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赣南医学院普通专升本考试大纲
TUhjnbcbe - 2021/2/25 10:23:00
赣南医学院普通专升本考试大纲

赣南医学院普通专升本考试《英语》科目考试大纲

一、考试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报考赣南医学院专升本的考生。

二、考试性质

本考试的目的是考核考生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

用英语处理有关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其性质是英语水平考试。

三、考试方法和时间

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20分钟。试卷满分为00分。

四、考试题型、分值及测试技能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ListeningComprehension)

本部分0题,分值20分,题型为四选一选择题。

测试考生理解所听对话、会话和简单短文的能力。听力材料的语速为每分钟20词。对话、会话和短文以日常生活和实用的交际性内容为主。

第二部分:词汇语法(VocabularyandStructure)

本部分0题,分值0分,题型为四选一选择题。

测试考生词汇量、语法知识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ReadingComprehension)

本部分5题,分值30分,题型为四选一选择题和选词填空题。

测试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从书面文字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包括)了解语篇和段落的主旨和大意;2)掌握语篇中的事实和主要情节;3)理解语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4)对句子和段落进行推理;5)了解作者的目的、态度和观点;6)根据上下文正确理解生词的意思;7)了解语篇的结论;8)进行信息转换。总阅读量约,词。测试的文字材料包括一般性阅读材料(文化、社会、常识、科普、经贸、人物等)和应用性文字,不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性材料,其内容能为各专业学生所理解。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第四部分:翻译------汉译英(Translation---ChinesetoEnglish)

本部分5题,分值0分,题型为短中句翻译,句长为5字左右。

测试考生准确地将汉语翻译成英语的能力。译文须符合英语的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用词准确。

第五部分:写作(Writing)

本部分题,分值为30分。题型为短文写作,考生根据规定的题目和所提供的提纲、情景、图片或图表等,写出一篇20词左右的短文。

测试考生)思想表达能力,包括a.表达中心思想;b.表达重要或特定信息;c.表达观点、态度等;

2)篇章组织能力,包括a.围绕所给的题目叙述、议论或描述,突出重点;b.连贯地组句成段、组段成篇;

3)语言运用能力,包括a.运用恰当的词汇;b.运用正确的语法;c.运用合适的句子结构;d.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e.运用衔接手段表达句间关系(如比较、原因、结果、程度、目的等);

4)运用正确的写作格式能力,如书信、通知等。

五、测试项目、题号、测试内容、题型及分值分配表

序号

测试项目

题号

测试内容

题型

分值百分比

听力理解

-0

对话、会话、短文

四选一选择题

20%

2

词汇、语法

-20

词汇、语法

四选一选择题

0%

3

阅读理解

2-35

语篇

四选一选择题、选词填空题

30%

4

翻译

36-40

短中句翻译

汉译英

0%

5

写作

4

短文写作

短文写作

30%

六、试卷题型比例

客观题约60%;主观题约40%

七、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30%;中等难度题约50%;较难题约20%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电工学》复习大纲

一、总体要求

电工学考试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其中电路分析80分,模拟电子技术0分,数字电子技术0分,总分00分。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直流电路

了解电路模型;掌握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及设定;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理解一致、非一致参考方向与欧姆定律正负号的关系;掌握电源三种状态的特点,理解理想电流源、电压源的特点,掌握电源与负载的判别方法,了解额定值及实际值的意义、受控电源的定义和特点;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理解电位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公式;理解星三角等效变换公式;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求解电路的方法;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熟练掌握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计算电路;熟悉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置换定理的应用。

2、暂态分析

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

3、交流电路

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区分正弦量与相量、最大值与有效值、频率与角频率、超前与滞后的概念;熟练掌握正弦量的几种表示方法;理解单一参数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熟练掌握各种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相量式;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计算,熟练运用相量图解题;掌握复阻抗计算;理解串、并谐振的概念;理解交流电流的频率特性;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计算。

理解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三相功率的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概念。

4、模拟电子技术

了解半导体的特性、PN结的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及其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理解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掌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了解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原理、负反馈的类型。掌握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

5、数字电子技术

理解数字系统中常用的编码、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触发器的分类;掌握二、八、十、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逻辑函数的化简;掌握常用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三、参考教材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下册),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路基础》,林知秋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电工学》复习大纲

一、总体要求

电工学考试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其中电路分析80分,模拟电子技术0分,数字电子技术0分,总分00分。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0分钟。

二、考试范围及要求

、直流电路

了解电路模型;掌握电压和电流参考方向的意义及设定;熟练掌握欧姆定律,理解一致、非一致参考方向与欧姆定律正负号的关系;掌握电源三种状态的特点,理解理想电流源、电压源的特点,掌握电源与负载的判别方法,了解额定值及实际值的意义、受控电源的定义和特点;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理解电位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

熟练掌握电阻串并联等效变换、串联分压与并联分流公式;理解星三角等效变换公式;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求解电路的方法;熟练运用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熟练掌握用叠加原理和戴维宁定理分析计算电路;熟悉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置换定理的应用。

2、暂态分析

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

3、交流电路

理解正弦量的三要素,区分正弦量与相量、最大值与有效值、频率与角频率、超前与滞后的概念;熟练掌握正弦量的几种表示方法;理解单一参数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关系及功率关系;熟练掌握各种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相量式;掌握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计算,熟练运用相量图解题;掌握复阻抗计算;理解串、并谐振的概念;理解交流电流的频率特性;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并熟练掌握并联电容提高功率因数的计算。

理解三相电源、三相负载的联接。掌握对称三相电路、三相功率的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负载的概念。

4、模拟电子技术

了解半导体的特性、PN结的单向导电性。掌握二极管、三极管及其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静态工作点的估算。理解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掌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及输出电阻的计算。了解差动放大电路抑制零漂的原理、负反馈的类型。掌握半波、桥式整流电路的原理。

5、数字电子技术

理解数字系统中常用的编码、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触发器的分类;掌握二、八、十、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逻辑函数的化简;掌握常用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三、参考教材

.《电工学》(第七版,上册、下册),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路基础》,林知秋主编,江西高校出版社。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管理学基础》复习大纲

第一章管理概述

一、管理的内涵

二、管理的性质

三、管理的过程

四、管理的价值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管理实践及管理思想

二、古典管理理论

三、行为科学理论

四、西方现代管理理论

第三章管理基本原理

一、系统原理

二、整分合原理

三、封闭原理

四、人本原理

五、能级原理

六、动力原理

七、动态原理

八、反馈原理

九、弹性原理

十、效益原理

第四章管理与社会

一、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五章预测与决策

一、预测、决策的概念、程序和方法

二、预测、决策的作用、原则

第六章计划

一、计划的类型

二、计划的编制

三、计划的编制方法

第七章目标与目标管理

一、目标管理的概念

二、目标管理的特点

三、目标管理的过程

四、目标管理在我国的应用

第八章组织

一、组织工作的原则

二、组织结构的设计

第九章组织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特征、要素,组织文化的作用,

二、文化的建立与维系方法;

三、化的层次、类型,塑造组织文化的途径,

四、文化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第十章团队与团队管理

一、团队的类型

二、团队建设

第十一章领导

一、领导方式与领导理论

二、领导者素质与领导班子结构

三、领导艺术

第十二章激励

一、激励的含义、基本模式

二、常用激励理论;

第十三章管理沟通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和技巧

第十四章控制

一、控制的基本步骤

二、有效控制的基本原则

三、常用的控制方法

第十五章质量与质量控制

一、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

二、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

第十六章管理绩效及其控制

一、管理绩效及其构成

二、管理绩效的控制与提升

第十七章学习型组织

一、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学习型组织的内容

二、学习型组织的创建过程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护理学基础》复习大纲

一、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

.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2.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3.护理专业。

4.护士角色及素质。

二、健康与疾病

.健康与健康促进。

2.疾病与预防保健。

3.医疗卫生保健*策与体系

三、需要与关怀

.人类基本需要的基本概念。

2.需要的相关理论及模式。

3.需要与护理

四、生命历程中的身心发展

.成长与发展概述。

2.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3.认知和道德发展理论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五、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

