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良好呼吸的前提下稳定喉头观察声音有挤、卡现象的初学者,其发声一般都伴随着跑喉头这一现象,特别是在唱上行音阶时。这也是人们一种生理上的自然习惯,一种本能的保护。演唱高音正确的发声方法是削减振源体(即用轻机能)把原来的共鸣管道变细、变窄、变长,这要经过长期训练方能取得的。未经过后天训练的人在这个时候共鸣管道除了变细、变窄外,本能的会缩短共鸣管道以求提高基音的震动频率,于是喉结就会往上提,将喉咽腔压缩到十分狭窄的地步,从而发出高音。这导致喉咽腔这个最好的共鸣管道被压缩,于是发出来的声音就缺乏这部分空间的共鸣,同时,由于喉结的上提造成了喉部各肌肉平衡力量的破坏,声音经声带发出的走向只能直接指向口腔,这样发出来的声音自然是苍白的缺乏艺术表现力的。稳定喉头,打开喉咙
运用“打呵欠”的办法稳定喉头。打开喉咙是声乐界尽人皆知的有效方法。人在“打呵欠”时喉头会自然下降稳定,同时,软腭也会自动抬起,咽管(咽腔:鼻咽腔、口咽腔、喉咽腔)随着“打呵欠”的动作拉开了上下的距离,扩张了腔体的空间容积,使声音的共鸣通道宽敞而又通畅,给声音和气息的流通打开方便之门。另外“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歌唱发声,是类似“打呵欠”状态稳定喉头打开喉咙最有效的方法。“打呵欠”的目的是“打开喉咙”,使喉头稳定在低喉位上让声带在拉紧的架势下积极工作。但是训练中很难在歌唱发声的整个过程中,始终维持“打呵欠”的状态。然而,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不仅能使歌唱者的喉头很容易地稳定在低喉位上,而且可以自如地、松弛地“打开喉咙”。只要歌唱者在歌唱发声的全过程中,能够自始至终保持这种“吸着唱”的感觉,就能始终保持低喉位“打开喉咙”的状态。再有要稳定喉头可采取心理和生理相结合的办法:即心理上可这样想象,声音是从肚脐处发出,也就是说把声源部分想象得很低,并且随时注意保持肚脐发出的声音(实际上是喉咽腔发出的声音)。这里有个正确区分喉音和喉腔共鸣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个问题,才能大胆使用喉咽腔共鸣,使声音充满金属感、丰满性。喉音是声带在发声时受到某些肌肉的压迫而造成的声音,而喉腔共鸣则是声波在喉部空间中产生共鸣而形成的音响效果,它是歌唱共鸣中不可缺少的。在生理上还可利用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等肌肉控制喉头的稳定和下降。
1、“打开喉咙”
是声乐学习中常提到的名词,有的老师主张不要用“打开喉咙”,应该用“松开喉咙”。其含义就是:歌唱时喉头应该处于吸气时的位置。喉头不能往上跑,喉头附近的肌肉不能紧张,不能挤卡,或者说,不要捏着嗓子唱,喉咙里的感觉应该是打开的状态、松开的状态。不论唱法、不论男女、不论高低声部,都是这样要求的。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唱歌的时候,喉咙有挤卡、捏的动作,随着声音的提高,喉头也跟着往上跑。就是平时人们说的:用嗓子“使劲唱”的现象,打开喉咙就是针对这种现象提出来的。要求歌唱时,喉咙要打开,或者说要松开,都是一个意思。我们在吸气时,喉头是下降的,喉咙是打开(松开)的,歌唱时就要保持这个状态,所谓“吸着唱”,或者说:歌唱时“保持吸气状态”,都是说的这个意思,就是要求歌唱时要“打开喉咙”,要“喉头稳定”。
2、要求歌唱时“打开喉咙”或“松开喉咙”,其实质就是要求歌唱时要“喉头稳定”。或者说,喉头在歌唱时要处于较低的位置,不能随着音高的提高而往上跑。喉头的稳定,在声乐学习中是个重要问题,因为喉头的位置影响声音的质量,喉头位置较低时,气息通畅,有胸声共鸣,声音宽厚;喉头位置高、挤卡,唱的音越高,声音越细、越窄,这种声音不够丰满、表现力差。因此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喉头是否稳定,已经成为判断声乐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凡是喉头不稳定的人,其声乐水平很难提高,因而也就很难进入专业声乐队伍。
3、为什么歌唱时喉头要稳定呢?
