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国胸外科发展简史
TUhjnbcbe - 2021/3/26 10:51:00
安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g/151208/4739411.html

引用本文:高尚志,刘彦国,耿庆,等.中国胸外科发展简史.中华外科杂志,,53(1):27-32.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祖国医学对民众的保健事业及民族繁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外科学却一直是她的薄弱环节,自明清以来仍然处于缓慢发展甚至停滞的阶段;尤其是在胸外科方面,一直少有记载。

随着西方医学的发展迈入现代外科学时期,其开始呈现出不同特点:现代外科学立足于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等基础科学,同时以实验外科为手段来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问题。

胸外科手术具有风险大、创伤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对麻醉及呼吸控制要求严等特点,是外科学中起步较晚的一个学科。我国胸外科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时间上稍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至今已经发展成为具有卓越成就、欣欣向荣的学科。

探索尝试(—)

年,董秉奇(—)在上海工医院率先开展肺结核的外科治疗,在13个月中做了例胸廓成形术治疗肺结核,病死率仅1.7%,明显低于国外报道。

年9月21日,医院用肺门止血带法为1例22岁的女性支气管扩张患者成功施行了左肺下叶切除术,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的肺叶切除术。

年3月14日,张纪正(—)在北平协和医学院,使用肺门血管支气管分别处理法为1例49岁男性肺癌患者成功实施左全肺切除术,这是我国首例全肺切除术。

年初至年底,我国胸外科奠基人之一*家驷(—)在上海国防医学院、医院医院共开展了50例肺切除术,病种包括肺囊肿、肺癌、肺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等肺部外科常见疾病。

在食管外科方面,年4月26日,年仅30岁、医院主治医师的吴英恺(—)在麻醉医师马月青的配合下为1例58岁的男性食管癌患者成功实施了经胸食管癌切除术及胸内食管胃弓下吻合术,这是国内首次报道的食管手术,仅比西方同类手术报道晚2年。但年以前,国内食管手术仍然开展较少,且术后病死率较高。

在胸部创伤方面,年张超味在我国首先对1例右心室刺伤的患者成功进行了修复,这是国内首次有记载的严重胸外伤患者的成功手术治疗。

这些手术在当时中国国内具有开创性,在国际上也较为先进。在当时国内时局混乱、医疗设备缺乏以及人们对胸部疾病和手术认识不完善的情况下,我国胸外科的先驱者能勇于挑战、不畏艰辛开展胸科疾病的外科治疗,确实难能可贵。

初具规模(—)

年新中国成立,国内有了比较稳定的*治局面。面对百废待兴的祖国,*和*府始终关心着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对医疗保健事业增加投入。肺结核是当时威胁人民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受到了*府的高度重视。受当时医疗条件及认识的限制,手术是肺结核治疗的常用手段。这一时期国内各地从上到下纷纷建立起结医院,胸外科事业因此得到了迅速、蓬勃的发展。同时肺癌、食管癌、气管疾病的诊疗也逐渐受到重视,相应业务的开展迈入了新阶段。我国的胸外科事业在这一时期得以迅速普及与发展,手术病种逐步扩大,手术例数大大增加,填补了大批国内空白,学术交流活动频繁,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胸外科人才。

