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特别是季节变换时,以咳嗽为主症的中医病名即“咳嗽”,涵盖了西医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到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先天性呼吸道疾病、心因性咳嗽及其他病因等。
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有:
1.近期有明确的呼吸道感染史;(百日咳杆菌、结合杆菌、病*特别是呼吸道合胞病*、副流感病*、巨细胞包涵体病*、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多见于<5岁学龄前儿童)
2.咳嗽呈刺激性干咳或伴少量白色黏痰;
3.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
4.肺通气功能正常;
5.咳嗽通常具有自限性;
6.急性呼吸道感染,咳嗽症状超过4周可考虑感染后咳嗽。(其机制可能是感染导致气道上皮完整性受到破坏和/或纤毛柱状上皮的鳞状化生和/或持续的气道炎症伴有暂时的气道高反)
7.除外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
8.如果咳嗽时间超过8周,应考虑其他诊断。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有:
1.持续咳嗽4周,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2.支气管扩张剂等抗哮喘诊断性治疗可使咳嗽症状明显缓解;
3.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气道高反应性;
4.过敏性疾病史包括药物过敏史,以及过敏性疾病阳性家族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
5.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慢性咳嗽。
6.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咳嗽常见原因之一。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ACS的临床特点和诊断线索有:
1.各种鼻炎(过敏性及非过敏性)、鼻窦炎、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鼻息肉、腺样体肥大等上气道疾病可引起慢性咳嗽,既往诊断为鼻后滴漏综合征,意为鼻腔分泌物通过鼻后孔向咽部倒流引起的咳嗽。
2.慢性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咳嗽以清晨或体位改变时为甚,常伴有鼻塞、流涕、咽干并有异物感、反复清咽、有咽后壁黏液附着感,少数患儿诉有头痛,头晕、低热等;
3.检查鼻窦区可有压痛,鼻窦开口处可有*白色分泌物流出,咽后壁滤泡明显增生,呈鹅卵石样,有时可见咽后壁黏液样物附着;
4.针对性治疗如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有效;
5.鼻窦炎所致者,鼻窦X线平片或CT片可见相应改变。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csophagcalrcfluxcough,GERC)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有:
1.胃食管反流在婴儿期是一种生理现象,健康婴儿发生率为40%-65%,1-4个月达高峰,1岁多自然缓解,当引起症状和/或伴有胃食管功能紊乱时,就称为疾病即胃食管反流病,在儿童患病率约15%,慢性咳嗽儿童中GER发生率并不高。
2.阵发性咳嗽,有时剧咳,多发生于夜间;
3..症状多出现在饮食后,喂养困难,部分患儿伴有上腹部或剑突下不适、胸骨后烧灼感、胸痛、咽痛等;
4.婴儿除引起咳嗽外,还可致窒息、心动过缓和背部呈弓形;
5.可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停滞或延迟。
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bronchitis,EB)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有:
EB在成人慢性咳嗽病人中占13.5%,儿童中发病情况尚不明确。
1.慢性刺激性咳嗽;
2.X线胸片正常;
3.肺通气功能正常,无气道高反应性;
4.痰液中嗜酸粒细胞相对百分数3%;
5.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先天性呼吸道疾病:
1.主要见于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
2.包括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先天性血管畸形压迫气道、喉气管支气管软化和/或狭窄、支气管肺囊肿、纤毛运动障碍、纵膈肿瘤等。
心因性咳嗽(psychogeniccough)的临床特征和诊断线索有:
1.年长儿多见;
2.需除外抽动性疾病,并经过行为干预或心理治疗后咳嗽得到改善才能诊断
3.日间咳嗽为主,专注于某件事情或夜间休息时咳嗽消失;
4..常伴有焦虑症状,不伴有器质性疾病,并除外引起慢性咳嗽的其他原因。
其他病因1.异物吸入:咳嗽是气道异物吸入后最常见的症状,异物吸入是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慢性咳嗽的重要原因。
2.药物诱发性咳嗽: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如心得安等可以引起支气管的高反应,故也可能导致药物性咳嗽。
3.耳源性咳嗽:2%-4%的人群具有迷走神经耳支,当耳发生病变时,迷走神经受到刺激就会引起慢性咳嗽。耳源性咳嗽是儿童慢性咳嗽一个少见的病因。
小儿易患咳嗽的生理基础小儿肺脏发育是一个贯穿于胚胎期和生后前3年的复杂而又循序的漫长过程。出生后肺泡直径约um,成人为~um;肺泡数目0万,仅为成人的8%,提示出生后肺泡大小和数目仍在动态增长中。从鼻道、鼻咽腔、喉腔、气管、支气管、直至细支气管,小儿气道总的特点是管腔狭小、软骨发育尚未完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受感染,而感染时又极易充血肿胀。由于气道阻力与其半径4次方成反比,因此小儿气道阻力大于成人(新生儿气道阻力绝对值达成人10倍),这也是小儿容易产生上气道和(或)下气道阻塞的主要解剖原因。
