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3/26 10:52:00
概述建立人工气道的首要目的是维持呼吸道通畅,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并对呼吸道进行保护,防止误吸,引流气道分泌物。尤其自主呼吸微弱或呼吸停止患者可通过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紧急情况下,应首先保证患者有足够的通气及氧供,而不是一味地强求气管插管。此时一些简单的气道管理方法能起到重要作用,甚至可以避免紧急情况下的气管插管。1适应症人工气道适用于:1.呼吸停止。2.急性呼吸道梗阻。3.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4.气道缺乏保护性反射,有较大误吸可能。5.呼吸衰竭引起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需行正压通气治疗。2禁忌症上呼吸道完全阻塞或有严重创伤。人工气道的建立1准备插管前先清除口咽部和鼻腔的分泌物,取下可拆除的义齿。2方法1.经口腔明视气管插管的方法(1)将管芯插入气管导管,管芯尖端不超过导管的尖端,将导管前端弯曲,以便导管沿会厌后面插入,尤适于插管困难时应用。(2)患者肩背部垫一枕头,使头向后仰,使其口张开。一手持喉镜自口角放入口腔,将舌推向另侧,然后徐徐向前推进,显露悬雍垂。这时,将喉镜移至正中,向上提起下颌,并将喉镜继续向前推进,直至看见会厌为止。(3)手稍用力将喉镜略向前推进,使叶片前端进入舌根与会厌角内,然后将喉镜向上、向前提起,即可显露声门。(4)右手执气管导管,使其前端自口角进入口腔,对着声门,以一旋转的力量轻轻经声门插入气管,于导管进入声门后再将管芯退出,然后再将气管导管送入至适当的部位(通常导管尖端与门齿的距离为24cm左右)。(5)安置牙垫,退出喉镜,观察导管外端有无气体进出。若患者原已呼吸停止,可接简易呼吸器、呼吸机予以控制通气,观察胸部有无起伏运动,并用听诊器听双肺呼吸音,以确定导管位置是否正确。(6)导管外端和牙垫一并固定于患者口腔外。2.经鼻腔盲探插管术的步骤(1)事先检查鼻腔是否通畅。插管前经鼻孔滴入缩血管药,并于导管外涂抹润滑剂。(2)当导管前端过鼻后孔后,在管端接近喉部时,术者以耳接近导管外端,随时探测最大通气强度并将导管插入气管。必要时可借助喉镜在明视下确认声门,用插管钳夹住导管前端送进气管。3.气管切开将气管导管更换为气管切开的适宜时机,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通常为减少喉功能失常和损伤,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在经喉插管1~3周考虑实施气管切开。3注意事项注意防治并发症1.插管过程中的并发症(1)心脏骤停。(2)机械性损伤。(3)气管导管误入主支气管。(4)气管导管误入食管。(5)误吸。2.气管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1)口、鼻腔溃疡。(2)口腔蜂窝织炎,鼻窦炎。(3)喉、气管损伤。(4)气管导管扭曲、阻塞。(5)支气管-肺部感染。3.拔管时的并发症(1)气管、喉痉挛。(2)声带损伤。(3)误吸。(4)拔管后气管萎陷导致窒息。4.拔管后延迟并发症(1)喉或声门下水肿。(2)咽炎或喉炎。(3)喉、气管狭窄。转自:医生站来源:人工气道编辑:陆奕然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