年,中华医学会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选举胸外科专家吴英恺担任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家驷担任司库,随即组织开展了结核病外科治疗等相关专题的调查研究。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会,其中吴英恺任秘书,*家驷、董秉奇担任常务委员。之后,在中华医学会的组织下,我国胸外科工作者对外交流日益活跃。年,吴英恺和*家驷共赴莫斯科出席苏联外科学会第二十六届全苏会议,并作了“食管癌与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肺结核病的肺切除治疗”的学术报告。同年,吴英恺作为新中国会员代表参加了国际外科学会委员会。年,吴英恺在墨西哥城召开的国际外科学第十七届大会上做了题为“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的报告。年,时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的*家驷应邀出席在莫斯科召开的苏联医学科学院第十五届大会,并当选为苏联医学科学院院士。年第八届国际肿瘤大会在莫斯科举行,吴英恺、*国俊、李光桓、高润泉、张玮等在大会上报告了“华北地区食管癌发病情况的调查研究”和“食管鳞状上皮癌切除治疗的远期结果”,受到了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年,吴英恺出席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的国际外科学会第二十届大会,并做了题为“选择性低温体外循环”的报告。通过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既展现了新中国胸外科取得的成就和医务工作者的风采,又将国外最新的科学进展和临床经验带回国内,促进了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在肺外科方面,年,顾恺时(—)医院开展膈神经麻痹术及胸廓改形萎陷疗法治疗肺结核,开展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和肺脓肿。年他开创了骨膜外塑胶球填塞术治疗双侧空洞型肺结核,这在世界上属于首创,并且得到了苏联科学院院士、胸外科权威安切罗瓦的极高赞誉。年,邵令方(—)医院对肺结核患者率先开展了胸腔内粘连松解术,提高了人工气胸治疗肺结核的效果,使空洞闭合率及痰结核分枝杆菌阴转率超过95%。年,邵令方又改革气管残端缝合方法,对大支气管采用细肠线作连续双层缝合,丝线结扎肺段支气管后包盖肺组织,大大降低了肺结核患者肺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发生率。肺癌方面,年*家驷即开始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而呼吁;年,上医院石美鑫(—)在总结16个中心例病例后提出,肺癌应早期诊断手术切除后才能获得较好的预后。在此之前,针对肺恶性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术后生存年限较短,乃与肿瘤发现较晚有关。年顾恺时提出,采用扩大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既应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保障呼吸循环功能,同时又应最大范围清除引流淋巴结;医院苏应衡分析例肺癌患者,提出在肺癌的外科治疗中肺叶切除术效果并不比全肺切除术差。

食管外科方面,我国食管手术以及对食管癌的认识及治疗水平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并走在了世界前列。年,*家驷在上医院为1例因化学灼伤造成长段食管狭窄的患者成功施行了国内首例食管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此后他又率先将该术式应用于上段食管癌并取得成功。年,陈兆昌、李灏提出经右侧进胸有利于中段食管癌的切除。年,医院李温仁在国内首次成功施行结肠代食管术,至年他共报道24例结肠代食管术;20世纪60年代初,高尚志、姚震等在湖医院也完成该手术;年,顾恺时也开展了结肠代食管术治疗晚期食管癌。这些在国内均属于较早的一批。

年,吴英恺提出食管癌分型:蕈伞型、髓质型、溃疡型、缩窄型,为食管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依据。

年4月,“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科研协作组”成立大会在中国医医院召开。河南医学院杨文献、沈琼、刘芳园,医院李光恒,医院张毓德,医院曹献庭,中国医医院吴英恺、*国俊参与了大协作,拉开了我国在食管癌高发地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食管癌防治研究的序幕。之后他们各自在选定的高发区开展食管癌的普查。不久,河南医学院病理科医师沈琼在世界上首创食管气囊拉网细胞学诊断方法,为早期诊断提供了简易的手段。在河南省安阳市林县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食物“粗、硬、热、快”与食管癌形成有关。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发现,70%以上的受检者有慢性食管炎,加上食物中缺乏维生素A和C,均可能引起食管上皮过度增生,终成癌变。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所等研究单位在林县测出,水及粮食都含致癌的亚硝胺是一个主要致癌因素。年以来,医院在基层积极开展食管癌手术治疗。由于较多患者在现场普查中被早期发现,早期手术,因而术后5年生存率平均高达44%。被下放到该院的邵令方曾报道余例属于一期食管癌的病例,经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为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水平。年,*国俊统计了9个中心例食管切除术,结果显示吻合口漏发生率4.3%,吻合口漏病死率57%,认为吻合口漏是当时食管手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年*国俊提出,食管手术并发乳糜胸后应在患者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前尽早开胸手术结扎胸导管;术前放疗能显著提高手术切除率,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华北四省一市食管癌防治科研协作组带动了全国各地食管癌的防治研究,也为多省市多单位开展医疗科研大协作积累了良好经验。

这一时期我国对胸外科其他疾病如气管、纵隔疾病的诊疗水平也有所突破。年,中国医医院*国俊使用细丝线间断缝合法做对端吻合术治疗1例外伤性右主支气管断裂的患者成功,此为我国首次文献报道的气管手术。年,上医院王一山为1例肺结核患者行右上肺叶切除+支气管狭窄部切除及对端吻合术获得成功。