小儿上气道尚有另一些特点婴幼儿易患鼻炎、鼻咽炎,鼻塞流涕和咳嗽的机率高。咽扁桃体(腺样体)生后6~12个月达发育高峰,呼吸道感染时肿大更明显,是造成咳嗽、喉鸣痰喘甚至上气道咳嗽综合征(upperairwayCOUgllsyndrome,UACS)的容易忽视的病因之一。
呼吸系统防御功能不完善:小儿无鼻毛过滤作用,黏液纤毛装置发育不完善,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分泌不足,纤毛运动较差,咳嗽反射发育不完善,主动排痰以及清除已吸入的病*、细菌等能力较差。
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不强,细胞内抗氧化系统能力不足,全身和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不完善:新生儿活化T细胞表达比成人低,B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的能力有限,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IFNr)、白介素4(IL-4)、白介素10(IL-10)的水平也低。新生儿补体经典途径(cH50)活性仅为母体的50%~60%,旁路活化途径(AP50)更显低下,仅为成人的35%。新生儿血清IgG主要来源于母体,至3岁时男孩达成人水平,而女孩延迟至6岁。IgG亚类中,IgG2在2岁内上升很慢,使婴幼儿易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血清IgA是发育最迟的免疫球蛋白,1~3岁时仅相当于成人水平的22%,至青春后期或成人期才达成人水平。分泌型IgA在新生儿期唾液中不能测出,2~4岁才达成人水平。总之,小儿免疫功能在生后5~7岁前处于低下时期,这也是该年龄段呼吸道感染高发的重要原因。
咳嗽咳痰是呼吸道感染者十分常见的征候。部分小儿生来俱有特应性体质,出生后接触变应原的机率又与日俱增,加之环境因素也可能造成小儿变应性疾病,近年来小儿喘息和哮喘的患病率不端升高,成为咳嗽咯痰的重要原因。
西医对咳嗽的认识咳嗽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射,其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感受器有机械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前者集中分布在咽喉部、气管后壁、隆突、大气道分叉处,而小支气管以下很少分布。此外,在耳窝、副鼻窦、横膈、胸膜及心包也存在咳嗽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则分布在咽部和2级以下支气管,对有害气体和烟雾敏感。咳嗽的传入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尚有舌咽神经、三叉神经等,而咳嗽中枢位于延髓,传出神经则是迷走神经、膈神经及脊髓神经。引起咳嗽动作的主要效应器官有声门、腹肌、膈肌和肋间内肌等,这些效应器引起咳嗽的动作必须是协调而有次序的。Shahn曾指出:一个健康的10岁儿童1d中可以有10次咳嗽(上限达34次),多发生在白天,一旦有呼吸道感染,每天咳嗽次数则增加。1个健康儿童每年发生5~7次上呼吸道感染,若每次持续7d,则1年中就可能有50d左右在咳嗽,这说明咳嗽是十分常见的症状,也是机体的一种正常防御反射。通过咳嗽反射,机体能清除吸入的有害物质以及积聚在呼吸道中的异常分泌物。从生理角度讲,咳嗽是气道防御和清除功能的体现,而良好的咳嗽反射对小儿呼吸道通畅十分重要。然而另一方面,频繁而剧烈的咳嗽对机体又是有害的,剧咳引起面部、眼眶周围密集的出血点,这仅仅是表象,剧烈咳嗽可使胸内压升至+40~+75mmHg(1mmHg=0.kpa),造成静脉回心血量骤减,体循环静脉压骤增,可能造成心律失常、暂时性大脑缺血致咳嗽晕厥、头痛,更有甚者可引起支气管痉挛、气漏、胃食管反流、腹直肌破裂、肋骨骨折、疝气等。咳嗽也有可能使肺部基础疾患恶化,如肺部感染(包括肺结核)扩散、肺部出血灶的再活动等。
西医对慢性咳嗽的认识年12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了“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了儿童慢性咳嗽是指咳嗽症状持续4周。从病因角度,慢性咳嗽分为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non-specificcough),前者指咳嗽是某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症状之一,如百日咳、肺结核、哮喘等;而后者指咳嗽为主要或惟一表现、X线胸片未见异常的慢性咳嗽,目前临床上的慢性咳嗽就是指这一类咳嗽。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所区别,婴儿期(1岁)常见病因有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先天性气管、支气管和肺发育异常,胃食管反流,其他先天性心胸异常等。先天性疾患是该年龄段儿童慢性咳嗽病因的特色。幼儿期(1~3岁)除呼吸道感染和感染后咳嗽外,常见病因有UACS、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variantasthma,CVA)、气道异物、胃食管反流等。学龄前期(3~6岁)尚须考虑支气管扩张等。学龄期(6岁至青春期前)又增加了心因性咳嗽这一因素。
咳嗽的西医诊治思路轻度急性咳嗽、慢性咳嗽,尤其在未明确病因前不主张使用镇咳药,可待因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咳嗽。
非药物性治疗措施,如避免接触变应原、避免受凉、避免被动吸烟等措施在儿童咳嗽尤其是慢性咳嗽的治疗中应予重视。慢性咳嗽诊断程序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常见病到少见病。诊断性治疗有助于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其原则是在无明确病因提示时,按UACS、CVA、GERC顺序进行诊断性治疗。
慢性咳嗽的处理原则是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和评估。
1.咳嗽如伴有痰,应以祛痰为原则,不能单纯止咳;
2.H1受体拮抗剂如氯苯那敏、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用于治疗UACS;