.概述。

2.压力的相关学说及理论。

3.压力的适应

4.压力的预防及管理。

5.压力与护理

六、护理程序

.概述。

2.护理评估。

3.护理诊断。

4.护理计划。

5.护理实施。

6.护理评价。

七、护理理论与模式

.奥瑞姆的自理理论。

2.罗伊的适应模式。

3.纽曼的系统模式。

八、科学思维方法与临床护理决策

.护理评判性思维。

2.临床护理决策。

3.循证护理。

九、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概述。

2.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与模式。

3.健康教育的程序及方法

十、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

.法律概述。

2.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医疗卫生法规。

3.护理法。

4.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

十一、环境

.环境的概念及分类、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2.医院环境的特性与要求、调控与控制。

十二、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

2.清洁、消*、灭菌。

3.手卫生。

4.无菌技术。

5.隔离技术。

十三、入院和出院护理

.入院程序、患者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分级护理、患者床单位的准备。

2.出院方式、出院护理。

3.运送患者的技术。

4.病人的卧位基本要求、分类;常用卧位以及变换卧位法。

5.人体力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十四、患者的安全与护士的职业防护

.患者的安全。

2.护士的职业防护。

十五、患者的清洁卫生

.口腔的评估及清洁护理。

2.皮肤的评估及清洁护理。

3.头发的评估及清洁护理。

4.会阴部的评估及清洁护理。

5.晨晚间护理。

十六、休息与活动

.休息的意义、休息的形式与条件、睡眠的生理、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睡眠失调、

患者睡眠的评估、满足患者睡眠的需要。

2.活动的意义、活动受限的原因、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患者活动的评估、满足患者活动的需要、关节运动范围练习。

十七、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的要求和管理。

2.医疗和护理文件书写。

十八、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体温的生理调节与变化、评估与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

2.呼吸的生理调节与变化、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3.脉搏的生理调节与变化、评估与体温异常患者的护理。

4.血压的生理调节与变化、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十九、冷热疗法

.冷热疗法概念、效应、影响因素。

2.冷热疗法的应用。

二十、饮食与营养

.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2.医院饮食:基本饮食、治疗饮食、试验饮食。

3.营养状况的评估、患者的饮食护理。

4.特殊饮食护理:管喂饮食、要素饮食、肠外营养。

二十一、排泄

.排便的护理:与排便有关的解剖生理、排便的评估、排便异常患者的护理、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

2.排尿的护理:与排尿有关的解剖生理、排尿的评估、排尿异常患者的护理、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

二十二、给药

.给药的基本知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给药原则、给药的护理评估、病区药品管理。

2.口服给药术。

3.注射术:注射原则、注射用物、药物吸取术、常用注射术。

4.其他给药术:雾化吸入术、舌下给药术、滴入术、栓剂给药术、皮肤给药术。

5.药物过敏反应特点、青霉素过敏试验、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试验、破伤风抗*素过敏试验、碘过敏试验、链霉素过敏试验。

二十三、静脉输液和输血

.静脉输液:目的、常用溶液、临床补液原则、输液部位、常用静脉输液术、输液速度与时间计算、输液故障及处理、输液反应及防治、输液泵的应用、输液微粒污染及防护。

2.静脉输血:输血目的、输血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血液制品种类、输血原则、静脉输血术、成分输血和自体输血、输血的管理、输血反应及护理。

二十四、标本采集

.标本采集的意义和原则。

2.标本采集方法: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痰液标本的采集等。

二十五、疼痛病人的护理

.疼痛概述。

2.影响疼痛的因素。

3.疼痛患者的护理。

二十六、病情观察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

.病情观察的目的与要求、内容和方法、各类患者的观察重点及要求、观察后的处理。

2.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及抢救设备。

3.常用抢救技术:基础生命支持技术、洗胃术。

4.危重患者的支持性护理。

二十七、临终护理

.临终关怀的概念、发展与意义、基本原则、对象与内容、组织形式。

2.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临终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3.死亡的标准、死亡过程的分期、尸体护理。

4.临终患者家属心理特征、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支持、丧亲者的心理反应、丧亲者的护理。

参考教材:

.李小妹,冯先琼.护理学导论.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化学》复习大纲

《无机化学》部分:

第一章原子结构

、掌握: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的四个量子数及其物理意义;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屏蔽效应和钻穿效应;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

2、理解:s、p、d波函数和电子云图形及其物理意义;波函数及电子云的物理意义;

3、熟悉运用:四个量子数的合理组合;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原子的电子排布(组态)。

第二章分子结构

、掌握:共价键的现代价键理论的基本要点、共价键的特点和共价键和类型;

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和杂化类型;键能、键长、键角、键级和键的极性等概念;氢键的形成条件、特点;

2、理解:能用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简单分子或多原子离子的空间构型;分子的极性和分子的极化;

3、熟悉运用: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要点,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推测简单分子或多原子离子的空间构型VanderWaals力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氢键对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影响。

第三章溶解与沉淀

、掌握:电解质理论、强电解质溶液表观电离度和活度、离子强度等概念;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溶度积规则;沉淀的转换;

2、理解: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的溶解;

3、熟悉运用: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原理,溶度积与溶解度间的有关计算;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第四章酸与碱

、掌握: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酸碱强度。水的离子积及水溶液的pH的表达式。酸、碱解离常数的应用及其共轭酸碱对Ka和Kb的关系;

2、理解: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多元弱酸、多元弱碱和两性物质水溶液中H+或OH-离子浓度和pH的计算;

3、熟悉运用:一元弱酸弱碱的pH值计算;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的组成及pH值的计算;缓冲溶液的选择及应用。

第五章氧化还原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电池电动势的概念;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Nernst方程式及其有关的简单计算、电极电势的应用;

2、理解:pH—电势图和元素势电图的应用;

3、熟悉运用: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和电池符号的书写;标准电极电势及其应用;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

第六章配位化合物

、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价键理论,能根据配们数和磁矩确定中心原子成键轨道的杂化类型,据此判断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并能正确区分配合物属内轨还是外轨;螯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2、理解: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的配位平衡及其有关计算;螯合物中螯合剂的特点及螯合效应;影响螯合物稳定性的因素;配位平衡移动及影响因素;

3、熟悉运用: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和命名;配合物的价键理论及其应用。

第七章s区元素

、掌握: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存在、性质、制备和用途;一些重要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盐类的性质;

2、理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性、碱性和盐类溶解性、热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3、熟悉运用:碱金属和碱土金属酸碱性、溶解性等性质变化规律及其理论解释。

第八章p区元素

、掌握:臭氧、过氧化氢的结构、性质和用途;碳、硅、硼的单质、卤化物及其含氧化合物的性质;铝、锡、铅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砷、锑、铋重要化合物的性质以及氧化态间的相互转化和性质递变规律;卤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结构,基本化学性质,制备和用途,掌握其共性、差异性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硼的缺电子特征及乙硼烷的结构;

2、理解:卤素单质和次卤酸及其盐发生歧化反应的条件和性质递变规律;SO2、SO3离域丌键的形成;氮在本族元素中的特殊性;掌握氮、磷以及它们的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制备和用途;氮、磷、砷的主要氧化态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硼酸、硼砂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亚硫酸,硫酸及其盐,硫代硫酸盐,过二硫酸盐的结构,性质,制备和用途;

3、熟悉运用:运用元素电势图来判断卤素及其化合物的氧化还原性以及各氧化态间的转化关系;

第九章d区、ds区、f区元素

、掌握:铬、锰、铁、钴、镍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各氧化态间的相互转化;铜、银、锌、汞单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铜、银、锌,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重要盐类和重要配合物的性质;Cu(I)、Cu(II);Hg(I),Hg(II)之间的相互转化;

2、理解:第一过渡系元素的价电子构型的特点及其与元素通性的关系,了解过渡元素钛、钒、铬;锰、铁、钴、镍单质的主要性质以及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及生物医疗方面的用途;锌的生物作用,镉、汞等重金属离子的生理*性危害以及在环境保护中*性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方法;

3、熟悉运用:Fe—H2O体系的电势—pH图及其应用。

《有机化学》部分:

第一章绪论

、掌握:有机化学结构理论,有机化合物的特性;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构造式的表示;化学键、共价键参数、共价键断裂方式;

