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疾病的诊疗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content_927370.html幼儿运动系统一、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一)骨骼幼儿骨骼在形态大小、结构功能、化学成分上都处于不断变化的生长过程中。1.长骨稳速生长,骨骼富有弹性幼儿的长骨处于稳速的生长阶段,表现为幼儿身高每年增加5~7cm。骨组织中有机物含量高,骨骼弹性大、柔韧性好,但硬度小,受压力时易弯曲变形,一旦发生骨折,常表现为折而不断的“青枝骨折”。2.脊柱的生理弯曲尚未定型脊柱是人体的主要支柱,发育成熟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弯曲的形成是为了适应直立行走,起到平衡身体和缓冲震荡的作用。新生儿出生时脊柱平直,随着婴儿3个月会抬头、6个月会坐、1岁能行走等粗大动作的发育,生理弯曲相继出现。直到6~7岁,脊柱的这种自然弯曲才会被韧带所固定。幼儿脊柱的生理弯曲虽已形成但尚未固定,且椎骨之间的软骨层较厚。因此,当幼儿体位不正或长时间一侧紧张,如坐立姿势不正确、单肩负重、睡软床等容易引起脊柱的侧弯。3.骨盆尚未骨化完全骨盆是由骶骨、尾骨、髋骨及韧带共同围成的骨性腔,能有效传递重力,保护盆腔内的脏器。通常骨盆的骨化在18~25岁完成。幼儿的骨盆与成人不同,髋骨尚未骨化完全,骨骼之间连接不牢固,受外力作用容易发生移位,从而影响骨盆的形状。因此,幼儿应避免从高处向较硬的地面跳跃。4.腕骨未完全钙化新生儿腕骨都是软骨。6个月后,出现骨化中心,10岁左右,钙化中心全部出现。所以,幼儿的手部力量较弱,不能拿重物。5.足弓尚在骨化,周围韧带松弛,肌肉细弱足骨由7块跗骨、5块跖骨、14块趾骨组成。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接,形成向上突起的足弓。足弓可增加站立的稳定性,缓冲行走时产生的震荡,减轻足部疲劳。幼儿因足骨、肌肉和韧带尚未发育成熟,若长时间站立、行走,或肥胖、负重过多等,容易引起足弓塌陷或足弓变小,导致扁平足。(二)幼儿关节和韧带发育特点幼儿的关节窝较浅,关节囊韧带薄而松弛,关节周围的肌肉细弱。因此,关节的伸展性和活动范围超过成人,但牢固性较差。如果用力过猛或跌倒,容易发生关节脱臼。(三)幼儿肌肉发育特点幼儿上下肢大肌肉群的发育较早,能较好地完成行走、跑跳、甚至投掷等活动,但小肌肉群发育较晚,尚不能很好地完成精细的动作,如使用筷子、剪刀,握笔画图形等。此外,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相对较少,肌纤维细弱,肌肉柔嫩,收缩力差,容易疲劳。但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肌肉功能的恢复较快。二、幼儿运动系统的保健(一)合理组织体育活动和户外活动,促进体格生长适宜的锻炼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加快钙在骨骼中的沉积。运动对骨和肌肉组织的牵拉刺激,也有利于体格的生长。幼儿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均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经常进行跑、跳、投掷等活动,可促进大肌肉发展;而剪纸、绘画、串珠和插片等活动,可促进手部小肌肉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育。运动时要注意掌握好运动量并做好安全保护,不宜做剧烈运动和持续时间过久的运动,也不宜在坚硬的水泥地面上跑、跳。(二)端正坐立行走姿势,防止骨骼肌肉损伤养成站、立、行、阅读、书写等正确姿势,对促进幼儿体格生长、减少肌肉疲劳、防止骨骼变形有积极作用。幼儿不宜睡软床;负重不宜超过体重的1/8,不宜长时间单肩负重、手提重物;不宜长时间从事一项活动或保持固定姿势。应根据幼儿身高配置适宜的桌椅,并随着幼儿身高的增加及时调整桌椅高度。(三)合理膳食,保证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合理膳食是保证骨骼和肌肉生长的重要条件,幼儿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质、钙、磷、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素,以保证骨的钙化和肌肉的发育。