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岁的冯兵(化名),被确诊为呼吸道恶性肿瘤。医院开出的方案是手术切除,否则将堵塞气道,窒息而死。这是大多数呼吸道恶性肿瘤患者难以接受的现实:呼吸道肿瘤的切除术,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是摧毁性的。
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高宝安,历时10年练成的“粒子支架”绝活,让自己承担着巨大的职业风险,为那些深陷绝境的患者带来一线希望。
濒临窒息欣闻有通气妙招
冯兵是一名厨师。年底,他检查发现左侧支气管管腔有一个小肿瘤。在武汉通过纤支镜手术切除后,病理提示为低度恶性,武汉医生让他随访观察。
去年底,他感到呼吸困难、经常喘,医院检查,原来是那个小肿瘤复发了。大医院的医生说要打开胸部,切掉部分支气管及肺叶。
生病一年多,冯兵也成了半个专家。他知道如果真的切除肺叶,未来的生存质量就会变差,可能再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了。
40多岁的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他希望能有创伤更小的治疗方案。武汉的医生推荐他找高宝安试试。
冯兵来到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高宝安在他的气管里置入一个支架,支架上面还绑着18颗放射性粒子,三个月后取出了支架。如今,冯兵的呼吸通畅了,定期随访发现病灶也得到很好的控制。
年初疫情期间,恩施、*冈、潜江等地多位因为肺癌导致气道狭窄,呼吸困难的患者,冒着巨大的疫情风险和交通不便,医院,找到高宝安进行粒子支架置入,缓解呼吸困难,为肺癌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
兼具外科天赋的内科博士
高宝安是医院年引进的第一批博士,现任该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今年44岁。
高宝安自己说,他是一名具有外科天赋的内科男。一般的内科医生,都喜欢潜心研究病理、药理,而他却特别喜欢动手。比如气道狭窄的病人,怎么用药、怎么护理,都不如帮他扩充气管更直接有效,所以高宝安就开始琢磨在治疗中使用气管支架。
气道狭窄的空间都在6毫米以内,多数甚至在2-3毫米以内。在这么小的空间里,置入一个金属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捅伤气管会大出血、器械停留过长会引发窒息,很多内科医生都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高宝安(左二)在手术操作中
但高宝安从学医开始,就知道自己有胆大心细、手稳劲巧的特点。他一直在为使用气管支架暗暗做准备:查资料、请教专家、独自揣摩病例……
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年12月9日,他第一次顺利为患者置入气管支架,产生了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内实施了近20例气管支架置入术,手法越来越娴熟。
探索常规支架携带核弹头
到了年,高宝安一年的气管支架置入术已增加到近40例。他发现一个问题,虽然气管支架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呼吸状况,但却并不能控制恶性肿瘤生长,即俗话所说的“治标不治本”。
他在与业内专家交流时了解到,医院呼吸科专家柯明耀在支架上携带放射性粒子,可以对肿瘤起到精准的近距离放疗。
年国庆节后,高宝安邀请柯明耀为他指导支气管镜下粒子置入术。柯明耀看了高宝安的气管镜操作过程后,对他的娴熟手法大为赞赏,愿意将自己的呼吸介入技术传给高宝安。
高宝安形容说,粒子支架相当于在常规导弹上加装了核弹头,可以对气道恶性肿瘤实施精准打击。这对于那些恶性呼吸道肿瘤患者来说,是“治标又治本”的最适合治疗方案。
从年5月开始,高宝安在科室开展粒子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效果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
最开始,粒子支架是由厂家定制,就是在金属支架上绑金属粒子兜,然后将粒子放在金属兜内。这种支架的缺点是金属容易刺激患者咳嗽,粒子数量有限。
针对这些缺点,高宝安和同事将金属粒子兜改为软胶管兜,结果咳嗽好转了,粒子却容易移位……高宝安和科室同事不断摸索改进方案,将支架设计得不易移位,将粒子绑得更牢固,让整个装置刺激性变小,让粒子数量足够多。
不断突破禁区的独行勇士
随着粒子支架的不断改良,给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而高宝安面临的挑战也更大了。
改良后的粒子支架,因为结构更复杂,所以置入过程中技术要求也更高。为此,高宝安掌握了一项在业内少有人涉足的操作——硬质支气管镜。
试想一下,将一根直径约1.4厘米、长约40厘米的不锈钢管,经口腔插入到患者的气管中,然后在里面进行粒子支架置入操作。不要说硬镜,就连普通的气管插管,绝大部分内科医生都难以完成,因此很多医生难以突破这种心理障碍,不会也不愿意学习这项操作。
开展粒子支架治疗,还有一项风险容易被人忽视:那就是粒子的辐射。其实在业内,许多医护人员都对粒子辐射有忌讳,多抱着避而远之的态度。高宝安也知道,粒子辐射肯定对自身健康有一定影响。但想到这是最适合那些患者的治疗方案时,他权衡再三,依然选择了承担风险。
高宝安在支架上缝粒子
有时候,针对一些特殊的患者,高宝安还需要亲手将粒子缝到支架上去。起初,科室的医生护士看到他做这项工作,都感到难以理解。而他只是淡淡地说:“我冒一点风险,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风险,这肯定是值得的啊。”
正是因为操作难度大、风险高,高宝安的这项技术很难得到推广、传承,他只能努力在业内普及,希望有更多同行加入到探索的行列中来。
他感恩当年柯明耀教授无私传授技术,也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告诉更多的同行,惠及更多的恶性气道狭窄患者。
往期精彩回顾
生命中的至亲多是瘾君子,15岁宜昌少年却满怀感激
点*独腿老兵,山洪过后送给妻子一朵石玫瑰
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