年,医院*偶麟(—)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气管上段和喉切除造口术,并在后来全心投入气管外科的研究与实践,大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首先开展了隆突切除术、袖状全肺切除术、气管隆突切除重建术、气管支气管成形术、气管开窗术等高难度手术,逐步形成并发展了我国气管外科。他还为一例长段气管缺损的患者施行了右侧支气管倒置、颈部造口术代替长段气管缺损的手术,这是世界上首次施行的支气管倒置替代气管术,得到了美国哈佛医学院世界著名气管外科专家Grill教授的赞誉,为我国气管外科在国际医学领域争得了荣誉。

20世纪50年代,国内胸外科专家吴英恺、吴公良、*孝迈等集中于中医院,组成了胸部创伤专科医疗组,开展胸部创伤的专科手术治疗,为我国胸部创伤救治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年,傅尧箕在我国首先开展纵隔镜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

—年,吴英恺负责组建了我医院——医院(现中国医学科医院)。年11月,医院成立,首任院长*家驷,副院长为兰锡纯和顾恺时。顾恺时率先倡导组织全国胸心外科医师进修班,从年开始,每年一届,为我国胸心外科界的人才储备和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年以后全国各地医院,我国的胸外科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生机勃勃的景象。

—年是我国胸外科事业迅速普及壮大的时期。尽管这期间我国的胸外科临床水平与国外比较仍有差距,但并不很大,而且处于欣欣向荣的态势。这一阶段可以称为我国胸外科发展历史上的第一个*金阶段。

停滞不前(—)

“文革”十年浩劫干扰了国内几乎所有行业的发展与秩序,严重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医院的胸医院的临床业务和科学研究被迫终止,甚至不复存在。建国初期我国胸外科事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局面被*治斗争所破坏,专家和医务工作者遭到迫害,我国胸外科的发展停滞不前。但此时国外胸外科领域却涌现出了许许多多新的检查及诊断技术、新的手术方式、新的学术经验,而我国胸外科全面停滞,损失惨重。这导致国内的胸外科实力再次与西方国家拉开较大差距。

其中值得赞许的是辛育龄领导的针刺麻醉肺切除手术研究获得了成功,将最初针刺麻醉需应用36个穴位简化到只需2个穴位即可完成肺切除手术。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由其负责为外宾演示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并获得了成功。

年,刚刚摆脱“牛棚”的邵令方发明了我国独特的食管胃吻合器,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吻合器的基本原理与现代西方国家制造的消化道吻合器基本一致。机械吻合器的使用使食管和胃之间难度最大的缝合由手工操作变成机械操作,不仅缩短了手术时间,而且减少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可以称得上是食管外科的一项革命性进展。

“文革”中我国各个行业对外交流都受到极大限制。年吴英恺出席了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外科学会第二十五届大会,并当选为—年度国际外科学会副会长。

恢复壮大(—)

年,第一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召开,我国各项事业逐步进入正轨。停滞了10年的胸外科事业逐渐恢复并且壮大,迎来了又一个迅速发展和提高的大好时期。这一时期我国胸外科事业不仅走出了动乱的阴影,迅速恢复,而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骄人的成绩。年美国医学会第75届医学教育会议授予*家驷世界杰出医学教育家奖,是我国胸外科界的一大荣誉。

年,在*家驷、吴英恺、兰锡纯、吴公良等老前辈的提议倡导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成立,开始征求稿件;年,经有关部门批准,《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年10月初,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成立大会在沈阳召开,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就此宣告正式成立。首任主医院的心脏外科专家苏鸿熙担任,副主任委员由石美鑫、孙衍庆和*国俊担任。同时在沈阳还举办了为期11天的胸心血管外科学习班。年11月,在刚刚成立的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的医院的支持下,我国第一次胸心血管外科国际讲习会成功召开,世界著名胸外科专家Lillhi、KirklinJ、RossD等悉数出席,就此拉开了我国胸外科学界与国外同道开展大规模交流的序幕。年11月,中华医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普胸外科学术会议,会议详细讨论了食管外科、肺癌外科、肺移植、胸腔镜外科、胸外伤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进展。老一辈胸外科专家吴英恺、邵令方、*国俊、刘琨等均到场,并做了演讲或发言,对国内普胸外科事业的发展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之后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更加致力于与国际主流学会合作,以扩展中国胸心外科的国际影响力,与美国胸心外科学会、欧洲胸心外科学会等建立了官方联系,学会的国际影响力逐年显著提高。

自成立以来,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和《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大量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国内胸外科的发展,推动祖国的胸外科融入世界。