(四)衣服要宽松适度幼儿不宜穿过于紧身的衣服,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鞋过小会影响足弓的正常发育。衣服、鞋宽松应适度,过于肥大会影响运动,易造成意外伤害。幼儿呼吸系统一、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一)呼吸器官的特点鼻腔短而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感染后容易因鼻黏膜充血、水肿,出现鼻塞和呼吸困难。咽鼓管粗短、平直,口咽部的病原体容易通过咳嗽、擤鼻涕等方式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同时,咽部淋巴组织发达,扁桃体容易发炎。喉部血管和淋巴结丰富,喉腔、声门狭小,容易因感染引起喉部充血、水肿,造成呼吸困难。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狭窄,黏膜血管丰富,但纤毛运动能力差,黏液分泌量不足。所以,抗病原体能力差,易感染,并引发呼吸困难。肺弹性差,肺泡数量少,血管丰富。所以,幼儿的肺含血多而含气少,气体交换能力较弱。(二)呼吸运动的特点幼儿新陈代谢旺盛,需氧量大,但是胸廓容积小,呼吸肌力量弱,呼吸时胸廓活动范围小,且肺含气量少。因此,幼儿要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幼儿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如,新生儿平均每分钟呼吸40~50次,1~3岁为25~30次,4~7岁为20~25次。此外,幼儿的胸廓呈桶状,膈肌位置高,呼吸时表现为膈肌上下移动明显,呈腹式呼吸。二、幼儿呼吸系统的保健(一)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鼻腔黏膜和鼻毛具有清洁、温暖、湿润空气、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作用。教育幼儿戒除用口呼吸、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二)戒除挖鼻孔的行为挖鼻孔可使鼻毛脱落、鼻黏膜受损、血管破裂,且易引起感染。应禁止幼儿用手挖鼻孔,一旦出现,及时纠正。(三)严防呼吸道异物避免边吃饭边说话或嬉笑,以免食物误入气管或支气管,导致气道堵塞。此外,注意防止幼儿将豆子、玻璃球、纽扣等小物件放入鼻孔,以免引起呼吸道堵塞。(四)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但呼吸功能尚未健全,因此容易缺氧。应保证幼儿活动场所空气清新,同时根据幼儿年龄和健康状况,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锻炼,促进呼吸器官发育,增加肺活量。(五)保护幼儿声带选择适合幼儿音域特点的歌曲或朗读材料,每句不要太长,每次练习时,发声时间最多在4~5分钟。鼓励幼儿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唱歌、说话,避免高声喊叫。练习发声的地点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冬季不要在室外练声,要避免幼儿在温度骤变的情况下练习发声。当咽部有炎症时,应减少发音,直到完全恢复为止。幼儿循环系统一、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一)幼儿造血及血液特点1.造血特点胚胎期和出生后的造血器官不同。胚胎期造血始于卵*囊,逐渐转移至肝、脾、胸腺、淋巴结等造血器官,最后转移至骨髓造血。出生后主要是骨髓造血,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骨髓,一般情况下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刚出生的新生儿全身骨髓均为红骨髓,均可造血;5岁后长骨中出现*骨髓,造血能力逐渐由四肢远侧呈向心性退缩。正常成人红骨髓主要见于全身扁骨、肱骨和股骨近端骨髓中。