2、理解:勃朗斯特及路易斯酸碱理论;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3、熟悉运用:凯库勒结构理论;化学键、现代价键理论、共价键的参数、共价键的断裂方式。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掌握:烷烃和环烷烃的命名,烷烃和环烷烃的结构和化学性质、取代反应历程;椅式、船式、直立键(a键)、平伏键(e键),环己烷一元、多元取代物顺反异构体的稳定构象;

2、理解:烷烃和环烷烃的同系物及同分异构现象的基本概念;烷烃的物理性质(沸点、熔点、密度、溶解度等)的特点和一般性规律;

3、熟悉运用:烷烃和环烷烃的同系列和构造异构,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分类。

第三章烯烃

、掌握:烯烃的化学性质;碳碳双键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及自由基加成反应机理;构造异构体及顺反异构体的命名;

2、理解:sp2杂化、π键的特征及对分子结构、性质的影响;烯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命名、物理性质;

3、熟悉运用:不对称烯烃的加成规则,能分析R+的稳定性。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

、掌握:炔烃的化学性质;叁键上的亲电加成和亲核加成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及Diels-Alder反应;共轭二烯烃的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2、理解:sp杂化,π键的特征及其对分子结构、性质的影响;

3、熟悉运用:炔烃、二烯烃的结构及其系统命名;炔烃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第五章立体化学基础

、掌握:旋光异构的概念,产生旋光性的原因、构型表示方法及旋光性化合物的R、S命名法;偏振光、比旋光度、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等基本概念,分子的对称性和手性,对映异构体的表示方法,环烷烃的立体异构;

2、理解:构造异构及立体异构的分类,对映异构体的理化性质,外消旋体的柝分;

3、熟悉运用:构型表示方法及旋光性化合物的R、S命名法;外消旋体、内消旋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基团排列先后的次序规则,对应异构体的表示方法;环烷烃的顺反异构和对应异构环,己烷的构象。

第六章芳香烃

、掌握:苯结构的近代概念及芳香性;苯及其同系物的命名;芳烃的化学性质及亲电取代反应的历程;取代苯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与应用;休克尔规则;

2、理解:苯同系物、衍生物的同分异构;

3、熟悉运用:利用Huckel规则判定非苯的芳香性。

第七章卤代烃

、掌握:卤代烷的化学性质;SN、SN2的反应机理、立体化学及其影响的因素;掌握各种类型卤代烃反应活性的规律;E、E2的反应机理、立体化学及其影响的因素;

2、理解:卤代烷的结构和命名;亲核取代、消除反应的反应历程及影响因素;还原反应;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成,如有机镁试剂(即格氏试剂)及其应用;

3、熟悉运用:Zaitesev规则;卤代烯烃中双键位置对卤原子活泼性的影响及烯丙位重排的规律。

第八章醇酚醚

、掌握:醇、醚的化学性质;酚的结构,酚的化学性质;环氧化物的性质、开环机理、开环规律;

2、理解:柯尔柏-施密特反应、瑞穆-悌曼反应;

3、熟悉运用:酚的酸性、酚酯的生成及傅瑞斯重排、酚醚的生成及克莱森重排;酚的卤代、硝化、磺化、傅-克反应;酚与FeCl3的颜色反应。

第九章醛和酮

、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2、理解:醛酮的命名;醛与强氧化剂的反应;碳负离子的概念;物理性质及其制备方法;

3、熟悉运用: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历程;醛酮的安息香缩合反应;由芳烃侧链控制氧化制备醛酮;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历程;不同醛酮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规律;α-H的反应。

第十章羧酸和取代羧酸

、掌握:羧酸的化学结构、羧酸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酯化反应历程;取代羧酸:卤代酸、羟基酸和酮酸的化学性质;

2、理解:羧酸的分类、命名和物理性质;羧酸的制备方法。取代羧酸中取代基对酸性的影响,卤代酸、羟基酸、酮酸的制备和化学性质;

3、熟悉运用:成盐反应,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生成酰卤、酸酐、酯、酰胺);还原反应,α-氢的反应,脱羧与二元酸的热解反应等。

第十一章羧酸衍生物

、掌握:羧酸衍生物的化学性质(亲核取代反应:水解、醇解、氨解、酯交换反应。与格氏试剂的反应;还原反应:LiAlH4还原、催化氢化还原;酯缩合反应);

2、理解:羧酸衍生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碳酸衍生物;

3、熟悉运用:羧酸衍生物结构的相似性及化学性质的共性;

第十二章碳负离子的反应

、掌握:碳负离子化学性质;

2、理解:碳负离子结构特点;

3、熟悉运用:涉及碳负离子的化学反应。

第十三章有机含氮化合物

、掌握:胺的分类、命名、胺中氮原子的结构;胺的化学性质,不同胺的鉴别与分离;芳胺取代反应;胺的制备,盖布瑞尔合成法制伯胺。季胺碱的消除反应,霍夫曼规则,芳香重氮盐取代反应及其应用;

2、理解:还原氨化制胺,季铵盐转变成季铵碱,芳香重氮盐的还原反应和偶合反应,重氮甲烷的反应;

3、熟悉运用:胺的碱性及其盐、取代基对碱性的影响、不同胺的鉴别。;与亚硝酸反应及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第十四章杂环化合物

、掌握:六元杂环和五元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命名及化学性质;

2、理解:杂环化合物的定义、常用的分类方法;

3、熟悉运用:吡咯、呋喃、噻吩的电子结构,多π共轭,芳香性、稳定性、酸碱性、亲电取代反应、D-A反应,呋喃甲醛的特殊反应;吡啶的电子结构、芳香性、碱性、亲电取代及亲核取代反应。

第十五章糖类

、掌握:单糖的结构及立体化学;单糖的化学性质;葡萄糖的Haworth透视式;

2、理解:双糖和多糖的结构;肝糖(动物淀粉)的结构和用途;多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结构特征和两者的区别(甙键类型),淀粉的主要性质;

3、熟悉运用:单糖的化学性质:成脎反应,氧化反应(与吐伦试剂和斐林试剂反应,被硝酸和溴水氧化),还原反应,与含氮试剂的反应,环状缩醛和缩酮的形成及碱性条件下的反应和酸性条件下的脱水等;还原糖的判断和主要性质。

第十六章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

、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性质;

2、理解:氨基酸结构、分类及酸碱;

3、熟悉运用:氨基酸的等电点及其化学性质。

第十七章萜类和甾族化合物

、掌握:萜类化合物的分类、结构特征,甾族化合物的结构及立体化学;

2、理解:几个重要萜类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及构型异构;

3、熟悉运用:甾族化合物的基本骨架。重点是萜类和甾族化合物的基本结构与化学性质。

参考教材:

、《无机化学》(第七版),张天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有机化学》(第八版),陆涛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临床检验基础》复习大纲

第一章血液一般检验

掌握:

、血液标本采集的方法及评价。

2、血液抗凝概念、常用抗凝剂种类、抗凝原理及临床应用。

3、血涂片制备方法。

4、瑞氏染料的组成和瑞氏染色原理、染色方法。

5、改良牛鲍氏计数板的结构与应用。

6、WBC计数与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核右移、*性指数、杜勒氏小体的概念。

7、HICN的测定原理、RBC计数与Hb测定的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8、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网织红细胞计数、点彩红细胞的临床意义。

9、ESR概念、影响血沉的因素、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和临床意义。

0、红细胞、白细胞常见的异常形态及临床意义。

、血管壁与血小板在正常止、凝血中的主要作用。

2、PT与APTT的测定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

3、FDP测定、DD-二聚体测定和Fg测定的临床意义。

4、技术误差与固有误差的概念,引起技术误差的原因。

熟悉:

血液学概述和发展史;红细胞的生理和血红蛋白组成及红细胞检查的质量保证。

第二章血细胞分析仪检验

熟悉:

、电阻抗法细胞计数的原理,VCS技术。

2、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的应用,各种直方图临床意义。

3、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校准。

4、血细胞分析仪质量保证。

第三章血型与输血检验

掌握:

、血型的概念。

2、ABO血型的遗传规律。

3、ABO血型系统的四个型别中红细胞和血清中分别含有何种抗原,抗体。

4、Rh血型抗原种类,抗原性特点;Rh血型在输血和妊娠中的临床意义。

5、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交叉配血的操作方法、结果判定。

6、献血者血液检查的项目与标准。

7、血液保存温度,血液保存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规律,血液保养液的成分组成。

熟悉:

8、输血反应的原因、表现类型及出现输血反应后的处理。

第四章尿液检验

掌握:

、多尿、少尿、无尿、肉眼血尿、镜下血尿、混合性血尿、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非选择性蛋白尿、混合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假性蛋白尿(偶然性蛋白尿)、肾前性蛋白尿、肾后性蛋白尿、肾性糖尿、酮体、管型的概念。

2、尿液生成的3个基本过程、肾小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

3、引起尿液颜色的异常改变的原因及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4、尿液管型形成的三个条件。尿中管型的种类、及出现管型的临床意义。

5、尿液中病理性与生理性结晶的种类;出现病理性结晶的临床意义。

6、加热乙酸法、磺基水杨酸法进行蛋白定性的原理、结果判断。

7、班氏法尿糖定性的原理、试剂成分的作用、结果判定。

8、酮体检测粉剂法(即改良Rothera法)原理与结果判断。

9、临床三种*疸类型的尿三胆检验结果与粪便颜色的变化特点。

0、本-周氏蛋白的来源、理化特性与临床意义。

、人类hCG的化学组成,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妊娠试验原理与结果判定。

2、尿液自动分析仪可检测哪些成分,并能写出中文名称与英文缩写。

3、尿液标本检测的质量控制

第五章粪便和分泌物检验

掌握:

、粪便异常外观性状和异常颜色变化与哪些疾病有关。

2、粪便正常菌群的组成,比例;何谓菌群失调症。

3、粪便隐血试验的概念、原理与结果判定、影响因素(邻联甲苯胺法和单克隆胶体金法)。

4、精液标本采集要求,正常精液常规检查(理学和镜检)的结果。

5、前列腺液标本采集要求,正常前列腺液检查(理学和镜检)的结果。

6、异常阴道分泌物的外观性状有何改变,阴道清洁度的判定依据和分级标准。

7、痰液标本采集要求,正常痰液常规检查(理学和镜检)的结果。

第六章其他体液检验

掌握:

、脑脊液(CSF)标本采集一般分几管,分别适合于那些检查。

2、潘氏蛋白定性的原理与结果判定。

3、化脓性脑膜炎与结核性脑膜炎的CSF检验结果的比较。

4、渗出液与滤出液形成原因和理化性质的区别。

第七章脱落细胞学及细针吸取细胞学检验

熟悉:

、正常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细胞的分层种类、发育特点与基本形态。

2、胞核胞质比(核质比)、增生、再生、化生、分化、逆分化、核异质、核异质细胞、角化不良的概念。

3、恶性肿瘤细胞的一般形态特征。临床常见癌细胞的类型。

4、巴氏染色的原理。不同层次的鳞状上皮细胞受色特点。

5、雌激素水平与阴道上皮细胞月经周期之间的关系及有何变化规律。

6、子宫颈、肺部、食管、泌尿系统、胸水、腹水等标本中常见癌细胞类型。

参考教材:

《临床检验基础》(龚道元张纪云主编,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生理学》复习大纲

(一)绪论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生理学研究的不同水平。生命的基本特征。整合生理学和转化型研究的概念。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体内反馈控制系统。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细胞膜的功能结构特点、单纯扩散、经载体和经通道易化扩散、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胞膜运输。

2.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信号转导概述、由G蛋白偶联受体、离子通道受体和酶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概念、产生的条件及其简要的产生机制和影响因素。

4.刺激和阈刺激,兴奋性及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电紧张电位和局部电位。

5.动作电位(或兴奋)的传播。

6.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

7.横纹肌的收缩机制、兴奋-收缩偶联和影响收缩效能的因素。收缩的的总和。

(三)血液

.血液的组成、功能和理化特性。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的概念。

2.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

3.红细胞的生成、调节与破坏。

4.生理性止血,血液凝固与体内抗凝系统。

5.ABO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和交叉配血试验。

(四)血液循环

.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和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2.心肌细胞(主要是心室肌和窦房结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简要的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正常心电图各波的意义。

4.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5.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6.微循环、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与回流。

7.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及其功能。心血管中枢。自身调节

8.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心肺感受器反射和化学感受性反射。

9.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心血管活性多肽对心血管的调节作用。

0.冠脉循环、肺循环和脑循环的生理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呼吸的基本过程、肺通气的动力和阻力,肺通气的原理、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和组织唤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正常肺功能在维持机体酸碱平衡中的作用,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

4.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三级呼吸中枢学说、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消化和吸收、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的概念

2.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3.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吞咽及其过程、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4.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运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5.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液的分泌和小肠的运动。

6.大肠液的分泌和运动形式。排便反射。

7.吸收的部位和途径、主要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及其意义。

2.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各段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C-、水、HCO-3、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重吸收,以及对H+、NH3/NH4+、K+的分泌。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

4.尿液的浓缩与稀释机制。

5.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肾交感神经、血管升压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心房钠尿肽对尿生成的调节。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测定的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经典突触传递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及其机理。突触的可塑性。

4.神经递质、神经调质的概念,递质共存及其意义。受体的概念、分类和调节,突触前受体。人体内主要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及其相应的受体。

5.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6.感觉、感受器的定义和分类,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的特异和非特异投射系统及其在感觉形成中的作用。大脑皮质的感觉(躯体感觉和特殊感觉)代表区。体表痛、内脏痛和牵涉痛。

7.眼的视觉功能:眼内光的折射与简化眼,眼的调节。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及其依据,视紫红质的光化学反应及视杆细胞的感光换能作用,视锥细胞和色觉的关系。视力(或视敏度)、暗适应和视野。

8.耳的听觉功能: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耳蜗的生物电现象。

9.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0.神经系统对姿势和躯体运动的调节:运动传出通路的最后公路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腱反射和肌紧张)及其机制,各级中枢对肌紧张的调节。随意运动的产生和协调。大脑皮质运动区,运动传出通路及其损伤后的表现。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的运动调节功能。

.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功能特征。脊髓、低位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2.觉醒和睡眠。

3.学习和记忆的形式,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大脑皮质功能的一侧优势和优势半球的语言功能。

(十)内分泌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方式,激素的化学本质与分类,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分泌的调节。

2.下丘脑与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3.下丘脑与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和神经垂体激素。

4.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5.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一)生殖

.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酮的生理作用。

2.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子宫周期(或月经周期),雌激素及孕激素的生理作用,月经周期、卵巢周期的激素调节。

参考书:

.生理学第8版.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医用生理学(第6版),孙庆伟等,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卫生事业管理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绪论

、卫生系统、卫生事业、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学的概念

2、卫生事业管理的主体与客体

3、卫生事业管理的手段

4、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5、卫生系统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章卫生工作方针与卫生发展战略