3.明确为细菌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病原感染的慢性咳嗽可考虑使用抗菌药物;
4.平喘抗炎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β2一受体激动剂、M一受体阻断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茶碱等药物,主要用于CVA、EB等的针对性治疗;
5.GERC患儿可以使用促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等。
年制定的“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基本规范了儿童祛痰止咳西药的合理使用原则。
祛痰药:主要通过稀释痰液或液化黏痰,使之易于咳出,常用的祛痰药根据其作用方式分为3类:
1.恶心性祛痰药或刺激性祛痰药:前者如愈创木酚甘油醚、氯化铵、碘化钾等,口服后刺激胃黏膜,引起轻微恶心,反射性地促进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易于咳出。刺激性祛痰药是一些挥发性物质,如桉叶油、安息香酊等,其蒸汽可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腺体分泌,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
2.黏液溶解剂:如N-乙酰半胱氨酸可分解痰液的黏性成分如黏多糖、黏蛋白,能使稠厚的痰液溶解,黏度降低而易于咳出。
3.黏液调节剂:如溴己新、氨溴索等,主要作用于气管、支气管产生黏液的细胞,促其分泌黏滞性低的分泌物,使呼吸道分泌的流变性恢复正常,痰液由黏变稀,易于咳出。
祛痰药的用药建议:宜先查明咳嗽、咳痰的原因,区别咳嗽性质和痰的性状,有针对性地选择祛痰药;糖浆剂不应用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因为糖可降低婴儿对母乳的兴趣;祛痰药多数可致恶心、呕吐,所以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导致电解质紊乱。
镇咳药:常用的镇咳药根据作用部位可分两大类:
1.中枢性镇咳药:直接抑制延髓咳嗽中枢,产生镇咳作用,如右美沙芬、可待因、喷托维林,多用于无痰的干咳。
2.周围性镇咳药:为抑制咳嗽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的任何一个环节而止咳的药物,如甘草硫浸膏、苯丙哌林等。
右美沙芬、可待因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两种镇咳药,常与祛痰药或第一代抗组胺药组成复方制剂。
镇咳药用药建议:儿童一般应少用镇咳药,多痰或肺淤血患儿应禁用;少数剧烈咳嗽或伴有胸痛和高张性气胸患儿,可给予镇咳药,但必须严格控制、谨慎应用;儿童必须禁用具有成瘾性的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及含可待因的复方制剂;儿童使用镇咳药3~7d若效果不明显,应作进一步检查以免漏诊、误诊。
感染性咳嗽抗菌药物的选择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三级管理),分类如下:
■非限制使用类: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其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者。
如青霉素类,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克林和林可霉素,磺胺类、甲硝唑、呋喃类,制霉菌素。
■限制使用类:鉴于抗菌作用特点、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对药物适应证、使用人群加以限制,价格略高。
如青霉素类(针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美洛西林和阿洛西林,加酶抑制剂类)三代、四代及加酶抑制剂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新一代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痨药物,两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口服制剂等。
■特殊使用类:用以治疗高度耐药菌感染的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药品价格相对较高。
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头孢米诺、拉氧头孢,依替米星,伊曲康唑注射剂、伏立康唑、卡泊芬净。
1.其中,对于非限制使用类药物,各级医师均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感染诊断开具;
2.对于限制使用类药物,需按限用适应证及限用人群使用,主治医师及以上任职资格者进行监督检查,需要相关医疗文书记录和签名;
3.对于特殊使用类,则要经感染科专科医师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经具有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签名,并有相关医疗文书记录才可使用。
4.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越级使用高于权限药,但需按适应证和适应人群,限1日量,继用者办理相关手续。门诊处方单药为主,原则上不超过3日,最多不超过7日(特殊病种除外)。
临床医师需在指征明确的前提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并依照正确的用法(途径、每日使用次数)在适当的疗程中使用,必要时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更换药物。
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是儿童门诊就诊的主要群体,化脓性链球菌在全部种类细菌感染中占高达84%的绝对优势这一结果在临床医师经验性用药的选择上颇具指导意义。那么,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特点有哪些?儿童常见上呼吸道感染的抗生素应用策略又是什么?