正常情况下,幼儿由骨髓造血,但遇到疾病或骨髓代偿功能不足时(如感染、溶血、贫血),肝、脾、淋巴结可恢复胚胎时期的造血功能(髓外造血),表现为肝、脾、淋巴结肿大。当病因消除后,又可恢复至单纯骨髓造血。2.血液特点幼儿的血液量和成分均有别于成人。年龄越小,血液量相对越多,但血液中水分也相对较多。幼儿血液中含凝血物质较少,表现为出血时血液凝固较慢;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小,机体抗病能力相对较差。(二)幼儿心血管系统发育特点1.心脏发育特点幼儿心脏尚处于发育中,心室壁薄,心脏收缩力差,每搏输出量少,因此不宜做时间较长或剧烈的活动。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故心率较快。随年龄增长,支配心脏的迷走神经逐渐发育,拮抗交感神经的作用加强,心率逐渐减慢。1岁以内婴儿心率平均每分钟~次;2~3岁~次;4~7岁80~次。2.血管发育特点幼儿血管的内径相对较粗,毛细血管丰富,故机体各组织、器官供血充足,保证了氧和营养物质的供给。幼儿因心脏每搏输出量少,动脉血管壁弹性好,血管内径相对较粗,因此血液流动受到的阻力小,血压偏低。年龄越小,血压越低。二、幼儿循环系统的保健(一)合理组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科学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运动功能对循环系统有积极的作用。经常运动可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脏每搏输出量增加,心率减慢。但幼儿心肌纤维细弱,过量运动则不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组织幼儿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根据幼儿年龄、体质状况,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活动强度。不宜做长时间或剧烈运动,也应避免需要憋气的活动,如拔河比赛等。第二,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后做好整理活动,尤其是比较剧烈的活动不宜突然停止,以免影响肌肉中的血液回流至心脏,而使心输出量减少、血压下降,引起暂时性脑缺血。第三,剧烈运动后不宜大量喝水,以免加重心脏负荷。如果运动中大量出汗,可以喝少量淡盐水,以补充流失的水和无机盐。第四,多在阳光下活动。在日光照射下,周围血管扩张,循环加快,也增加了幼儿皮肤维生素D的合成。(二)要注意预防缺铁性贫血幼儿因生长发育快、铁的吸收率低,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因此,日常饮食中注意多吃含铁丰富、易吸收的食品,如动物血、肝、瘦肉、蛋*等,同时注意纠正幼儿挑食的饮食行为。(三)预防动脉硬化始于幼儿预防动脉硬化应从幼年开始,使幼儿形成有利于健康的饮食习惯。幼儿膳食应控制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同时宜少盐,口味宜“淡”。幼儿消化系统一、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1.乳牙和恒牙正在更替人一生有两副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通常在出生后6~8个月开始萌出,2~3岁出齐,共20颗。6岁后乳牙开始脱落并长出恒牙,恒牙共32颗,其中20颗与乳牙更替,还有12颗磨牙从乳牙后方生出。第一恒磨牙在6岁左右萌出,又叫六龄齿;12~14岁第二恒磨牙萌出;17岁后第三恒磨牙(智齿)萌出,有部分人智齿终生不萌出或萌出不全。新生儿出生时乳牙已骨化,牙胚隐藏在颌骨中被牙龈所覆盖。恒牙的牙胚在乳牙之下,恒牙的骨化从新生儿期开始,故婴幼儿阶段的营养对恒牙的坚固有很大影响。幼儿乳牙的牙釉质较薄,牙骨质密度低,牙髓腔较大,容易被酸腐蚀而患龋齿。六龄齿是恒牙龋病的高发牙,应重点保护。2.消化道的消化能力弱,而吸收能力相对较强幼儿食道短而窄、管壁弹性差;胃壁肌层较薄、收缩力差。因此,对食物的机械性消化能力弱。同时各消化腺发育不完善,肝脏分泌胆汁量少且胆盐浓度低,对脂肪的消化能力弱;胰腺实体细胞少且分化不全,分泌的胰液量少,故消化脂肪、蛋白质的能力较弱;胃液中消化酶含量较成人低,因此对食物的化学性消化能力亦弱。