问题,以及造影剂引起的并发症,还有相对高昂的成本等,多多少少限制了其技术的广泛开展。
由于血管通路相关血管相对表浅,人们发现,超声引导下进行PTA治疗完全可行。
尤其近几年以来,该技术在我国方兴未艾,有司甚至已经组织了多次全国范围的PTA视频大赛,全国各地的通路医生热情高涨,大大提高了我国通路的整体水平。
与DSA引导相比,超声引导下PTA技术有其独特的优势,包括对病变部位局部的考察更加仔细,可以实时定量评估治疗效果,以及相对低廉的成本等等,所以,在我国,超声引导下PTA技术似乎开展的要比DSA引导下更为普遍。
这种趋势在我中心也有所体现。
我们是年7月才开始开展这项技术的。经过去年一年的经验积累,在今年,年,手术例数和质量都较之以往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
今天我给大家呈现的这个病例完成于年10月19日,首先看一下患者的一般情况。
患者是62岁男性,糖尿病导致尿*症,于年开始腹膜透析。
年,因腹膜感染,转入血液透析状态。当年建立左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AVF)。
因内瘘吻合口以近头静脉狭窄,患者曾于年4月和年10月两次进行PTA治疗。
此次治疗之前的10月17日(周六),我们发现透析中血泵速无法满足要求,我们在透析后对患者进行了超声检查,发现内瘘再次狭窄,肱动脉流量仅ml/min,有再次进行治疗的适应征。
与患者约好手术时间为年10月19日,周一,不耽误患者第二天透析。
手术当天,患者如约而至,经过口头商议,患者同意全程录像。但为了保护患者隐私,我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还是对视频进行了一定的处理。
这台手术其实并不是按照预期中的设想那么顺利,当把靶病变部位扩张结束后,我们发现流量恢复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经过再次检查,术中临时增加了4mm的球囊对动脉部位进行了扩张。最终,治疗效果还是非常满意的。
与兄弟单位发的类似视频相比,我们这个视频还有个亮点便是采用了臂丛麻醉的方式,可以大大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的疼痛感觉,并在视频中全程呈现了超声引导下臂丛麻醉的操作过程,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仔细看一下。
最后要说的是,由于经验不多,水平有限,手术本身肯定还是会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希望广大观众观看后不吝提出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更好地开展工作,共同促进我国通路事业的进步。
好,请看视频。
完。
齐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