因为人的喉咙里有两个“管子”,一个是食道(在后边),一个是气管(在前边),“会厌”是气管上方的一个“盖儿”,人在吞咽食物时,喉头上提、舌根后退,会厌后倒,盖住气管,食物进入食道;吸气时,喉头下降,会厌竖起,空气进入气管。由此可见,只有当会厌竖起来的时候,气息才能通畅,如果歌唱时喉头上提,会厌必然后倒,盖住气管,气息就不会通畅,所以,歌唱时应该让喉头下降,喉头下降会厌才能竖起,会厌竖起,气息才能通畅,气息通畅才有利于歌唱。所以,歌唱时要求喉头必须稳在较低的位置。另外,从喉头里面的声带到嘴这一段,是歌唱的共鸣管道,喉头如果上提了,这个管道的长度就要变短,喉头下降了,这个管道的长度就要变长,这虽然也可以起到调节共鸣管的目的,但是研究证明,这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好的办法是让管道的长度不变,只调节管道的粗细,使管道的长度和管道的粗细成一定的比例,这样才能够得到最理想的共鸣。所以要求喉头必须稳定。
4、平时人们说话时喉头是上下移动的。
没有学过声乐的人,大多数喉头都是随着音高而上提的,就是说不能做到把喉头稳定在较低的位置,如果要求他歌唱时把喉头稳在较低的位置,他会感到困难,有的老师也没有要求学生必须把喉头稳定较低的位置,学生由低音转唱高音时,喉头就往上跑,老师没有指出这样不好,学生也就很欣赏他自己挤卡出来的那种“亮音”。有的人也认为他嗓子好,并大加夸奖,学生听到夸奖了,当然就更不知道喉头上提是他自己歌唱时的毛病了。我要提醒这位同学,你如果不能及早地发现自己的毛病,并设法改正,唱的时间长了,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形成了习惯,就更不好改正了。解决喉头稳定的问题,对有些人来说,确实是个困难的问题,但是它不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必须认识到解决它的重要性,并下决心按老师的要求,一点一滴地进行练习,最终肯定是会解决的。
5、现在人们都知道有三种唱法,
这三种唱法对喉头放下来的要求不同,其中美声唱法要求喉头必须放下来,放到最低的位置,民族唱法不要求非得放的那么低,要根据歌曲的风格来掌握喉头的位置,通俗唱法对喉头没有要求必须放下来,也是要根据歌曲的要求来决定喉头的状态,但是,不论哪种唱法,歌唱时气息都要通畅,喉头附近的肌肉都不许僵硬、紧张、挤卡。必须认识到:下巴紧张、僵硬,喉头上提、挤卡、捏着嗓子唱的方法,绝对是错误的。
6、一般人在唱上行旋律时,思想是往上想的,喉头就象是上台阶,随着音的提高而提高。为了保持喉头的稳定,从心理上说,唱上行旋律时,思想应该往下想,要把注意力放在喉头的下降上,放在保持吸气状态上,也就是说,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嗓子上,唱高音不是用嗓子勒着唱,而是打开喉咙,用气息唱。有喉头上提习惯的人,最好不要急于唱高音,一定要在唱中低声区的音时,喉头能够稳定之后,再逐渐向上扩展音域。高音声部的歌者,如果能有意识地学唱中低声部歌者的音色,也有利于喉头的下降。注意!喉头的下降不是用舌跟下压喉头,不是撑者喉咙唱。
7、人在咳嗽时,锁骨上喉头下两侧的肌肉有个膨胀的动作,我们在说或唱“u”的时候,这两块肌肉也是膨胀的。这两块肌肉的膨胀,就是使喉头下降的动力。所以,我们必须锻炼它,使之发达、有力量,锻炼的方法就是说“u”,说一次就锻炼一次,说的时候下巴要放松,下巴不许故意向下使劲,要用气息说“u”,每说一次都要注意体会那两块肌肉膨胀的感觉和喉咙里松开的感觉,做的次数多了,就会知道“打开喉咙”或者说“松开喉咙”的感觉了。以后在唱的时候,就有意识地让那两块既肌肉膨胀,喉头就可以稳定了。喉咙就打开了。既然唱“u”的时候,喉咙是打开的,喉头是放下来的,那么我们就应该多用“u”,来作发声练习。在练唱别的韵母的时候,就用唱u的状态来唱,逐渐就可以使喉头稳定了
为了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和用力的部位,贝基先生在讲学中用了很多具体手段,这些手段都是比较容易体会的,而且也都是卓有成效的。歌者在练习时可以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用多种手段去体会。1.打哈欠是体会打开喉咙的最简单的途径。……“有种办法能把喉咙打开,当你困了,一面讲话一面打哈欠,这时喉咙就打开了。”……“要防止打哈欠打得太过头了,那样会使声音太靠后。”2.找到胸部的支点有利于打开喉咙。……“唱歌时声音是从咳的地方发出来的。”……“声音是从两锁骨中间那里发出来的,声音要深”,“声音是从喉咙最底部发出来的。”……3.模仿嗓子宽的人歌唱有助于打开喉咙。……“模仿嗓子宽的人去唱,不要模仿那人的音色,主要模仿他的技术。做为技术无论对哪一个声部都是同一的要求。”4.不张大嘴唱歌可以迫使喉咙打开。5.大笑和哭也有助于打开喉咙。6.向后仰头常可以找到打开喉咙的感觉。
谢谢亲的转发分享支持!欢迎在下方留言!辛苦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