一、食管外科方面

我国食管外科很早就走在了世界的前列。20世纪80年代,吴英恺与*国俊合著的《食管癌和贲门癌》一书,由德国著名的SpringrVrlag出版社出版,成为国际上食管癌的权威性著作。年他与*国俊联名在美国胸心外科年会上作了题为“中国食管癌研究及外科治疗—年进展”的报告,受到热烈欢迎和强烈反响,这标志着我国食管外科真正走向国际讲坛。

医院的张涤生与医院*偶麟合作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血管,实施了7例游离空肠移植替代食管,均获成功。年,医院刘琨作为内地的唯一代表赴香港参加亚太地区第七届国际胸部疾病学术会议,在会上介绍了由他设计的“隧道式”胃食管吻合术。“隧道式”胃食管吻合术使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降至0.87%,是当时全世界报道的胃食管吻合口漏发生率最低水平。这一技术被载入多种教科书,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年,河医院张毓德报道世界首例胃腔内弹力环扎吻合术,这种方法可进一步降低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与此同时,消化道吻合器开始被普遍接受采用,国内也有厂家开始设计生产。医院汤澧源报道,应用国产吻合器进行食管手术消化道吻合,吻合口漏发生率较手工缝合明显下降。

年,湖医院高尚志率领团队完成课题“食管一层吻合术的实验研究和临床意义”,结果显示该术优于两层吻合术。后来食管一层吻合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从而改革了传统的两层吻合术。

年,寿化山报道改进的肌层内“隧道式”胃食管吻合术从年起应用例,无1例发生吻合口漏。0年中医院张汝刚报道23例保留迷走神经干的中段食管癌根治术,认为此术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我国在食管良性疾病及食管生理功能检测方面比西方发达国家落后几十年。河北医院王其璋自年开始从事食管良性疾病研究工作,并于年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食管功能检查室,开展了各种食管疾患的功能检查和食管良性疾病外科治疗的研究,启动了我国食管研究的新篇章。以后,他和邵令方积极奔走,组织全国食管良性疾病学术会议。在他们的努力下,于年举办了首届全国食管良性疾病学术会议。

二、肺外科方面

20世纪80年代以后,肺叶切除术已经取代全肺切除术成为肺癌根治的标准术式,再加上支气管成形术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肺恶性肿瘤的手术适应证。术后辅以放化疗等抗肿瘤综合治疗,进一步提高了肺癌的远期疗效。20世纪90年代以后,气管、隆突、支气管成形术,以及肺癌侵及血管的外科手术也陆续开展,支气管成形术、肺动脉成形术已经在不少单位取得了丰富经验。肺减容术、肺移植手术也在一些单位先后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年,中国医医院*国俊在分析50例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后提出,为保证原发肿瘤得到彻底切除,支气管切缘应距肿瘤1cm以上。年,中医院汪良俊分析例病例并提出,目前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是肺癌治疗的首选方案,常规肺叶切除术是首选术式。年医院丁嘉安报道17例病例,认为气管隆突切除及重建术对侵犯隆突的肺癌效果肯定,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年王俊在医院完成了国内首例肺气肿肺减容术。

在肺移植方面,年,医院辛育龄为2例肺结核患者施行肺移植术,遗憾的是2例患者后因急性排斥及感染无法控制,分别于术后7及12d接受移植肺切除,均未能长期存活,但他开创了国内肺移植手术的先河。年,首都医科医院陈玉平为一位肺纤维化的患者进行了单肺移植术,术后存活了5年11个月,这是我国首例长期存活的肺移植术。年,陈玉平完成国内首例双肺序贯移植术并获长期存活,这是我国肺移植外科的重大突破。0医院张国良报道2例下肺静脉移植于上肺静脉成功,提出自体肺移植术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保全肺组织的根治术式。4年12月28日,陈医院在我国首次成功开展了非体外循环下序贯式双肺移植术。近年来,我国肺移植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三、胸外伤方面

20世纪70年代,第三*医大学王正国首先对肺爆震伤发生机制和救治进行研究,并取得较好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胸部创伤的住院病死率已由抗美援朝战争中的9.8%下降到4.9%。20世纪90年代,第三、四*医大学分别建立了胸部火器伤的动物实验模型,开展了胸部枪弹伤和爆炸伤的实验研究。90年代以后,我国胸部心血管创伤的临床救治工作有了很大提高,急诊医学受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胸外科发展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