、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基本内容

2、卫生发展战略的概念

3、制定卫生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4、确定卫生工作方针的原则

5、卫生发展战略的意义、特征

6、制定卫生发展战略的过程

7、“健康中国”战略基本内容

8、卫生工作方针的发展

第三章卫生法与卫生*策

、卫生法、卫生*策的概念、特征,研究对象

2、卫生法、卫生*策的作用

3、卫生法与卫生*策之间的关系

4、卫生法律体系和内容

5、卫生*策的沿革

6、中国现行卫生*策的主要内容

第四章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

、体制与机制相关概念及其关系

2、卫生管理体制与机制的含义与内涵

3、卫生管理体制构建的基本原则与目标

4、卫生管理体制的内容与发展趋势

5、卫生行*、卫生医院管理机制的主要内容

6、社会体制与卫生管理体制的关系

7、典型发达国家的卫生管理体制

第五章卫生资源规划

、卫生资源规划概念及原则

2、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方法

3、制定卫生资源规划依据及步骤

4、区域卫生规划概念、任务及意义

第六章卫生组织体系

、卫生组织的概念

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

3、卫生服务组织体系的设置

4、社会卫生组织的功能

5、卫生组织体系的特点

6、卫生行*组织的基本原则

7、卫生组织变革的过程

8、卫生行*改革的变革方法

9、卫生服务组织改革的原因

第七章卫生资金管理

、卫生资金管理的概念、目标,主要筹资方式及优缺点

2、卫生资金分配结构和投入方式的选择

3、财*支出预算管理制度

4、卫生资金筹集的影响因素

5、财*支出责任分配与财*转移支付

6、中国卫生资金筹集和分配的现状

第八章卫生人力资源管理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和内容

2、卫生人力资源规划概念

3、卫生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卫生人力资源规划内容

5、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内容

6、中国和国外的卫生人力资源准入制度

第九章卫生物力资源管理

、卫生物力资源的基本内容及其管理方法

2、卫生建筑规划标准及编制过程

3、卫生设备管理配置原则和方法

第十章卫生信息管理

、卫生信息的概念

2、卫生信息的基本功能

3、卫生信息服务的分类

4、卫生管理信息的概念及类别

5、卫生信息系统的功能

6、中国卫生信息系统的主要构成

7、中国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社会健康资源管理

、社会资本分类和形态

2、社会健康资源概念、特征

3、社会健康资源管理方法的方式、概念、特点和优缺点

4、医院重组、医院集团的概念和类型

5、PPP的概念、特点、管理模式

6、社会健康转的监督和控制

7、社会健康资源运营要素

第十二章医疗服务管理

、医疗服务的概念

2、医疗服务管理的概念、性质和原则

3、医疗服务质量的含义

4、医疗服务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5、医疗安全的含义

6、医疗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7、医疗服务的特征

8、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主要内容

9、医疗服务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

0、医院感染控制的主要内容

、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管部门及其职能

2、医患关系的概念、特征、模式

第十三章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公共卫生的概念及职能

2、疾病控制管理的内容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特征分类

4、应急管理的原则

5、公共卫生管理的职能

6、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

7、各级*府公共卫生机构的职责及工作内容

第十四章社区健康服务管理

、社区健康服务管理的概念和职能

2、社区健康服务行业准入管理的主要内容

3、社区健康服务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4、*府、市场和社区健康服务提供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5、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第十五章药品服务管理

、药品的经营管理

2、药品的分类管理

3、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和合理用药

4、药品服务管理相关机构

5、药品供应者及相关管理规定

6、药品供应过程管理

7、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8、药品服务管理相关机构的主要职责

9、药品管理的分类

0、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

第十六章传统医学服务管理

、传统医学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2、中医药服务的提供者

3、如何进行中医药服务管理

4、民族医药的概念及特征

5、中医药行*管理体系

6、中医药管理的*策

7、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8、中医药与民族医药的准入规定

9、传统医学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第十七章卫生服务整合管理

、卫生服务整合的概念、内容与形式

2、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对服务整合的意义及工作重点

3、分级医疗与双向转诊含义及其与卫生服务整合的关系

4、卫生服务整合的背景与意义

5、预防保健与医疗的一体化

6、熟悉全科医生的作用

7、实现服务整合的激励机制

8、碎片与整合的含义

9、双向转诊实施的难点

0、中国卫生服务整合的障碍

第十八章健康评价及控制

、健康评价的概念、内容及健康评价的过程

2、常用的健康评价指标

3、健康确定因素及控制策略

4、健康综合评价的步骤及常用方法

第十九章卫生系统绩效评价及控制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构成要素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常用的健康状况评价指标

3、卫生系统反应性评价指标

4、卫生筹资公平性评价指标

5、改善卫生系统绩效的主要因素

第二十章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与控制

、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的定义

2、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理论框架

3、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方法

4、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基本步骤

5、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基本程序

6、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的步骤

7、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相互关系

8、国内外卫生服务机构绩效评价的历史沿革和特点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系统解剖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骨学

.总论:骨的概念;骨的分类;骨的表面形态(自学);骨的构造;骨的理化特性;骨的发生与发育;骨的可塑性与骨组织工程。

2.中轴骨骼

()躯干骨:躯干骨的构成;椎骨的分部,椎骨的一般形态、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征;胸骨的形态结构;肋的构成、分类和形态结构。

(2)颅:颅的组成和分类;脑颅骨的组成和分类,颅盖和颅底的构成,额骨、筛骨、蝶骨、颞骨、枕骨和顶骨的形态结构;面颅骨的组成和分类,鼻骨、泪骨、上颌骨、颧骨、下鼻甲、下颌骨、犁骨、腭骨和舌骨的形态结构;颅的整体观(颅顶面观、颅底内面观、颅底外面观和颅侧面观);眶、骨性鼻腔、鼻旁窦和骨性口腔;新生儿颅骨的特点及生后的变化。

3.附肢骨骼

()上肢骨:上肢带骨(锁骨和肩胛骨的形态结构),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和手骨的形态结构)。

(2)下肢骨:下肢带骨(髋骨、坐骨和耻骨的形态结构),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的形态结构)。

第二章关节学

.总论:骨连结的概念,骨连结分类。直接连结: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概念。间接连结:滑膜关节或关节的概念,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关节的运动和分类。

2.中轴骨连结:躯干骨的连结(脊柱的构成,椎骨间的连结概念和分类。椎间盘形态结构、功能和意义,前、后纵韧带的位置和功能,*韧带的位置和功能,横突间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和关节突关节等的构成,脊柱的整体观及其运动,胸廓的构成,肋椎关节和胸肋关节的构成,胸廓的整体观和运动)。颅骨的连结分类,颞下颌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关节类型和运动方式。

3.附肢骨的连结:上肢骨的连结概念,胸锁关节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肩锁关节的构成,喙肩弓构成和作用。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肘关节的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前臂骨间膜的概念和应用意义,桡尺远侧关节构成,前臂旋前和旋后的概念,各手关节的构成和运动方式。下肢骨的连结概念,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带、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和坐骨大、小孔的构成,骨盆构成、大、小骨盆及分界线、性别差异及功能,髋关节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膝关节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小腿骨间的连结构成,踝关节构成、形态结构特点和运动方式;足部各关节构成,足内、外翻概念,足弓构成和功能。

第三章肌学

.总论:骨骼肌或随意肌概念。肌的形态和构造,肌的起止、配在和作用,肌的命名法,肌的辅助装置。

2.头肌分部,面肌(颅顶肌、眼轮匝肌、颊肌和口轮匝肌等)分布和功能,咀嚼肌(颞肌、咬肌、翼内肌和翼外肌)位置和功能。

3.颈肌分群。颈阔肌和胸锁乳突肌位置和功能,颈前肌的分群和功能,颈深肌的分群和功能,斜角肌间隙的概念。

4.躯干肌分群,背浅、深肌位置和功能。胸肌分群,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位置和功能。膈位置、形态构造特点和作用。腹肌分群,前外侧群和后群肌的位置和功能,腹部的局部结构。

5.上肢肌分群,上肢带肌位置和功能,“肌腱袖”的概念。臂前群、后群肌的位置和功能,前臂前、后肌分层、位置和功能,手部肌分群,内、外侧和中间群肌的位置和功能。

6.下肢肌分群,前、后群髋肌的位置和功能,前、后和内侧群大腿肌的位置和功能,前、后和外侧群小腿肌的位置和功能,足肌分群。

第四章总论

.内脏的概念、组成和内脏的一般结构特点。

2.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第五章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上下消化道的概念。

2.口腔

()口腔的境界和分部、腭的形态。

(2)咽峡的构成。

(3)牙的种类和排列(乳牙和恒牙的牙式)、牙的形态和构造、牙组织和牙周组织的组成。牙周组织的概念。

(4)舌的形态和粘膜特征、舌肌的配布和功能、颏舌肌的起止和作用。

(5)大唾液腺的位置及腺管的开口部位。

3.咽

()咽的位置、分部、各部的形态结构和交通。

(2)腭扁桃体的位置;咽淋巴环的构成。

4.食管

食管的位置和分部、食管三个狭窄部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5.胃

()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胃壁的构造。

6.小肠

()小肠的分部。

(2)十二指肠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特点,十二指肠韧带的位置。

(3)空、回肠的位置,形态结构特征。Meckel憩室的位置。

7.大肠

()大肠的分部及形态特点。

(2)盲肠、阑尾的位置;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的常见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3)结肠的分部及各部的位置。