■普通感冒:不宜给予抗菌药物,仅对并发细菌感染者选用;
■急性中耳炎:化脓性是使用抗菌药物的绝对指征,渗出性初始治疗无指征,复发性有预防使用指征;
■鼻窦炎:细菌感染几率仅0.5%~5%,无常规使用指征;
■扁桃体咽炎:首位病原是各种病*,A组链球菌化脓性扁桃体炎首选青霉素;
■急性会咽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主要病原,产β内酰胺酶致耐药可能,可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
■急性喉炎:主要病原是病*,细菌感染时使用。
抗菌药物不能预防和治疗感冒和流感等病*性感染,因此在考虑病*感染或血常规明确提示无细菌感染时,选用抗菌药物是违反抗生素应用原则的。
以常见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之一,β-溶血性链球菌举例,其抗生素选用应尽可能合乎规范,以青霉素类药物为首选。
分析例阳性组的β-溶血性链球菌的耐药性结果说明β-溶血性链球菌对该类抗生素(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性达到90%以上,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则较低。
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特点及抗生素应用策略:
■急性支气管炎:初始病原以病*为主;有基础疾病者、小婴儿和病程≥7天者,细菌病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7天者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不强,一旦有指征,首选青霉素类,如考虑为百日咳杆菌或非典型微生物者选用大环内酯类。
■毛细支气管炎:上、下呼吸道同时受累。病*为主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首位、非典型微生物、细菌非主要病原);无常规使用指征,病情重者、病程≥7天者、有基础疾病、新生儿有使用指征;首选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非典型病原选用大环内酯类。
关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新生儿与新生儿后期的病*、细菌感染特征有所差异。
其中1.肺炎链球菌是各年龄期CAP的主要病原,而伴随其始终的是各种呼吸道病*;
2.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是b型)肺炎有年龄分布特征,好发于3个月至5岁组;
3.肠杆菌、衣原体主要发生在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
4.支原体、衣原体和非典型病原体作为肺炎病原的重要性随年龄而增加,多见于5岁以上。
在细菌性肺炎的病原学诊断方面,目前病原特异性检测技术(血清学等)已可以较为容易地诊断病*、支原体感染,但由于取材问题(手段以肺穿刺细菌培养为主,患儿及医生均不易接受)导致无法实现早期快速诊断的目的,使临床工作中对细菌性肺炎的诊断仍较为困难。
下呼吸道细菌分离株的占比如下图,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是主要的致病菌株。
对肺炎链球菌进一步进行耐药性分析,阿莫西林等绿色标注的抗菌药物是抗肺炎链球菌的有力武器。
在非菌血症性肺炎链球菌肺炎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抗菌药物的选择上,俞教授及其学组和细菌耐药平台协作,作如下推荐:
对下呼吸道第二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进一步进行耐药性分析,氯霉素等绿色标注的抗菌药物是抗流感嗜血杆菌的主要药物。
对下呼吸道第三致病菌——卡他莫拉菌的耐药性分析表明,大部分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良好。
金*色葡萄球菌耐药分析表明,社区获得性金葡菌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良好,尚不必选用糖肽类药物。