但幼儿小肠相对较长,小肠管径宽,肠壁绒毛数几乎与成人相等,此外小肠壁通透性好,黏膜上血管、淋巴管丰富,因此小肠的吸收能力强。3.肠在腹腔内的固定性差幼儿肠系膜发育不完善,肠在腹腔内固定性差。如果坐便或蹲的时间过长易出现脱肛,如果腹部受凉、饮食不当、腹泻,可使肠蠕动加强并失去正常节律,易诱发肠套叠。二、幼儿消化系统的保健1.保持口腔卫生,爱护牙齿乳牙是咀嚼的工具,乳牙的咀嚼有助于幼儿颌面部发育和恒牙生长。因此,应鼓励幼儿进食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粗粮等。养成每天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此外,每年要定期检查口腔,发现龋齿及时修补,防止乳牙过早缺失,对六龄齿也应及时进行窝沟封闭。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尽早开始定时排便训练,养成每天在固定时间排便的习惯,防止因沉溺于玩耍而使便意被抑制,出现大便干燥、便秘等情况。经常参加户外活动,多吃蔬菜、水果,可预防便秘。3.合理安排膳食,养成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幼儿消化能力弱,细嚼慢咽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减轻胃部负担,并可促进面部肌肉发育。因此,应培养幼儿细嚼慢咽的进食习惯。幼儿胃容量小、消化能力弱,应注意少吃多餐,以避免一次进食量过多而出现消化不良。此外,幼儿的零食要适当控制,特别是少吃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零食,且在餐前一小时内不吃零食。幼儿泌尿系统一、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一)肾脏幼儿肾脏尚未发育成熟,肾小球过滤率低,尿液浓缩能力差;肾小管短,重吸收和排泄功能差。年龄越小,上述发育特点越明显,表现为尿量越多。(二)输尿管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肌肉弹性差,容易扩张及扭曲,产生尿梗阻,诱发感染。(三)膀胱幼儿新陈代谢旺盛,肾脏尿液浓缩和重吸收能力差,尿总量较多;而膀胱容量小,膀胱壁弹性组织不发达,储尿能力差。因此,幼儿年龄越小,每天排尿次数越多。如1岁婴儿每天排尿15~16次,2~3岁每天10次左右,4~7岁每天6~7次。排尿是神经反射过程,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自主控制排尿能力差,时常会出现遗尿。(四)尿道幼儿尿道较短、尿道黏膜柔嫩易损伤,尤其是女孩,尿道更短,且尿道外口接近肛门。若不注意保持外阴部清洁易发生尿道感染,感染后,细菌可经尿道上行引起膀胱炎、肾盂肾炎等。二、幼儿泌尿系统的保健(一)保证适量饮水,养成及时排尿的习惯适量饮水和及时排尿,不但可满足机体代谢需要,也可通过排尿起到清洁尿道、减少尿路感染的作用,应尽早培养婴儿定时排尿的习惯。但也不宜频繁提醒幼儿排尿,以免影响膀胱正常储尿功能的发育,通常可在活动前或睡觉前提醒幼儿排尿并养成习惯。(二)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道感染养成每晚睡前清洗外阴的习惯;注意使用专用的毛巾、盆,不用洗脚水洗外阴,毛巾经常消*。1岁后幼儿活动自如,不宜再穿开裆裤,教育幼儿不要坐在地上玩。教会幼儿大小便后用干净卫生纸从前向后擦拭,以免粪便中的细菌污染尿道。幼儿园的厕所、便盆每天应消*。(三)观察尿液颜色正常的尿液呈淡*色,当身体器官出现问题时,尿液会发生变化。若观察到尿液颜色、气味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某些药物、食物也可引起尿液颜色、气味的变化,此时可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幼儿生殖系统一、幼儿生殖系统的特点幼儿生殖系统发育十分缓慢,呈现幼稚状态。至青春期,内外生殖器官才迅速发育成熟。睾丸产生的雄激素、卵巢产生的雌激素促使生殖系统的发育和成熟。男孩性发育的第一信号是睾丸增大,睾丸增大伴随着阴囊的增大及阴囊皮肤变红、变薄、起皱纹。女孩性发育最早可见的是乳房发育,乳房发育的最初表现是乳头出现硬结,乳头及乳晕稍增大。