(4)直肠的位置和形态构造,肛直肠环的构成。

(5)肛管的位置和形态构造。

8.肝和肝外胆道

()肝的形态,肝门和肝蒂的概念。肝的位置、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的分叶和分段。肝段的概念。

(2)肝外胆道的组成。

(3)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囊三角的构成及内容。

(4)输胆管道的组成,胆汁产生部位及排出途径。肝胰壶腹的概念。

9.胰

胰的位置、形态、分部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第六章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组成、功能及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2.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各鼻旁窦的形态特点。

3.喉的位置、形态和分部。喉软骨形态结构、连结及喉肌的位置和作用。活体喉口和声门的形态变化。声门的概念。

4.气管的位置和构造特点。左、右支气管形态差别。

5.肺的形态、位置和分叶。肺内支气管和肺段的概念。

6.胸膜和胸膜腔的概念。胸膜的配布、分部及胸膜隐窝的位置。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7.纵膈的概念、区分及其组成。

第七章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2.肾的位置、形态和结构。

3.肾的被膜和固定因素。肾段的概念和肾的体表投影。

4.输尿管的形态、分部,各部的位置,输尿管的狭窄。输尿管在盆部(特别是女性)的主要毗邻。

5.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三角的位置和粘膜特点。

6.膀胱位置的年龄变化和膀胱壁的构造。

7.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和开口部位。

第八章男性生殖系统

.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睾丸及附睾的形态与位置。

3.睾丸和附睾的结构,睾丸的下降过程。

4.输精管的形态特征、分部和行径。精索的组成及位置。

5.射精管的合成、行径与开口。

6.前列腺的形态、位置及主要毗邻。前列腺的分叶、被膜及年龄变化。

7.精囊腺的形态和位置。尿道球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

8.阴茎的分部及构成。海绵体的构造,阴茎皮肤的特点。

9.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扩大和弯曲。

0.阴囊的形态和构造。

第九章女性生殖系统

.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2.卵巢的形态、位置及固定装置。卵巢的年龄变化。

3.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形态结构。

4.子宫的形态分部、位置和固定装置。子宫壁的构造和子宫的年龄变化。

5.阴道的形态和位置以及阴道穹的组成与毗邻。

6.阴道前庭的概念。阴道口和尿道外口的位置,女外阴的形态结构。

附:乳房

.女性乳房的形态和构造特点,女性不同时期乳房的变化。

2.女性乳房的位置。

附:会阴

.会阴的概念和区分。肛提肌和尾骨肌的形态、位置和作用。

2.盆膈和尿生殖膈的位置、形态、构成和通过的脏器。坐骨直肠窝的位置和构成,会阴浅隙和会阴深隙的概念。

第十章腹膜

.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以及腹膜的功能。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2.大网膜的位置,小网膜的位置和分部。大网膜的构成和功能,网膜囊和网膜孔的位置。

3.各系膜的名称、位置和附着。十二指肠悬韧带及肝、胃的韧带名称和位置。

4.直肠膀胱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的位置。腹膜襞和腹膜隐窝。腹膜腔的分区与间隙。

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

.总论

()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2)血管吻合及其功能意义

2.心

()心的位置、外形和毗邻

(2)心腔

(3)心的构造

(4)心传导系

(5)心的血管

(6)心包。

(7)心的体表投影

3.动脉

()肺循环的动脉

(2)体循环的动脉

4.静脉

()肺循环的静脉

(2)体循环的静脉

第十二章淋巴系统

.总论

()淋巴管道

(2)淋巴组织

(3)淋巴器官

2.淋巴导管

()胸导管

(2)右淋巴导管

3.淋巴结的位置和淋巴引流范围

()头颈部的淋巴管和淋巴结

(2)上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3)胸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4)下肢淋巴管和淋巴结

(5)盆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6)腹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4.部分重要器官的淋巴引流

()咽的淋巴引流

(2)喉的淋巴引流

(3)肺的淋巴引流

(4)食管的淋巴引流

(5)胃的淋巴引流

(6)肝的淋巴引流

(7)直肠与肛管的淋巴引流

(8)子宫的淋巴引流

(9)乳房的淋巴引流

5.胸腺

6.脾

第十三章感觉器总论

.感受器和感觉器

()感受器和感觉器的概念

(2)感受器的分类

第十四章视器

.视器的组成

2.眼球

()眼球的外形。

(2)眼球壁的层次、分部、结构和功能。

(3)眼球内容物的组成、眼房的位置、房水产生部位与循环途径。

(4)晶状体和玻璃体的形态、位置。

3.眼副器

()眼副器的组成与功能、眼睑的形态构造、结膜的分部。

(2)泪器的组成。泪腺的位置、泪道的组成及开口部位。

(3)眼球外肌的名称、作用。

(4)眶脂体与眶筋膜。

(5)眼动脉的起始、主要分支和分布、眼静脉的回流。

第十五章前庭蜗器

.前庭蜗器的分部和各部的功能。

2.外耳

()外耳的组成,外耳道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婴儿外耳道的特点。

(2)鼓膜的形态、位置和分部。光锥的概念。

3.中耳

()中耳的组成。

(2)鼓室的位置、六个壁的主要形态结构及其毗邻和临床意义。鼓室的内容,听小骨的名称和排列。

(3)咽鼓管的位置、分部、开口部位和作用,幼儿咽鼓管的特点。

(4)乳突窦和乳突小房的位置。

4.内耳

()内耳的位置和分部。

(2)骨迷路的分部、各部的形态。

(3)膜迷路各部的形态与功能。

(4)听觉和位置觉感受器的位置与机能。

5.声波的传导途径。

第十六章神经总论

.神经系统的分部,周围神经系统的组成,脑神经和脊神经的构成与分布情况。

2.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神经元和突触的概念。

3.神经元的形态特征(突起和胞体)和功能。

4.神经纤维、神经、神经干和神经末梢的概念。

5.神经系统的作用。

第十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脊髓

()脊髓的位置和外形:脊髓圆锥的概念,颈膨大、腰骶膨大的概念。脊髓表面沟裂的名称,马尾的概念。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2)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的概念和分层;前角、后角和中间带内主要核团的名称、位置及其主要功能;薄束、楔束、脊髓小脑束、脊髓丘脑束的纤维来源、位置、走行特点、功能及损伤后的表现。皮质脊髓侧束和皮质脊髓前束的纤维来源、位置、走行特点和功能及损伤后的表现。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网状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内侧纵束的位置和功能。

(3)脊髓的功能,脊髓反射的概念和类型。

2.脑

()脑干:脑干内部结构总的配布特点,脑神经核在脑干内的排列及主要核团的位置。上行和下行的主要纤维束的名称、位置及功能。第Ⅳ脑室的位置、外形和通连关系,第Ⅳ脑室底的重要结构。脑干网状结构的概念、位置,网状结构的分区及机能意义。

(2)小脑:小脑位置、表面形态特征、分部(蚓部和小脑半球)、分叶(绒球小结叶、前、后叶)及其主要机能。小脑扁桃体所在位置及其临床意义。小脑的内部结构特点。小脑三对脚及小脑中央核的一般联系情况。

(3)间脑:间脑的位置和分部。丘脑的位置、分部和主要核群。丘脑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及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和性质。下丘脑的组成及其主要核群的功能。第三脑室的位置和通连。

(4)端脑: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以及主要沟、裂和脑回。基底神经节的位置和组成及其主要机能。脑半球白质的概况,胼胝体的位置与联系。内囊的位置、分部通过内囊各主要纤维束的局部位置关系。侧脑室的位置、分部和通连。大脑皮质功能定位,运动中枢和感觉中枢的位置、定位关系;视觉中枢和听觉中枢的位置;语言中枢的位置。边缘系统的概念。

第十八章周围神经

.脊神经

()脊神经的构成,分部和纤维分布。脊神经节的概念。

(2)脊神经的分支及分布特点。

(3)颈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和分布。颈丛皮支的浅出部位及分布,膈神经的组成、走行和分布。