最后: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在临床诊断时,需结合发病年龄、季节、发病地点以及初步的检验检查结果,判断是上呼吸道/下呼吸道感染,是否是细菌感染;
■判断为细菌性呼吸道感染者,在应用抗菌药物前需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细菌培养;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选择需结合常见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予以适当的用药途径、剂量和疗程,有病原菌结果时针对病原治疗。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小儿“肺常不足”“肺常不足”是明代医家万全在小儿五脏虚实辨证的基础上,提出的五脏有余不足学说之一。“肺常不足”理论所阐明的小儿在物质基础及生理功能方面的幼稚娇嫩与现代医学对儿童呼吸系统解剖、生理、免疫功能等方面的认识均一致。小儿时期肌肤嫩弱,藩漓疏薄,邪气易从肌表而入,使娇肺易伤。肺系功能未臻完善,肺气尚未充盛,故小儿在肺主气,司呼吸等功能均处于不完善和不稳定状态。临床上可以看到无论是外感六淫之邪,还是脏腑内伤诸多因素,均可影响肺之宣肃功能,表现为外感咳嗽或内伤咳嗽。
(一)肺系的生理特征和基本病机肺系由从鼻至肺的各种大小不一的管道和小泡,以及皮肤、胰理、大肠和相应的经络等构成。
纵向看,从鼻开始,经咽喉、气管、各级支气管,最终以无数肺泡为终末端,形如一串葡萄。横向看,人体整个广大的皮肤融合并联通于肺。
1.位置最高五脏中肺的位置最高,被誉为脏腑之华盖,能荫蔽五脏。
(1)主宣发:位置高高在上,才能布散,才能行云降雨。肺的位置最高,理所当然就宣散和发布了。《灵枢.决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就是对肺的宣散和发布作用的高度概括。所谓“宣发”就是肺将脾上输的水谷精微像雾露一样布散至全身,从皮肤到骨骼,到脏腑,到脉管内,无所不有。同时肺还将人体的卫气发布到体表和血管之外,使其疾行,成为体表和血管的屏障和保护层,以抵御外邪约束血液在脉管中运行。
如果肺失宣发,则水谷精微郁于肺,变生痰和饮并直接导致咳嗽和哮喘等病症的发生。
如果宣散不及,全身得不到营养物质,体表和脉管外卫气懈怠,则会出现全身虚弱和反复感冒,以及紫癜等病症。宣散不及,体表皮肤水湿郁而不化,气湿不行,还会酿成湿疹。
(2)主肃降:水往低处流。肺的位置最高,肯定成为水之上源。自然界本来如此,青藏高原等高地和山脉就是各大河流的发源地。肺为水之上源,承担着提供水液,调节水液,肃降水液和清洁水道的作用《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撰度以为常也。”水液代谢离不开“上归于肺”和肺的“通调水道”。如果肺的这一功能不调,人体水液代谢将紊乱,形成水肿、痰饮、咳喘,以及干燥综合征、皮肤皱裂等病症。
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失调,最易产生痰浊(饮)。古人将其总结为“肺为贮痰之器”。实际上,肺不仅贮痰,还是直接产生痰浊的主要脏腑。“肺为贮痰之器”成为了肺系病症的共同特征。
(3)清阳之府:肺在五脏中位置最高。人体内阳主升,阴主降。理论上,作为位置最高的脏腑,肺内将充满清轻阳气,肺所在的胸中因而被称为“清阳之府”。这是生理。病理上,肺位置最高,其他脏腑均在肺的下面。一旦其他脏腑有火,不论实火还是虚火,火性上炎,最终都会熏灼肺脏。“易被火炎”也就成为了肺系病症的共同特征。
2.与外界相通肺开窍于鼻,鼻通咽喉,咽喉连结气道,支气管反复分支,最终分解成为肺泡。即肺泡通过气道、咽喉、鼻等部位暴露在大自然里。人以皮肤为界,皮肤内是自己,皮肤外是自然,皮肤也暴露在大自然之中。肺外合皮毛。也就是说,无论纵向的口-鼻-咽喉-气道-肺泡,还是横向与皮肤的联系,肺都完全暴露在大自然之中。既然暴露在大自然之中,那么,无论自然界之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还是雾与霾、花香与动物皮毛,空气的清新与秽浊,以及哪怕只是微小的一点点温差变化等,都最先被肺所感知,并首先影响到肺。因此,肺是人体最容易受到外邪侵袭的脏腑,“易遭邪侵”也成为了肺系病症的共同特征。外邪侵袭,停留在表,成为感冒的病机。
