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插入气管套管,并通过气管套管呼吸的急救手术。
气管切开普遍发生在呼吸系统、神经系统以及鼻咽喉器官病变等疾病。气管造口术可能导致患者及其家人的沟通,饮食和生活问题。
气管切开带来了繁重的治疗和护理工作,也延长了患者的康复进程,气管切开的并发症是患者死亡以及医疗负担的重要原因。气管切开的患者存在呼吸、吞咽以及言语功能和心理障碍,请看视频:
总结一下,气管切开术后引起的常见问题有:
早期①窒息或呼吸骤停
②出血
③手术损伤临近的食管、喉返神经、胸膜顶
④气胸、纵膈气肿
⑤环状软骨损伤
中期
①气管、支气管炎
②血管腐蚀和大出血
③高碳酸血症
④肺部感染及肺不张
⑤气管套管脱出
⑥气管套管阻塞
⑦皮下气肿
⑧吸入性肺炎和肺脓肿
后期
①顽固性气管皮肤瘘管
②喉或气管狭窄
③气管肉芽组织过长
④气管软化
⑤拔管困难
⑥气管食管瘘
⑦气管切开伤口瘢痕高起或挛缩
人工气道气囊的管理专家共识()人工气道是保证气道通畅的有效手段,在抢救过程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人工气道的建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和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理解剖功能,给患者带来危害。建立人工气道,特别是气管插管后,患者的吞咽受限,口腔分泌物及胃食道反流物受气囊阻隔滞留于气囊上方,会形成气囊上滞留物。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气囊上滞留物是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原的重要来源[1-3]。因此,管理好气囊是降低VAP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建立人工气道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机械通气,气囊最基本的作用是保持声门以下的气道封闭,从而保障正压通气的有效完成;当撤离有创机械通气时,不再需要气囊防止漏气的作用,此时是否需要气囊取决于患者的自主气道保护能力[4]。患者只要存在防止漏气和(或)误吸的需求,气囊就应完全充气。对于气管插管患者,由于气管导管的存在影响其咳嗽和吞咽,因此气囊需要始终保持充气以防误吸。若患者已接受气管切开并撤机,神志清楚、可自主进食无呛咳等,就可以将气囊完全放气或者更换为无气囊的气管切开套管,好处是患者可部分通过上气道呼吸,气道阻力降低[4-5];将气管切开口堵塞后还可满足患者发声需求。最近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证实,对自主气道保护能力较好且撤机的气管切开患者,将气囊完全放气可明显缩短撤机时间、降低呼吸系统感染率以及促进患者吞咽能力恢复[5]。
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