(4)臂丛的组成、位置、分支。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和腋神经的发出部位、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5)胸神经前支的组成、位置、分支和分布特点。

(6)腰丛的组成、位置、分支。股神经的走行、主要分支及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7)骶丛的组成、位置、分支。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的走形、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

2.脑神经

()嗅神经:入颅部位和分布区。

(2)视神经:起始、行程、入颅孔道。

(3)动眼神经:其纤维成分、颅内段形成、动眼神经支配的肌,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纤维的分布与机能。睫状节性质和位置。

(4)滑车神经:颅内段行程位置,支配的肌。

(5)三叉神经:半月节的位置;三叉神经的分支,各支的性质、出颅部位和分布区。下颌支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下齿槽神经的位置,主要行程和分布。翼腭神经节、耳神经节的性质和部位。

(6)展神经:颅内的位置、支配的肌。

(7)面神经:面神经的性质、出颅的孔道、主要行程、在面部的分支分布。鼓索的位置和分布,下颌下神经节的性质和位置、面神经损伤后的主要表现。

(8)前庭蜗神经:离颅孔道和分布区。

(9)舌咽神经:性质和分布区。咽支、舌支、颈内动脉窦支的性质和分布区,茎突咽肌支、扁桃体支、鼓室神经的性质和分布区。

(0)迷走神经:性质、出颅孔道、颈胸段的行程。迷走神经分布区。喉上神经及其分布区。左、右喉返神经发出部位、行程与特点、性质和分布区。食管丛的位置、组成、胃前后支、肝支、腹腔支位置和分布。

()副神经:出颅孔道,颅段的行程和所支配的肌及损伤后的表现。

(2)舌下神经:出颅孔道、颈部的位置及支配的肌,舌下神经损伤后舌的表现。

3.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的分部,内脏运动神经和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

(2)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的特点,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的概念。交感神经的概念、低级中枢和分布,交感干的位置和组成,掌握颈上节和椎前节的位置,灰、白交通支的概念。副交感神经的概念、低级中枢和分布,动眼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内副交感节前纤维的起始,换元部位及节后纤维支配的结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

(3)内脏感觉神经:分布特点,牵涉性痛的概念。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2)躯干和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3)躯干和四肢痛温觉、粗触觉和压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4)头面部痛温觉和触压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5)视觉传导通路和瞳孔对光反射: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弧和临床意义

(6)听觉传导通路:通路的组成和功能,通路的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7)平衡觉传导通路的组成和功能、走形和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2.运动传导通路

()锥体系: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的概念。皮质脊髓束的组成、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和不同部位损伤后的临床表现。皮质核束的组成、走形特点、纤维的交叉部位。核上瘫和核下瘫的概念和临床表现。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临床表现。

(2)锥体外系的概念和组成。

第二十章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和脑脊液循环

.脊髓的被膜

()被膜的组成及形态特征。

(2)硬膜外隙、硬膜下隙、蛛网膜下隙、齿状韧带和终池的概念。

(3)硬脑膜隔和硬脑膜窦的概念、组成。

(4)海绵窦的结构特点。

(5)硬脑膜窦内血液流向。

2.脑的被膜

()脑被膜的组成。

(2)蛛网膜下池和蛛网膜颗粒的概念。

3.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的动脉供应特点。

(2)颈内动脉的走行、分部、分支和分布范围。

(3)椎动脉的走行、分部、分支和分布范围。

(4)大脑动脉环的概念及其临床意义。

(5)脊髓的动脉供应来源。

(6)脑和脊髓的静脉回流。

4.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的概念、循环途径及其临床意义。

(2)脑屏障的构成。

第二十一章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腺的组成、结构特点及功能。

2.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的位置。

3.内分泌腺相关的生理功能。

使用教材:

《系统解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柏树令应大君主编,年

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药理学》复习大纲

一、绪论

(一)学习目标

、掌握药理学的概念。

2、熟悉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3、了解药理学的发展史及新药的药理学研究内容。

4、了解药理学的学科任务及学习药理学的目的和方法。

(二)考试要求

、药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学习目标

、掌握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

2、掌握药动学概念,首关消除、肝药酶、肝药酶诱导剂、肝药酶抑制剂、生物利用度、药物半衰期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3、熟悉药物的消除动力学的类型及其特点。

4、了解时量曲线、清除率、表观分布容积等。

(二)考试要求

、药动学概念;药物的吸收及其影响因素,首关消除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及影响分布的因素。

3、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肝药酶、肝药酶诱导剂、肝药酶抑制剂概念及临床意义。

4、药物的排泄及影响因素。

5、生物利用度、半衰期概念及临床意义。

6、药物消除动力学,一级和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

三、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学习目标

、掌握药效学、激动药、拮抗药、效能、效价强度、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的概念。

2、掌握药物作用的两重性即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类型。

3、熟悉药物的量-效关系。熟悉影响药物效应的两大因素,药物耐受性、耐药性、依赖性的概念。

4、了解受体作用理论,受体调节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二)考试要求

、药效学的概念;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治疗作用分为对因治疗、对症治疗,不良反应类型。

2、受体与药物,激动药、拮抗药的概念

3、药物的量-效关系,效能、效价强度概念;药物的安全性指标,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治疗指数的概念。

4、影响药物效应的药物因素和机体因素,药物耐受性、耐药性、依赖性的概念。

四、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一)学习目标

、掌握传出神经系统的神经递质,受体的分类、分布及生理效应。

2、熟悉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消除。

3、熟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4、了解传出神经系统药物作用方式。

(二)考试要求

、传出神经系统递质,乙酰胆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贮存、释放和消除。受体的分类、分布及兴奋时的生理效应。

2、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分类。

五、拟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毛果芸香碱、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地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掌握有机磷酸酯类的中*机制及解救。

2、熟悉胆碱酯酶复活剂的作用机制和用途。

3、了解乙酰胆碱的M及N样作用。

(二)考试要求

、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特别是对眼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2、新斯地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3、*扁豆碱的作用特点。

4、有机磷酸酯类中*机制及解救,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磷定。

六胆碱受体阻断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中*及其解救。

2、熟悉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3、了解N2受体阻断剂琥珀胆碱、筒箭胆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二)考试要求

、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中*及其解救。

2、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的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

七拟肾上腺素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禁忌症。

2、熟悉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药理作用及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3、了解麻*碱、阿拉明、多巴酚丁胺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二)考试要求

、拟肾上腺素药的分类。

2、α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禁忌症。阿拉明的作用特点。

3、α、β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禁忌症。多巴胺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麻*碱的药理作用特点。

4、β受体激动药:异丙肾上腺素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禁忌症。多巴酚丁胺的作用特点。

八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酚妥拉明、β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禁忌症。

2、熟悉“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作用原理。

3、了解肾上腺素β受体阻断剂的分类。

(二)考试要求

、“肾上腺素作用的翻转”作用原理。

2、酚妥拉明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及禁忌症。酚苄明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β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禁忌症。普萘洛尔、噻吗洛尔、阿替洛尔、拉贝洛尔等药物。

九局部麻醉药(自学)

十全身麻醉药(自学)

十一镇静催眠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苯二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2、熟悉苯二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巴比妥类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3、了解其它镇静催眠药物及抗惊厥药的作用及临床用途。

(二)考试要求

、镇静催眠药物的分类,苯二氮?类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常用的药物如地西泮。

2、巴比妥类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急性中*及其抢救,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钠。

十二抗癫痫药及抗惊厥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苯妥英钠、笨巴比妥、卡马西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了解硫酸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用途。

(二)考试要求

、苯妥英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卡马西平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十三抗帕金森病药和抗阿尔茨海默病药

(一)学习目标

、熟悉左旋多巴和苯海索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了解卡比多巴、溴隐亭、金刚烷胺、他克林等药物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用途。

(二)考试要求

、左旋多巴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2、苯海索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十四抗精神失常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熟悉其作用机制。

2、熟悉抗躁狂药碳酸锂、丙米嗪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3、了解其它抗精神失常药如氟哌利多、泰尔登、氟哌啶醇、舒必利、氯氮平的药理作用特点。