外邪侵袭,正邪相争,卫表闭郁,成为发热的病机之一,外邪侵袭,肺失清肃,产生咳嗽。而“非时之感”正是哮喘发生的三大必要条件之一(另外两大条件为“壅塞之气”和“胶固之痰”)。外邪侵袭,鼻黏膜发炎则成为鼻炎,外邪侵及颅骨内腔隙,闭郁,化脓产生鼻窦炎。外邪著于咽喉和扁桃体,则成为咽峡炎、乳蛾和腺样体肥大等病症的病机。
肺与外界相通,外界新鲜空气直接进入体内,体内代谢产生的浊气则由肺呼出。“吐故纳新”是古人最早对呼吸现象的精辟总结。呼吸的中心在肺,肺主气,司呼吸。如果肺主气功能失调,将成为心悸、心慌、气短、头昏头痛、睡眠鼾声等病症的病机。
3.清虚之脏脏腑清灵的新生儿之肺白净滋润柔软。正常成人肺冲洗后也白净滋润柔软。无论人和动物,正常的肺都是白白的,润润的和软软的。即“清虚”之脏。而长期吸烟之人,肺褐色灰黯;尘肺之人,肺内充斥着尘埃和硬化结节;肿瘤之肺包块压榨、浸润;肺气肿之肺大泡形成,无力收缩;纤维化之肺条索满布;肺炎之肺渗出实变;肺脓疡之肺色*而空洞。上述病症都不同程度地会出现咳嗽、喷嚏、胸痛、气喘、气短、心累,动则尤甚。通过比较不难得出:白净滋润柔软为肺之本质,亦为肺之生理。失去白、润、软的特征,肺就会污浊、干燥和硬化。所以,“肺失清肃”和“肺失清润”也成为肺系病症的共同病机。中医对肺的这种认识独到又深刻。生理上,肺系要求清虚,病理上恰恰难于得之。
因而,肺为娇脏,热不得,冷不得,燥不得,涝不得,出不宜多、入不能少。正如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所说“肺为娇脏,寒热皆所不宜。太寒则邪气凝而不出,太热则火烁金而动血,太润则生痰饮,太燥则耗精液,太泄则汗出而阳虚,太湿则气闭而邪结”。从润和软的属性看,肺应该喜润而恶燥。即清润之性更有利于肺发挥其生理功能。
(二)肺系病症的治疗1.易遭外邪,宜发散解表因为肺与外界相通,外界哪怕微小的变化均影响肺。可以说,所有肺的病症或多或少都与外界环境变化有关。环境变化所致之病称为外邪侵袭。外邪总宜祛除。高位之肺,外含皮毛,主人体之表,决定了祛除肺系邪气的方法是发散解表。因为“在卫,汗之可也”,“因其轻而扬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感冒、发热宜重点发散,务必得汗方解。可用麻*、桂枝、香蕾、生姜、细辛等发汗力强的药物。而咽喉疼痛、鼻炎、咳嗽等多配合汗法,可用薄荷、荆芥、防风等。
2.贮痰之器,宜化痰排痰豁痰痰可来自脾胃。但肺与气道自身产痰不容忽视。治痰的中药有健脾运痰(如白术、扁豆、苡仁等)、渗湿化痰(如茯苓、前仁、尊芳子等)、燥湿化痰(陈皮、半夏、苍术、*芩、*连等)、豁痰(竹沥、莒蒲、胆星、麝香等)、祛痰(桔梗、鱼腥草、杏仁、枇杷叶等)、敛痰(乌梅、白芍等)等法。
3.易被火炎,宜清热降火肺为娇脏,不耐寒,更不耐火热。肺喜润恶燥,燥易生火,肺位置最高,其他脏腑均在肺之下,它脏有火,火性上炎,必然熏灼肺金。因而清热泻火和通腑泻热为肺脏病症的常规治法。清热泻火多用银花、桑叶、*芩、石膏、知母大青叶、天花粉等。通腑泻热为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和肺热多伴有大便不通或泻下臭秽稀*等症而设立,多用大*、芒硝、葶苈子等。
4.易于化燥,宜清润肺金肺应秋,秋多燥。肺喜润而恶燥,临床多以西瓜、梨、葡萄、乌梅、甘蔗等水果榨汁内服以生津保水润肺。亦可用玉竹、麦冬、百合、芦根、玄参、石膏、天花粉等中药清热养阴、生津止渴。
5.难于清肃,宜清肃肺金清肃是一种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状态,是肺的生理。失去清肃是肺系病症的共同病机。清肃肺金为肺系病症的治疗原则。清肃肺金不是指单独的某种治法,而是以上治法的共同体现。外感,肺因邪气侵袭而失清肃,发表祛邪就是清肃肺金。痰浊,肺因贮痰而失清肃,化痰、排痰、豁痰就是清肃肺金。火热,肺被熏灼而失清肃,清热泻火就是清肃肺金。其他,肺燥以润之,阴虚以养之,气虚以补之,无不在于恢复肺之清肃之性。
咳嗽的中医辨证辨质防治思路中医诊治咳嗽的辨证思路宗明·张景岳以表里为纲,一日外感,一日内伤。外感咳嗽发病较急,六淫袭肺,咳声高扬,病程短,伴有外感表证,常分寒热二端,治以辛甘温润或辛甘凉润,佐以微苦之品解表祛邪,药取轻清,深合“肺为娇脏,宣辛则通,微苦则降”之旨。内伤咳嗽发病较缓,病程较长,也可兼见表邪未去之实证,脉证虚实互见,治当以调理脏腑为要,明辨病因,注重首诊选方用药。中医强调治未病原则,通过辨质防治,补偏救弊,矫正易感体质以达防病目的。
