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技术
侧咽切除术后咽腔水肿及吞咽困难可导致气道受阻与吸入性肺炎,此外,经口气管插管妨碍瘤体暴露,因此术中常先行气管切开。沿颈中部皮褶做横行切口,深达皮下组织及颈阔肌下。若需行颈淋巴结清扫,切口可再行设计,使其足以到达整个颈部区域(图30.2)。若需做纵行分支切口用以更清楚地暴露颈后方,分叉处应形成3个°角且应尽量靠后,远离颈动脉。
根据手术要求翻起颈阔肌皮瓣,若需行颈淋巴结清扫,下端皮瓣需翻至锁骨水平。在颈阔肌下逐渐分离上端皮瓣,直至识别下颌下腺下缘。继续往深面分离下颌下腺,解剖、结扎并离断面静脉,其远端与颈部皮瓣一起向上方牵拉,此措施可保护面神经下颌缘支。恶性肿瘤通常需要进行不同类型的颈淋巴结清扫,将在第78章中讨论。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肩胛舌骨肌上的解剖结构将清晰可见,包括1、2、3区。Sterr对此区域的解剖结构做了详尽的论述。将胸锁乳突肌与带状肌群分离,暴露颈动脉鞘。颈动脉鞘及其内部结构可向侧方牵拉,可辨认咽下缩肌、甲状腺上极及其血管蒂(图30.3)。
将双分叉牵开器置于甲状软骨板后缘,向上方继续分离探查,辨认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动脉的起始。轻轻牵开颈动脉球及颈外动脉,暴露喉上神经,可见其在颈内动脉内侧走行。至此,可辨认完整的喉上神经血管束。舌下神经位于喉上神经头侧,在颈内动脉与颈内静脉的前方拐入下颌下三角。
原发肿瘤的分级和起源位置决定了侧咽切开的范围。口咽部病变的侧咽切开部位高于下咽部病变,侧咽切开的范围可向上延伸暴露鼻咽部,或者向下延伸暴露颈段食管。
高位侧咽切除术需要将喉上神经与舌下神经头侧牵拉;然而,喉上神经的活动度有限,骨化后活动度更小,在极少数情况下为了更充分地暴露术野,不得不将其离断。移除同侧外1/3舌骨和甲状软骨上角并离断甲状舌骨韧带,可增加软组织的活动度进入口咽前,将食指沿舌根、扁桃体窝下极与后极置入,使切口远离瘤体。食指可绷紧咽中缩肌及黏膜便于实行咽切除术,并能保证切口不穿过肿瘤(图30.4)。二腹肌后腹应向前上方牵拉,为肿瘤切除的安全边界考虑,如若必要可予切除。
下咽上部(即咽后壁)的病变需行低位侧咽切除术。在甲状软骨板后缘上方切开咽下缩肌,暴露梨状窝黏膜,在甲状软骨板内侧面将其分离。术者及助手牵张梨状窝黏膜,用锐器或电刀切开咽腔(图根治性手术后,需置入一根鼻饲胃管,并双层缝合咽侧切口。使用可吸收缝线内翻缝合黏膜(如Connell法)。单纯间断或8字缝合咽下缩肌及咽中缩肌。留置引流管,分层关闭皮肤切口。若咽侧切口无法关闭,术者需采用其他软组织重建技术,比如植皮术、带蒂瓣、微血管游离皮瓣。植皮术,供体部位并发症最小,并提供薄软组织,但其提供的组织量有限(比如,不适用于舌根重建),且在咽侧切口下缝合困难(咽侧切口联合下颌骨裂开或者其他有效径路,可使缝合变易)。带蒂瓣,如胸大肌肌皮瓣效果可靠且容易获得,主要的缺陷是受重力影响肌皮瓣下垂(缝合口张力力随之增加)以及容和计大。
用PMMF修复口咽侧壁裂隙可能形成阻挡食物进入腔的横隔,引起吞咽困难与吸入性肺炎。胸大肌筋膜移植克服了上述缺陷,当颈动脉通过舌根与侧壁的缺损暴露于咽腔时,此筋膜最宜用于修复。微血管游离皮瓣,如前臂桡侧游离皮,可提供柔软组织和适当的颈动脉覆盖,是修复咽后壁及侧壁大缺损的理想材料。但是,游离皮瓣移植需要显微外科专门技术,显著延长了手术时间,并导致更高的致病率及死亡率。目前的修复材料缺乏运动和感觉功能,因此上述所有方式均不能重建吞咽功能。
术后处理
患者转至过渡监护病房进行术后监护。床头或者向下高30°-45°可减轻伤口水肿,减少胃咽反流及呕吐的发生。其他推荐的减少胃咽反流的护理策略包括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持续经鼻胃管低负压吸引。围手术期预防性广谱抗生素在术后继续使用24小时。引流管维持80mmhg壁式吸引负压,24小时引流量小于20ML可考虑拔除。患者经气管切开面罩吸入湿润空气或氧气。频繁气切口吸痰,1日3~4次伤口护理。若无吸入性肺炎表现,通常在术后次日抽尽切套管气囊内气体。患者能够自行处理唾液及分泌物后,可拔除气切套管。一旦患者吞咽唾液,可更换较小尺寸的4号套管,堵管,并于24~72小时内拔除。拔除气切套管后患者可经口进食,此前经鼻胃管供给肠内营养。
并发症
感染与咽瘘
脓性分泌物或者发现唾液经伤口流出对于诊断感染或咽瘘十分重要,而红疹、水肿、发热在头颈部癌术后常见,不可作为诊断依据,否则将导致过度诊断及不必要的治疗。感染与咽瘘需要尽早静脉使用抗生素、保证充分引流,避免发生败血症。充分引流可能是影响术后伤口感染预后的最重要因素。引流管未拔除、引流通畅时发生感染不需要打开切口(即没有脓肿发生的情况);若引流管已拔除则需撑开切口,远离颈动脉重建引流通道。大多数咽痿经保守治疗后可自行愈合,但仍有部分咽瘘需要采用局部或带蒂瓣修复瘘口,常发生于根治性切除大部分咽腔黏膜后咽腔狭窄、创口缝合张力大的情形下。伤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有异物创面张力、营养不良、术中血供破坏过多、放疗、微血管疾病等,需牢记在心,并在进行复杂重建之前消除它们。
征稿启示如果你想把你的临床诊断,治疗经验,与更多的耳鼻喉同道交流分享,让更多的人看见你,更多的人获益,欢迎投稿给我们!医无止境,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会以另一种方式被这个世界铭记。
投稿邮箱:gujinz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