(二)考试要求

、吩噻嗪类药物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2、碳酸锂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3、丙咪嗪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十五镇痛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吗啡、哌替啶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熟悉镇痛药的分类。

3、了解其他镇痛药以及阿片受体拮抗药的作用特点

(二)考试要求

、镇痛药的分类;吗啡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禁忌症。

2、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及特点、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3、其他镇痛药:喷他佐辛、曲马多、布桂嗪等。

十六中枢兴奋药和促大脑功能恢复药(自学)

十七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痛风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解热镇痛药的共性。

2、掌握阿司匹林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与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3、熟悉保泰松、吲哚美辛、吡罗昔康、布洛芬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了解解热镇痛药的复方配伍。了解抗痛风药的分类和作用特点、临床应用

(二)考试要求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镇痛、抗风湿作用及其机制。

2、阿司匹林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3、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吲哚美辛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用途。

4、吡罗昔康、布洛芬的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十八利尿药和脱水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利尿药物分类及其药物利尿作用部位。

2、掌握呋塞米、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熟悉螺内酯、氨苯蝶啶、甘露醇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4、了解利尿药的作用基础。

(二)考试要求

、利尿药的分类及其药物利尿作用部位。

2、呋塞米、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螺内酯、氨苯蝶啶的利尿作用特点、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4、甘露醇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十九抗高血压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掌握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硝普钠的降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熟悉可乐定、哌唑嗪、利血平的见降压机制和主要不良反应。

3、了解其它抗高血压药及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原则。

(二)考试要求

、抗高血压药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2、氢氯噻嗪、硝苯地平、普萘洛尔、卡托普利、氯沙坦、硝普钠的降压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其他抗高血压药物可乐定、哌唑嗪、利血平的抗高血压作用机制及主要不良反应。

二十抗心律失常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2、熟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机制及分类。

3、了解心肌电生理学基础及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4、了解其他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特点、主要不良反应。

(二)考试要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2、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利多卡因、普萘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主要不良反应。

二十一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正性肌力作用药物:强心苷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中*及防治。

2、熟悉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

3、了解其他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二)考试要求

、抗慢性心功不全药物的分类及代表药物。

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临床应用;

3、强心苷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中*防治。

4、β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磷酸二酯酶抑制药,氨力农:钙增敏剂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应用。

二十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自学)

二十三抗心绞痛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及钙通道阻滞药的抗心绞痛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2、熟悉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

3、了解心绞痛的分型及病理生理基础。

(二)考试要求

、硝酸甘油的体内过程、抗心绞痛作用、作用机制、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2、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的抗心绞痛作用及临床用途。

3、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断剂在抗心绞痛方面合用的理论依据及注意事项。

二十四作用于血液及造血器官的药物

(一)学习目标

、掌握肝素、香豆素类、铁剂、叶酸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2、熟悉维生素K、维生素B2、右旋糖苷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3、了解其它抗凝血药、止血药的作用特点。

(二)考试要求

、抗凝血药:肝素、香豆素类的作用、用途、不良反应。比较二者的抗凝作用特点。

2、促凝血药物:维生素K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3、抗贫血药:铁制剂、叶酸、维生素B2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4、血容量扩充剂:右旋糖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二十五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平喘药、镇咳药及祛痰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平喘药的分类及特布他林、氨茶碱、色甘酸钠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2、熟悉镇咳药的作用部位,可待因、右美沙芬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3、了解祛痰药氯化铵、溴己新的药理作用及临床用途。

(二)考试要求

、平喘药作用机制、分类及其代表药物。

2、选择性β2受体激动剂、氨茶碱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及不良反应。

3、倍氯米松、色甘酸钠的平喘作用特点。

4、镇咳药的作用部位,可待因、右美沙芬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二十六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一)学习目标

、掌握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质子泵抑制剂、H2组胺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2、熟悉泻药硫酸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3、了解助消化药、其它泻药及止泻药、利胆药。

(二)考试要求

、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的分类。

2、质子泵抑制剂、H2组胺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3、硫酸镁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

二十七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缩宫素、麦角新碱对子宫的作用、临床用途和不良反应。

2、熟悉前列腺素类药物兴奋子宫的作用特点和用途。

3、了解其他药物。

(二)考试要求

、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比较缩宫素、麦角新碱、前列腺素类三类药物对子宫作用特点以及临床用途的差异。

二十八章性激素类药和避孕药(自学)

二十九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一)学习目标

、掌握糖皮质激素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熟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给药方法。

3、了解促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二)考试要求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生理作用、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及其禁忌症。

2、可的松、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强的松的作用特点。

3、糖皮质激素的用法和疗程。

三十章甲状腺激素和抗甲状腺药物

(一)学习目标

、熟悉硫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

2、了解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二)考试要求

、抗甲状腺药物的分类及药物。

2、硫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常用药物名称。

三十一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

(一)学习目标

、掌握胰岛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常用制剂。

2、熟悉口服降糖药磺酰脲类、双胍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了解其他口服降血糖药物。

(二)考试要求

、胰岛素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常用临床制剂注射用胰岛素和吸入胰岛素等。

2、磺酰脲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常用药物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

3、双胍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临床用途、不良反应。常用药物苯乙双胍。

三十二抗菌药物概论

(一)学习目标

、掌握抗菌药的常用术语概念。

2、熟悉抗菌药的作用机制及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3、熟悉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原则。

4、了解机体、抗菌药物、病原微生物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考试要求

、常用抗菌药物术语、概念:化学治疗、抗生素、抗菌谱、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最低杀菌浓度、化疗指数、抗菌后效应的概念。

2、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分类及耐药产生机制。

3、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三十三章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学习目标

、掌握青霉素G、头孢菌素类的药理作用(抗菌谱)、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半合成青霉素的分类和特点。

2、熟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及耐药机制。

3、了解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作用特点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菌机制及其复方制剂的依据。

(二)考试要求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2、青霉素类药物的分类及各类抗菌作用特点,常用药物;青霉素G的药理作用(抗菌谱)、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3、头孢菌素类的分类及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4、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及常用药物亚胺培南、拉氧头孢、头孢西丁、氨曲南等。

三十四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其他抗生素

(一)学习目标

、掌握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万古霉素类抗生素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了解大环内酯类常用药物。

(二)考试要求

、大环内酯类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林可霉素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3、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十五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和多粘菌素

(一)学习目标

、掌握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共同特点,抗菌谱、抗菌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耐药性。

2、熟悉氨基糖苷类耐药性的产生机制。

3、了解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

(二)考试要求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共同特点。

2、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耐药性及产生机制。

3、常用药物链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的抗菌特点和临床应用。

三十六四环素和氯霉素

(一)学习目标

、掌握四环素和氯霉素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2、熟悉氯霉素骨髓抑制机理。

(二)考试要求

、四环素类的抗菌作用和作用机制;四环素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多西环素药物抗菌特点。

2、氯霉素的抗菌作用和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三十七人工合成抗菌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主要抗菌特点;

2、掌握磺胺类药物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3、熟悉:喹诺酮类和磺胺类的耐药性、主要不良反应。

4、了解硝基呋喃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的抗菌特点及应用。

(二)考试要求

、喹诺酮类药物的共性,常用药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等抗菌作用特点。

2、磺胺类药物共性,常用药物磺胺嘧啶、磺胺异恶唑。

3、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

4、甲硝唑的抗菌作用和临床应用。

三十八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异烟肼、利福平的抗菌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抗结核病药物的应用原则。

2、了解其他二线抗结核病药物以及抗麻风病药物。

(二)考试要求

、异烟肼、利福平的抗菌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抗结核病药物的应用原则。

三十九抗真菌药和抗病*药(自学)

四十章抗寄生虫药(自学)

四十一章抗恶性肿瘤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主要不良反应。

2、熟悉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

2、了解各类抗肿瘤药物的抗瘤谱、不良反应。

(二)考试要求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分类及药物,主要不良反应。

2、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的原则

四十二章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自学)

四十三章组胺受体阻断药

(一)学习目标

、掌握H、H2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二)考试要求

、H、H2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常用药物名称苯海拉明、异丙嗪、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

四十四章维生素(自学)

参考教材:

《药理学》,第3版,谭毓治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赣南医学院普通专升本考试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