外感咳嗽病程一般小于3周,按时间划分多为急性咳嗽。小儿在气候变化、冷热失常、沐浴着凉、调护不当、机体抗病力低下时,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乘虚从口鼻而侵,或从皮毛而入,内犯于肺,肺气失于宣肃而发生咳嗽。就诊者多以风热咳嗽居多,其次见于风寒、风燥致咳。患儿常表现为咳频声高,伴见发热、鼻塞流涕等上感症状。总的治疗原则应宣发肺气、疏通腠理,使邪从表解。
风热咳嗽临证多见咳嗽、痰稠色*难咯,伴见发热,有汗,咽部红赤肿痛,舌红苔薄*。治以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代表方桑菊饮加减。常用药味有桑叶、薄荷、炒杏仁、前胡、牛蒡子等。
风寒咳嗽临证多见咳声频作、痰稀色白易咯,伴见恶寒、发热、无汗、舌淡苔薄白。治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代表方杏苏散加减。
外寒内热咳嗽多为受凉后发病,畏寒发冷,鼻流清涕,痰色白转*,郁热症状咽痛、痰*、心烦、呼气热等。外寒内热,无汗而喘,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发之,麻杏石甘汤亦治寒包火,有汗无汗,汗出不畅皆可用。
内伤咳嗽内伤咳嗽按病程划分多可归属于现代医学所指的亚急性或慢性咳嗽。发病多由于外感咳嗽治疗不当,迁延不愈,或由五脏内伤而致。临床多从“痰”、“虚”论治。脾虚湿聚是成痰的病理基础,健脾化湿为治痰之要,亦需结合痰的色、质、量辨治。
痰热咳嗽临证多见咳嗽痰多黏稠色*难咯,伴见发热、面赤口渴、舌红苔*腻。治以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代表方:清金化痰汤加减。常用药味炙桑皮、*芩、瓜蒌、贝母、麦冬;
二羚羊清肺散:常用药味羚羊角、平贝母、大*、*芩、人工牛*、生石膏、青礞石、甘草。
痰湿咳嗽多见咳嗽声重、痰多色白质稀、喉问痰鸣,伴见胸闷、食少、疲倦、便溏,舌淡苔白腻。治以燥湿化痰,肃肺止咳。
代表方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常用药味制半夏、陈皮、茯苓、紫苏子、莱菔子。
阴虚咳嗽多见干咳无痰、痰少难咯,伴见口干,盗汗,手足心热,便干,舌红少苔或苔剥脱。治以养阴清肺润燥。
代表方沙参麦冬汤加减。常用药味沙参、麦冬、桑叶、知母。中成药可选养阴清肺口服液。
气虚咳嗽多见咳嗽无力、痰稀色白,伴见神疲、自汗、面白少华、少食,平素易反复感冒,舌淡苔薄白。治以益气补肺,健脾化痰。
代表方六君子汤加减。常用药味*芪、太子参、五味子、炙冬花、炙紫苑。
中成药:
1.杏苏止咳冲剂用于风寒咳嗽
2.急支糖浆用于风热咳嗽
3.金振口服液用于痰热咳嗽
4.橘红痰咳液用于痰湿咳嗽
5.养阴清肺糖浆用于阴虚咳嗽
6.外寒内热咳嗽用麻杏石甘颗粒
易患咳嗽的3类小儿特异体质的中医药防治措施
《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体的正气即指机体的抗病能力,与体质因素密切相关。而小儿体质的分布规律受不同地域、气候等诸多凶素影响。患儿体质不同,发病倾向亦各异,因此防治咳嗽可从调整患儿偏颇体质入手。
气虚质儿童平素体虚易感,常见多汗、面色少华、食少纳呆、体倦懒言、便溏等证。可用玉屏风散预防。内热质儿童平素易“上火”,多见咽红、口臭、易怒、便干等证。可用薄荷、金银花、绿豆预防。痰湿质儿童形体偏胖,肌肉松软,平素易患感冒咳嗽,痰多,或因食积湿阻脾胃,胃纳呆滞。可用薏苡仁、陈皮、茯苓、山药预防。另外,伏九贴敷疗法根据“天人合一”中医理论,借助自然之气调理脏腑功能,通过“药穴同疗”作用,改善患儿偏颇体质,预防反复咳嗽。
咳嗽的中医特色外治法中药敷贴法: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透皮给药疗法。穴位敷药可通过药粒压力与渗透作用,使药物的理化刺激直接作用于多层次、多功能的经络系统,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最常用的外敷法为敷胸散敷于背部腧穴,由大*、芒硝等药味组成,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多治于湿咳。
