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呛咳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有些人吃饭的时候大笑、不专心进食会打呛;有些人饮水太快、太急会出现打呛;甚至有些人讲话太快,被口水呛到了。大多数人都觉得吞咽打呛是小事。吞咽就成了难“咽”之隐,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加上多种疾病的影响,更容易出现吞咽障碍,影响进食饮水的愉悦感。
一、什么是吞咽与吞咽障碍
吞咽是指食物经咀嚼后形成的食团,由口腔经咽和食管入胃的整个过程;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由此产生的进食困难。二、吞咽障碍的常见原因
1、口咽部疾病:咽炎、咽肿瘤、咽喉壁脓肿;
2、食管疾病:食管瘢痕性狭窄、食道肿瘤;
3、神经肌肉疾病:脑中风、老年痴呆、柏金森、重症肌无力、头颅外伤、多发性硬化;
4、与治疗相关的:口、咽、喉的放射治疗,舌头切除、喉部及食道手术、声带瘫痪;
5、精神性疾病;
三、什么是误吸?
误吸(aspiration)指异物经声门进入呼吸道,这些异物包括唾液,鼻咽分泌物,细菌,液体,有*物质,食物,胃内容物等。老年人误吸表现为呛咳、吞咽困难、返酸、嗳气、恶心、呕吐、食物从气管瘘管出来等。四、误吸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口腔粘膜萎缩变薄,神经末梢感受器的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肌肉变性,咽及食管的蠕动能力减弱,这些衰老性、退行性变化容易导致老年人的吞咽功能障碍而发生误吸,所以高龄是老年人误吸的重要因素之一。
2.相关疾病:引起老年人误吸的疾病主要有:1)颅脑病变,如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脑血管病变、脑干受损、颅内压升高、帕金森综合征、癫痫等;2)神经肌肉病变,如急性感染性神经炎,喉神经受损,多发性肌炎,多发性皮肌炎,重症肌无力等;3)咽喉及其邻近部位病损,如声带麻痹,喉外伤,咽喉及头颈部手术,环咽肌失弛缓症,咽食管憩室,颈椎骨性赘生物等。4)呼吸功能不全的病人,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
3.体位:老年患者的体位与误吸有一定的关系,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鼻饲体位在15-30°,会增加反流物及分泌物逆流的机会导致误吸,床头角度40-60°有效减少误吸发生率。
4.进食方式:进食过程过快、过急、过多等都增加误吸的机会。
五、吞咽障碍高风险的陪护注意点
六:成人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急救小知识
1)海姆里克急救法:用于呼吸道异物的排除,主要用于呼吸道完全堵塞或严重堵塞的患者。
急救者首先以前腿弓,后腿登的姿势站稳,然后使患者坐在自己弓起的大腿上,并让其身体略前倾。然后将双臂分别从患者两腋下前伸并环抱患者。左手握拳,右手从前方握住左手手腕,使左拳虎口贴在患者胸部下方,肚脐上方的上腹部中央,形成“合围”之势,然后突然用力收紧双臂,用左拳虎口向患者上腹部内上方猛烈施压,迫使其上腹部下陷。这样由于腹部下陷,腹腔内容上移,迫使膈肌上升而挤压肺及支气管,这样每次冲击可以为气道提供一定的气量,从而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然后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
2)合并症及注意事项
海氏冲击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的危害,尤其对老年人,因其胸腹部组织的弹性及顺应性差,故容易导致损伤的发生,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撕裂及出血、肋骨骨折等,故发生呼吸道堵塞时,应首先采用其他方法排除异物,在其他方法无效且患者情况紧急时才能使用该法。
祝愿大家吃的安心,吃的安全!
内六科护理团队简介:
内六科护理团队共1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人,护师5人。本科学历占46.2%,大专学历占53.8%。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临床护理经验,多人医院、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其中陈嘉丽护师于年圆满完成东莞市老年专科护士培训。本团队积极开展老年患者安全进食管理、老年排便管理,老年营养管理、老年人跌倒预防管理等常见老年病的精准个体化护理,同时广泛开展如火龙罐、穴位贴敷、耳穴埋豆等中医护理技术。本着“以人为本,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传承“南丁格尔”精神,为广大病患者服务。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