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颈气管狭窄成形术优点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尚云晓毛细支气管炎诊治的新思考
TUhjnbcbe - 2021/7/3 21:13:00

编者按年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呼吸分会场专题学术交流,体现了近年我国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时代特点以及儿科呼吸领域疾病诊治进展:非感染性疾病显著增多,新的病种不断出现,对疾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显著提高。今天与各位读者分享中国医院尚云晓教授的报告内容。

?尚云晓教授

撰写

中国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尚云晓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病变部位在毛细支气管(主要在直径为75~μm的气道)的炎症性疾病。2岁以内多发,其中2~6个月婴儿的发病率最高。多见于冬春两季,散发,有时亦呈流行性。以流涕、咳嗽、阵发性喘息、气促、胸壁吸气性凹陷、听诊呼气相延长、可闻及哮鸣音及细湿啰音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多由病*感染所致,其中呼吸道合胞病*(RSV)为最常见病原。此外,副流感病*、腺病*、鼻病*、肺炎支原体等也可引起,也可出现混合感染。病理改变主要是病变部位的细支气管黏膜肿胀,黏膜下炎性细胞浸润,黏膜上皮损伤脱落,黏液分泌增多;毛细支气管可有不同程度的痉挛。由于毛细支气管的管壁较薄,故炎症易扩展累及周围的肺间质和肺泡,形成细支气管周围炎。RSV侵袭毛细支气管后,致使病变部位黏膜上皮损伤、脱落,黏膜充血、肿胀,黏液分泌增多;加之同时伴有毛细支气管的不同程度痉挛,最终导致病变部位的毛细支气管部分或完全性阻塞。病变轻者,炎症消退后渗出物被吸收或咳出而愈复。少数病变重者可因管壁的瘢痕修复,管腔内渗出物发生机化,使细支气管闭塞,形成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慢性肺疾病、6个月以下婴儿、免疫功能低下、缺乏母乳喂养、被动吸烟、居住拥挤、幼儿园长托等是本病的高危因素。

由于本病主要靠临床诊断,尚无特异的确诊检查,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非常容易出现误诊误治。如哮喘的首次发作或病*感染诱发的喘息等,很可能被诊断为毛细支气管炎,进而导致了一系列针对哮喘的试验性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或是激素治疗;但是,这两类药对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非常有限,并且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及治疗费用。此外,还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也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如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喉/气管/支气管软化症、RSV性肺炎、粟粒性肺结核、先天性气道或血管发育异常、胃食管反流、气管食管瘘、百日咳、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充血性心力衰竭、异物吸入、囊性纤维化等。

毛细支气管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对症支持治疗。支气管舒张剂及糖皮质激素在本病治疗中的疗效尚不确切。全身性糖皮质激素不推荐常规应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或β2受体激动剂可作为尝试性治疗,如症状无改善,不建议增加剂量继续使用。3%高渗盐水雾化治疗的有效性尚未明确,住院患儿在严密监护下可试用,若使用时咳喘加重,需立即停用。抗病*药物如利巴韦林,不推荐常规使用。近年来国内多中心研究显示,在疾病早期(72h内),雾化应用重组人α干扰素(IFNα)进行抗病*治疗,对减轻症状及缩短病程有一定的疗效;IFNα1b2~4μg/(kg·次),2次/d,疗程5~7d;IFNα2b10万~20万IU/(kg·次),2次/d,疗程5~7d。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在重症患儿或上述治疗方法无效时考虑应用。静脉注射抗RSV单克隆抗体对高危婴儿(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和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发作者有较确切的预防作用。

毛细支气管炎与日后发生哮喘的关系也备受

1
查看完整版本: 尚云晓毛细支气管炎诊治的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