临床也常用敷脐法给药,将止咳中药通过神阙穴,使药物输布于全身,且避免了肝脏首过效应及肾脏代谢。
穴位贴剂止咳贴常用于天突、肺俞、膻中等穴位,达到止咳宣肺、宽胸利气之效。
拔罐法:古称“角法”,是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炎症吸收,且开泄腠理毛窍,使病邪从皮毛而处。拔罐法具有温热作用,可复其阳气,散其病邪。咳嗽常用穴位有风门、大椎、肺俞、膏肓。风门为风邪出入门户,善治外感咳嗽。膏肓具有通宣理肺、益气补虚之效,善治内伤久咳。大椎是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交会穴、肺俞是肺气在背部输注之处,皆治一切咳喘。
慢性咳嗽的中医辨病及调护思路中医对此类疾病的诊治也有其认识,综合分析患儿病史及病情,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重视护理与调养。
UACS(鼻后滴流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属风邪伏于肺窍,肺气不宣,邪郁化热而致。证见咳嗽咯痰、鼻塞流涕、清嗓、舌红苔薄*。治以疏风清热、宣肺通窍。常用药味辛夷花、薄荷、*芩、鱼腥草、苍耳。
GERC:中医学认为本病为食积气滞,胃失通降,母病及子,肺胃之气上逆而咳。证见咳嗽多在夜间阵发性剧咳、口苦反酸、嗳气、胸痛。治以降逆止咳,常用药味有旋覆花、代赭石、制半夏、陈皮。调护需注意不宜食酸甘食品,卧床前2~3h不宜进食。
CVA:本病常为宿痰为患,肺气升降失司所致。证见咳嗽日久不愈、晨起、夜间咳甚,伴有鼻痒、喷嚏、流涕。治以化痰宜肺、降逆止咳。常用药味有炙麻*、炒杏仁、前胡、苏子。调护应避免与过敏原接触。
慢性喉源性咳嗽:发病多因外感风燥之邪或脏腑功能失调,肺阴不足、肺气不利所致。证见咽痒或喉瘁后阵咳,迁延不愈。治以利咽止咳。常用药味有射干、玄参、麦冬、木蝴蝶、牛蒡子等。
重视儿科止咳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中药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天然药物,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的几千年应用,已充分验证其独特疗效以及规范剂量使用的安全性。治咳药需遵循“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选方用药宜性轻量小、味宜辛而忌重浊,多用辛温开肺气,或辛平降肺气,或用微辛而酸以敛肺气。且需随症用药,外感咳嗽常配麻*等疏风解表药,使用不宜过久,以免发汗太过,耗气伤阳,日久卫表不固,易感邪而复感。常用的*芩、鱼腥草等清热解*药多性味苦寒,易伤脾胃,不宜过量久服。若外邪未消,正气未虚,切勿过早应用滋阴润肺补虚之品,以免闭门留寇。另外,小儿脏腑娇嫩,肝肾代谢功能尚未健全,药量不宜过大。产地的不同,药性也存在差异。如贝母根据产地可分为川贝和浙贝,两者均有清肺、润肺止咳之效,但浙贝重于宣散,多用于外感咳嗽,川贝偏于润肺,多用于燥咳、久咳,若用川贝治疗外感咳嗽,易致风邪郁闭,病情迁延难愈。
需强调的是,临床用药若不遵循其规范,也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无*或低*性药物超剂量或超时间服用,也可能造成蓄积中*。如炒杏仁、白果药量过大会引起不良反应。需炮制的药物未经处理,如枇杷叶若不去其茸毛,服后可导致喉痒、干咳,甚至喉头水肿。配伍不当,如桔梗与远志组合可致呕吐。西药镇咳药如可待因类药的成瘾性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炙杷叶、蜜百部、炒杏仁等宣肃肺气中药具有类镇咳作用,且无成瘾性,弥补了其不足之处。临床若能成熟规范辨证,合理配伍使用,将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咳嗽患儿。
文中摘录来自:
儿童咳嗽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
儿科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
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以下文件免费赠送于需要的同僚(