女孩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称为性早熟。二、幼儿生殖系统的保健1.保持外生殖器清洁养成每天洗澡或清洗外阴部的习惯,女孩注意从前向后清洗、最后清洗肛门。学龄前男孩一般包皮包住龟头,包皮口狭窄,尿中沉积物易在包皮内形成包皮垢,刺激龟头或引发感染。应注意小便后或洗澡后及时擦干。2.着装宽松适度幼儿宜选择纯棉的内衣裤,且宽松适度。男孩尤应避免穿紧身裤,特别是高温季节,以免局部高温影响睾丸发育。内衣裤应勤换洗,且用专盆清洗。3.避免生殖器外伤男童最常见的外生殖器损伤是包皮被拉链夹伤,一旦发生,应注意不能盲目地拉拉链,而必须马上将裤子剪破。为预防此类包皮损伤,应注意不给小年龄男孩穿拉链裤子。此外,也应避免骑跨类活动,以免造成阴囊、阴茎的挫伤。4.注意观察幼儿性发育的早期征兆幼儿青春发育尚未启动,若出现性发育的体征,应警惕性早熟倾向,尽早就医。大多数女孩性发育的最早表现是乳房发育,也有10%~16%首先表现为阴毛发育。在体表特征上,可先后出现乳头下有硬节、肿痛;乳晕增大、着色,乳房圆丘形隆起;大阴唇、腋窝着色和出现浅色较细的长毛。同时阴道分泌物增多,内裤上可见少许分泌物,出现阴部疼痒等。男孩性发育的最早表现为睾丸增大,并伴随着阴囊的变化;随后可依次出现阴茎增大,阴部出现浅色较细的长毛,上唇出现胡须以及喉结等。幼儿内分泌系统一、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一)生长激素与幼儿体格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具有促蛋白质合成、促软骨和骨生长、降低糖利用速度、加强脂肪利用等重要功能,可直接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速度。目前,生长激素在各个发育时期的分泌量尚不清楚,一般认为青春期的分泌量较幼儿和成人高。另外,一天中的分泌量也不均匀,夜间分泌多于白天,且与睡眠深度有关。因此,幼儿有规律的充足睡眠是保证生长激素正常分泌、促使生长潜力充分发挥的重要条件。幼儿时期若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则生长迟缓、身材矮小(但身体各部分比例匀称),甚至患侏儒症。反之,幼儿时期如脑垂体功能亢进,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则生长速度过快,身材过高,甚至患巨人症。(二)甲状腺素与幼儿体格和智力发育甲状腺合成的甲状腺素,不仅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骨骼生长发育,而且对神经系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所必需的原料。缺碘对胎儿、幼儿和青少年的体格和智力发育都有影响。孕期母体缺碘会造成胎儿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进而严重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可导致宫内发育停滞、流产、畸形。出生后则表现为智力障碍、耳聋、体格发育迟缓、神经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上称为呆小症。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幼儿,如果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表现为身材矮小、骨龄落后、智力低下、青春发育延迟等。碘化食盐是预防碘缺乏性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措施,也可通过食用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来增加碘的摄入。二、幼儿内分泌系统的保健(一)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组织好幼儿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得踏实。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安排一日的生活制度,劳逸结合,能有效促进幼儿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发育。