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喉气管炎作为一种危害家禽养殖的严重呼吸道疾病,其最早发现史可追溯至年美国罗德岛一农场。但最初因我们对其认知不足及其发病症状等影响,最初被误认为传染性支气管炎(IB)。直至年,美国兽医协会基于大量的研究才最终命名为传染性支气管炎(ILT)。该病现已成为影响全球家禽业养殖的一种重要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对部分地区或国家的造成严重危害。该病在我国最早报道可追溯至年,但相关文章指出我国新疆可能于60年代初期即存在该病流行情况。
Part
01
病原学特性介绍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属于疱疹病*属,α疱疹病*亚科,传染性喉气管病*属,有囊膜,为双链DNA病*,病*形态为20面体。对常见消*剂敏感。
传染性喉气管炎病*侵染机体后的繁殖方式需要经历如下过程:
ILTV与宿主细胞结合
与宿主细胞膜融合
核衣壳释放到细胞质中
病*DNA通过核孔进入
DNA分裂单位长度和核衣壳组装
转录和复制
核膜内侧迁移出
细胞质中聚集
通过胞裂解或膜融合和胞外分泌释放
ILTV感染后排*周期一般为23天左右,最早可见感染后5天左右可出现临床症状,感染后6天机体排*达到高峰。详见下图。
▲GuillermoZavala(点击查看大图)
Part
02
临床剖检症状
根据临床发病情况的严重程度,该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温和型。对于不同类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其致死率从低至1-2%到大于50%不等。
一般剖检病变情况如下:
大体病变可见于结膜和整个呼吸道,常见于喉头和气管。病变轻微时,喉头与气管只见过量的黏液。病变严重时,可见出血和/或白喉样病变。白喉样病变常见于整个气管。
严重案例初期可见黏液性炎症,随后出现变性、坏死和出血。出血严重时在气管内形成血块,血块或混于黏液及坏死组织中。炎症可沿支气管向下扩散到肺脏和气囊。
温和型ILT发病时主要病变为结膜和眶下窦水肿、充血以及黏液性气管炎。
Part
03
疫苗分类
人类在与病*长期博弈的过程中,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尤其免疫学在人类及其他物种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当前养殖从业者可以使用不同类型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来有效防控该病,如鸡胚源性传喉活疫苗(CEO)或细胞源性活疫苗(TCO)或基因工程活疫苗(鸡痘载体传喉活疫苗(rPOX)或火鸡疱疹载体活疫苗(rHVT)。
那么,对于该病疫苗的历史发展情况和疫苗种类及优缺点还需我们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识。
接下来就该疾病疫苗发展历史及特点作如下分享:▲传喉疫苗进化史
▲不同疫苗的不特点(来源于GuillermoZavala)
温馨提示:疫苗要选择由SPF生产,洁净的疫苗。不要变成买“一送一”哦!
Part
04
预防与控制
对于当前传染性喉气管炎田间发病情况频现,除传统认为长日龄鸡只易感染该病外,近些年白羽肉鸡养殖过程中也有相关发病并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例。鉴于当前该病的发病情况及于是,相关现场从业者期望通过快速和有效的单一手段在短时间内来解决该问题,期望可以该病潜在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但基于科学合理的防控角度,对任何一种传染病长远的防控措施与策略需要借助多方面,多角度的成体系的策略才能长久和全面的起到防控效果。对于该病田间防控仍建议立足以下几点来进行开展策略。
一.管理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2.依靠完善的生物安全策略:
预防生产过程中交叉环节的潜在污染。
加强对野禽和啮齿动物防控。
饲养环境的消*。
二.免疫接种:
1.建议在疫区开展免疫。
2.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
弱*疫苗(CEO和TCO)。
灭活疫苗(保护效果不确实。实验室研究)。
基因工程疫苗。
三.治疗措施
1.无有效药物可减轻病变或减缓发病症状,只能控制细菌继发感染。
2.在未免疫鸡群确诊爆发疫情初期,可酌情对未感染鸡群进行免疫。
重要提示
弱*疫苗因其在田间有滚动效应,全进全出和集中免疫是避免/降低免疫反应的有效措施,另外,同一地区的鸡群应保持一致的ILT免疫策略。
本文为科普性文章,涉及具体免疫及治疗方法,应据当地法律法规进行。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