(二)安排科学合理的膳食合理的营养,能促进幼儿内分泌腺功能的提高,碘化食盐是预防碘缺乏性甲状腺疾病的有效措施。(三)不乱服营养品,防止性早熟有些幼儿营养品的成分并不十分明确,有的虽然只含微量激素,但若长期服用也可能在体内累积,引发幼儿“性早熟”。幼儿皮肤一、幼儿皮肤的特点(1)保护功能差:幼儿皮肤细嫩,表皮角质层薄、皮下脂肪少、皮脂分泌不足。因此,幼儿皮肤保护功能差,对外界的摩擦、冲击、紫外线辐射、细菌侵蚀等的抵抗力较成人弱。(2)调节体温能力差幼儿皮肤中的毛细血管丰富,流经皮肤的血流量相对较多,散热快;皮肤表面积相对比成人大,因而散热多;皮下脂肪少,保温作用差;神经系统对血管遇热、遇冷的舒缩调节也不够稳定。因此,幼儿往往不能很好地适应外界环境温度的突然变化,易着凉或受热。(3)吸收力和渗透力强幼儿皮肤的角质层薄,血管丰富,通透性强,有些物质如有机农药、苯、酒精等可经皮肤被吸收,引起中*;化妆品或某些外用药物,若使用不当,也可使皮肤受到伤害。二、幼儿皮肤的保健(1)保持皮肤清洁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屑、汗液、皮脂是细菌繁殖的温床,集聚过多会堵塞毛孔,影响皮肤正常代谢。因此应养成幼儿常洗澡、勤换内衣、勤剪指甲的个人清洁卫生习惯。(2)提高皮肤的适应力充分利用自然界的日光、空气和水,增强幼儿耐寒、耐热和抗病能力。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应经常组织幼儿到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沐浴。冷空气刺激可使皮肤的血管收缩;反之,当环境温度升高,皮肤血管随之舒张。经常接受冷热刺激,能改善幼儿皮肤的血液循环,提高皮肤对冷热刺激反应的敏感度及对体温的调节作用。因此不宜让幼儿穿得过多、捂得过严。(3)避免皮肤损伤,在幼儿可触及之处,禁止放置炉子、开水、热汤等,以免烫伤。皮肤用药应注意药物的浓度和剂量,需与幼儿年龄或体重相匹配。此外,幼儿活泼好动,易出现皮肤擦伤、划伤等,若不及时处理易引起感染化脓。因此,一旦出现皮肤损伤应尽快做消*处理。幼儿神经系统一、幼儿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幼儿脑发育迅速,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脑重量增加0~3岁幼儿脑发育主要表现为脑细胞迅速分裂增殖,脑重量增加。新生儿出生时平均脑重g,占出生体重的10%~12%;3岁增至0g,约为成人的80%;6岁增至g,接近成人脑重的90%。2.神经纤维的髓鞘化3岁后幼儿脑发育主要表现为脑细胞体积增大、神经纤维突触连接增多以及神经纤维髓鞘化。髓鞘化指神经元、神经纤维被一层蜡质的磷脂所包裹,可使神经传导速度快而准确,是脑细胞成熟的重要指标。幼儿到6岁左右,大脑半球神经传导通路完成髓鞘化,对刺激的反应日益迅速准确,条件反射的形成日益稳定。3.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均衡幼儿脑细胞尚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神经纤维的髓鞘化尚未完成,神经活动以兴奋过程占优势,但兴奋持续时间短、易泛化,表现为幼儿易激动、自控力差,注意力不集中且难持久,易被新异刺激转移注意力。二、幼儿神经系统的保健1.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新鲜的空气,保证大脑发育幼儿脑组织代谢活跃,耗氧量相对大,对缺氧的耐受性差。因此,对各种营养素(尤其是蛋白质、磷脂)、能量和氧的需求量较成人相对多。应为幼儿提供热量充足、优质蛋白丰富的膳食以及空气清新的环境,为幼儿大脑发育奠定物质基础,并提高大脑工作能力。此外,幼儿的肝糖原储备少,血糖水平对食物的依赖性强,一旦饥饿易造成低血糖,可使脑功能发生紊乱,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烦躁、头晕等症状。因此,幼儿每餐应摄入一定量的碳水化合物。2.劳逸结合,科学安排保教活动幼儿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占优势且易于扩散,表现为对事物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在保教活动中,应注意为幼儿选择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动静交替、每项活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此外,幼儿神经细胞能量储备少,易因过度兴奋出现疲劳,但其新陈代谢旺盛,疲劳也易消除。在保教活动中应注意及时组织休息,防止过度疲劳。3.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睡眠可使大脑皮质和皮质下中枢进入保护性抑制状态,夜间睡眠还可保证生长激素的正常分泌。合理安排作息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幼儿生长发育的必要条件。幼儿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越长。眼一、幼儿眼的特点眼是胚胎最早发育的器官之一,具有发育早、生长快、变化大的特点。1.眼球生长特点新生儿出生时,眼球的结构已经形成,但尚未发育完善;0~3岁是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主要完成眼的结构发育;4~13岁是视觉发育的敏感期,基本完成眼的功能发育。幼儿眼球发育是由小变大,由扁球形逐步发育为正球形的过程。新生儿出生时眼轴(前后径)短,平均为18.7mrn,眼球呈扁球形;3岁前眼轴快速生长,至3岁时眼轴为22.5~23.2mm,其后眼轴增长缓慢,在14~15岁基本长至成人水平,眼球也渐呈正球形。在眼轴发育的同时,其他眼球结构也在发育。出生后第1年晶状体快速生长并逐渐变为扁平;2岁角膜可达成人大小;7岁时睫状体基本发育完全。幼儿的眼球具有眼轴相对较短,晶状体弹性较大的特点。在视觉功能上表现为生理性远视和屈光调节能力强的特点,因此正常幼儿远视力低于5.0,但可以看清近处细小物体。2.视觉发育特点视觉是各种感觉中最丰富多彩的能力,视觉功能不仅包括视力也包括视知觉,如感知物体形状大小、色泽、明暗等特征的颜色知觉、图案知觉、深度知觉、空间知觉等。婴幼儿视觉相对其他感觉,成熟最晚、发展最慢。新生儿一出生就具有视力,但只能看到光和影;4~7个月颜色视觉发育完成,此时色彩鲜艳的玩具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6~8个月已具有深度视觉和空间视觉,与婴儿粗大动作的发育相辅相成;1~1.5岁眼的集合功能进一步发展,能跟随目标由远及近;9岁时立体视觉发育完善。与此同时,幼儿视力也逐步提高,正常l岁婴儿视力仅为4.3(0.2),2岁可达4.6~4.7(0.4~0.5),3~5岁逐渐增至4.9(0.8),9~10岁达到成人的5.0水平。二、幼儿眼的保健1.提供各种视觉刺激,促进幼儿视觉发育幼儿还处于视觉发育的敏感期,运用色彩鲜艳、画面清晰的玩具、教具,为幼儿提供各种视觉刺激;同时提供可自由探索的空间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视觉发展。2.培养良好的用眼习惯,保护幼儿视力幼儿眼睛尚处于发育阶段,而目前的教育生活环境又使幼儿有更多的看书、看屏幕、画画等近距离用眼活动,因此应注意从一开始就培养幼儿良好的用眼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限制幼儿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看电视、玩电脑、玩游戏机,每次以20分钟为宜,一般不应超过30分钟。(2)注意纠正幼儿近距离用眼的距离。幼儿晶状体弹性好,眼屈光调节能力强,即使书放得很近也能看清;但经常性地近距离用眼,容易导致睫状肌疲劳、痉挛,诱发近视。通常幼儿看书、看平板电脑的距离以1尺(33cm)为宜;看台式电脑、手提电脑以50cm为宜;看电视以3~4m为宜,且电视屏幕越大需要的距离越远。(3)经常让幼儿向远处眺望。引导幼儿努力看清远处的目标,以使眼部肌肉放松。(4)经常带幼儿到户外活动。白天自然光下的活动,不仅能增强幼儿的体质,也有利于幼儿视觉器官和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3.保证良好的用眼环境幼儿的活动室应光线充足、柔和,避免在强光或暗影下读书、画画;幼儿使用的桌椅应按身高配置;为幼儿选配图书除应注意颜色鲜艳、图案清晰外,还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